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冬专利>正文

一种盘式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9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差速器,包括壳体、锥形蜗轮、蜗轮齿盘;所述壳体的整体呈空心圆筒形,壳体沿外壁的一周上等间距的设有四个通孔,壳体的空心圆筒内壁上设有X型固定架,所述X型固定架的中间成空心六边形,所述锥形蜗轮有四个,四个锥形蜗轮两端的圆柱插在壳体的四个通孔中固定,所述蜗轮齿盘包括左蜗轮齿盘和右蜗轮齿盘,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相啮合,左右蜗轮齿盘分别固定在车半轴的端面上保正蜗轮齿盘和车半轴同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实现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并可完成自锁,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更方便拆装,更有利于对差速器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盘式差速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差速动作、可完成自锁动作的盘式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驱动桥的主要部件,其功能是在汽车行驶中,向左右车轮传递扭矩的同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做纯滚动,减少车轮的磨损,降低车辆能源的消耗。差速器分为普通差速器和限滑差速器两种,普通差速器在车辆刹车过猛、加速过急或打方向过快时容易出现一侧车轮打滑或离地的情况,尤其是在雨后路面湿滑或路面有油污、薄冰或湿泥等,此时普通差速器会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传递给空转轮,不仅使车辆无法前进,而且会消耗大量的动力,而限滑差速器可以将左右车轮的转速锁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会像普通差速器一样在一侧车轮打滑时,继而将全部动力传递到空转轮而导致动力消耗。如当一辆装有限滑差速器的车辆,其中一侧车轮发生空转时,由于此侧车轮阻力变小,普通差速器内的行星齿轮会发生自转,从而加快此侧车轮的旋转,从而消耗掉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而限滑差速器通过限制左右两侧车轮的转速差,从而使空转轮另外一侧的车轮仍然保持良好的驱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差速器,安装在车半轴上,包括壳体、锥形蜗轮、蜗轮齿盘;所述壳体的整体呈空心圆筒形,壳体沿外壁的一周上等间距的设有四个通孔,壳体的空心圆筒内壁上设有X型固定架,所述X型固定架的中间成空心六边形,所述锥形蜗轮有四个,四个锥形蜗轮两端的圆柱插在壳体的四个通孔中固定,所述蜗轮齿盘包括左蜗轮齿盘和右蜗轮齿盘,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相齿合,左右蜗轮齿盘分别固定在车半轴的端面上保正蜗轮齿盘和车半轴同轴转动。所述蜗轮齿盘受力均匀为原则分布四个锥形蜗轮。所述锥形蜗轮本身可以受蜗轮齿盘的拨动发生转动,且锥形蜗轮本身随壳体旋转,且蜗轮齿盘无法受锥形蜗轮旋转而转动。所述蜗轮齿盘通过销子和螺丝固定在车半轴的端面上,可以拆下来更换。所述四个锥形蜗轮是以使蜗轮齿盘受力均匀为原则进行圆周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差速器,可完成自锁动作,且发生作用的接触面不同,且体积相对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反应灵敏,同时方便拆装,更有利于对差速器的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锥形蜗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左蜗轮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右蜗轮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整体盘式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右转弯时盘式差速器的旋转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盘式差速器锁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汽车直线行驶时盘式差速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盘式差速器,安装在车半轴上,包括壳体1、锥形蜗轮2、蜗轮齿盘3;所述壳体1的整体呈空心圆筒形,壳体沿外壁的一周上等间距的设有四个通孔4,壳体1的空心圆筒内壁上设有X型固定架5,所述X型固定架的中间成空心六边形,空心六边形上设有通孔6,所述锥形蜗轮2有四个,四个锥形蜗轮2两端的圆柱7插在壳体1的四个通孔4中固定,所述蜗轮齿盘包括左蜗轮齿盘8和右蜗轮齿盘9,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2相啮合,左右蜗轮齿盘分别固定在车半轴10的端面上保正蜗轮齿盘3和车半轴10同轴转动。所述蜗轮齿盘3以受力均匀为原则分布四个锥蜗涡轮2。所述锥形蜗轮2本身可以受蜗轮齿盘3的拨动发生转动,且锥形蜗轮2本身随壳体1旋转,且蜗轮齿盘无法受锥形蜗轮旋转而转动。所述蜗轮齿盘3通过销子和螺丝固定在车半轴10的端面上,可以拆下来更换。所述四个锥形蜗轮2是圆周4等分分布的。图6-8为不同运动状态下,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旋转箭头表明旋转方向,每个锥形蜗轮2同时啮合两侧的蜗轮齿盘3,当两侧的蜗轮齿盘3发生相对转动时,可同时拨动锥形蜗齿轮2,使锥形蜗轮2旋转,且保证两蜗轮齿盘3一侧的转速增量和另一侧的转速减量相等。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如图8所示,壳体1由通过发动机传输出的动力带动旋转,因锥形蜗轮2无法拨动任何一侧的蜗轮齿盘3,即锁止状态,此时锥形蜗轮2和蜗轮齿盘3无法发生相对转动;且锥形蜗轮2随壳体1转动,而发生由不转的锥形蜗轮2带动蜗轮齿盘3,从而达成两侧车轮转动同向同速转动。当车辆右转弯时如图6所示,两侧车半轴10发生相对转速差,左侧半轴转速相对增加,而右侧半轴转速相对减少,即左蜗轮齿盘转速相对增加,右侧蜗轮齿盘转速相对减少从而共同拨动锥形蜗轮2,使锥形蜗轮2发生逆时针旋转,而通过锥形蜗2,保证了左右两侧蜗轮齿盘转速增量和减量的相等,从而达成差速动作,完成右转弯。车辆左转弯时同理;受困时差速器锁止:以左侧车轮受困如图7所示,此时,发动机传输出的动力持续,而右侧车轮因没被困而欲发生转动,从而欲拨动锥形蜗轮2发生转动,而因锥形蜗轮2无法拨动任何一侧的蜗轮齿盘3为原理,从而发生锥形蜗轮2被左侧的蜗轮齿盘3锁止,此时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2锁为一体,而由通过发动机传输出的动力,整体旋转完成脱困,右侧轮受困同理。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差速器,安装在车半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锥形蜗轮、蜗轮齿盘;所述壳体的整体呈空心圆筒形,壳体沿外壁的一周上等间距的设有四个通孔,壳体的空心圆筒内壁上设有X型固定架,所述X型固定架的中间成空心六边形,所述锥形涡轮有四个,四个锥形蜗轮两端的圆柱插在壳体的四个通孔中固定,所述蜗轮齿盘包括左蜗轮齿盘和右蜗轮齿盘,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相啮合,左右蜗轮齿盘分别固定在车半轴的端面上保正蜗轮齿盘和车半轴同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差速器,安装在车半轴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锥形蜗轮、蜗轮齿盘;所述壳体的整体呈空心圆筒形,壳体沿外壁的一周上等间距的设有四个通孔,壳体的空心圆筒内壁上设有X型固定架,所述X型固定架的中间成空心六边形,所述锥形涡轮有四个,四个锥形蜗轮两端的圆柱插在壳体的四个通孔中固定,所述蜗轮齿盘包括左蜗轮齿盘和右蜗轮齿盘,左右蜗轮齿盘与锥形蜗轮相啮合,左右蜗轮齿盘分别固定在车半轴的端面上保正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