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14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键盘组件、载架以及吸水组件;键盘组件设置于壳体;载架设置于壳体内,配置用以承载键盘组件;载架具有面向键盘组件的导流槽与连通导流槽的第一通孔,且导流槽配置用以承接并导引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吸水组件穿设于壳体,其中吸水组件与键盘组件分别位于载架的相对两侧,且吸水组件对位于第一通孔;吸水组件配置用以自第一通孔吸取位于导流槽内的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排水设计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与扩充基座的组合大多设有键盘组件,以便使用者输入信息或控制应用软件。以笔记本电脑为例,键盘组件大多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主机的壳体,其中键盘组件包括多个按键,且壳体对应于这些按键设有多个开孔。每一个按键设置于对应的开孔内,且每一个按键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对应的开孔外,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然而,外界的液体可能自每一个按键与对应的开孔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主机内部,进而对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键盘组件、载架以及吸水组件;键盘组件设置于壳体;载架设置于壳体内,配置用以承载键盘组件,其中载架具有面向键盘组件的导流槽与连通导流槽的第一通孔,且导流槽配置用以承接并导引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吸水组件穿设于壳体,其中吸水组件与键盘组件分别位于载架的相对两侧,且吸水组件对位于第一通孔;吸水组件配置用以自第一通孔吸取位于导流槽内的液体。基于上述,本技术的电子装置不仅能将进入壳体内的液体导引至导流槽内,还能通过与导流槽相连通的吸水组件将位于导流槽内的液体吸取而出,避免液体残留于壳体内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中的吸水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的载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液体;141a:第一导流面;100:电子装置;141b:第二导流面;110:主机;141c:第三导流面;111:壳体;141d:第四导流面;111a:上壳;142:第一通孔;111b:下壳;150:吸水组件;111c:开孔;151:容器;120:显示器;151a:容器吸嘴;130:键盘组件;152:活塞;131:按键;153:杆件;132:导电薄膜;153a:第一端部;132a:第一电路层;153b:第二端部;132b:绝缘层;154:脚垫;132c:第二电路层;A:钝角;132d:第二通孔;G:间隙;140:载架;H1:落差;140a:上表面;H2:高度;140b:下表面;L1:第一延伸长度;141:导流槽;L2:第二延伸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与扩充基座的组合或扩充基座,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电子装置100可包括彼此枢接且电性连接的主机110与显示器120,其中主机110包括壳体111,且壳体111包括对接的上壳111a与下壳111b。另一方面,电子装置100还包括键盘组件130、载架140以及吸水组件150,其中载架140设置于上壳111a与下壳111b之间(即设置于壳体111内),且配置用以承载键盘组件130。键盘组件130设置于上壳111a,且键盘组件130的局部穿设于上壳111a。吸水组件150穿设于下壳111b,且键盘组件130与吸水组件150分别位于载架140的相对两侧。进一步而言,键盘组件130包括多个按键131以及导电薄膜132,其中上壳111a具有多个开孔111c,且配置用以容纳这些按键131。这些按键131的至少局部分别自这些开孔111c凸出于上壳111a外,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导电薄膜132设置于壳体111内的载架140上,且这些按键131设置于导电薄膜132的上方。也就是说,这些按键131与载架140分别位于导电薄膜132的相对两侧。每一个按键131可通过剪刀脚机构(未绘示)抵接导电薄膜132,其中导电薄膜132可由第一电路层132a、绝缘层132b以及第二电路层132c堆叠而成,第一电路层132a对应于这些按键131,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区(未绘示),且第二电路层132c对应于这些第一导电区(未绘示),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导电区(未绘示)。夹置于第一电路层132a与第二电路层132c之间的绝缘层132b是用来避免第一电路层132a与第二电路层132c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另一方面,绝缘层132b对应于这些按键131,分别设置有多个贯孔(未绘示),也就是说,每一个贯孔(未绘示)的相对两侧分别对位于一个第一导电区(未绘示)与一个第二导电区(未绘示)。当其中一个按键131受力下压时,对应于此按键131的第一导电区(未绘示)受到挤压后通过对应的贯孔(未绘示)接触对应的第二导电区(未绘示)而形成通路,以发出电信号至主机110内的处理器(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为收集自每一个按键131与对应的开孔111c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111内的液体10,载架140设有面向导电薄膜132的导流槽141与连通导流槽141的第一通孔142。另一方面,导电薄膜132设有第二通孔132d,且第二通孔132d贯穿第一电路层132a、绝缘层132b以及第二电路层132c。第二通孔132d与第一通孔142分别位于导流槽141的相对两侧,且第二通孔132d较靠近上壳111a。因此,自每一个按键131与对应的开孔111c之间的缝隙进入壳体111内的液体10会先经由第二通孔132d流至载架140的上表面140a,再沿着载架140的上表面140a流至导流槽141内并暂时储存于此。另一方面,吸水组件150对位于第一通孔142,通过吸水组件150的运动可将暂时储存于导流槽141内的液体10自第一通孔142吸取而出。如此一来,可避免液体10残留于壳体111内而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特别说明的是,导电薄膜132与载架140的上表面140a之间保有间隙G,使得流动通过第二通孔132d后的液体10可经由间隙G并沿着载架140的上表面140a流入导流槽141。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中的吸水组件在另一状态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的载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吸水组件150包括容器151、活塞152以及杆件153,其中容器151与杆件153分别穿设于下壳111b,且杆件153穿设于容器151。进一步而言,活塞152设置于容器151内,且杆件153以穿入容器151内的第一端部153a连接活塞152。并且,杆件153中相对于第一端部153a的第二端部153b穿出下壳111b外,当施力拉动或按压杆件153的第二端部153b时,活塞152可受杆件153驱动而在容器151内往复移动。另一方面,容器151具有容器吸嘴151a,连接载架140的下表面140b且对位于第一通孔142。当施力拉动杆件153的第二端部153b时,活塞152可受杆件153驱动而在容器151内移动远离容器吸嘴151a,据此产生的吸力可使液体10从导流槽141内依序经由第一通孔142与容器吸嘴151a而进入容器151内,并且暂时储存容器151内。举例来说,杆件153的第二端部153b可设有脚垫154,用以支撑壳体111。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吸水组件150尚未运动,其中杆件153有较大的比例位于容器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键盘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载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用以承载所述键盘组件,其中所述载架具有面向所述键盘组件的导流槽与连通所述导流槽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导流槽配置用以承接并导引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以及吸水组件,穿设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吸水组件与所述键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载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吸水组件对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吸水组件配置用以自所述第一通孔吸取位于所述导流槽内的所述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键盘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载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用以承载所述键盘组件,其中所述载架具有面向所述键盘组件的导流槽与连通所述导流槽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导流槽配置用以承接并导引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液体;以及吸水组件,穿设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吸水组件与所述键盘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载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吸水组件对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吸水组件配置用以自所述第一通孔吸取位于所述导流槽内的所述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组件还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多个键盘与所述载架之间,所述导电薄膜具有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导流槽,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与所述载架之间保有间隙,用以让自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液体依序经由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间隙流入所述导流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与下壳,且所述上壳组装于所述下壳,所述载架位于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其中所述键盘组件的局部穿设于所述上壳,且所述吸水组件穿设于所述下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内凹于所述载架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砚丰张正茂杨宜轩黄宝民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