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9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58
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属于螺杆泵技术领域;通过在联轴器内设有橡胶圈,实现软性动力传输,不会因动力传输过渡而对传动轴与螺杆轴之间造成损伤;通过在进水仓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对进入的流体进行杂质过滤;由于螺杆室的内壁呈锥形,螺杆叶轮的外圈紧配于螺杆室的内壁,螺杆叶轮上还设有若干圆形凹槽,可以起到对流体进行推送的作用,同时螺杆叶轮之间的间距是从大到小的设置,所以在抽压过程中流体流量是平稳均压的;通过所设的逆流阀阻止了流体的逆流,根据电子压力表所测的压力数据后,电子控制器控制电子阀出水口,经过电子阀出水口的流体流量大小都被电子计量器以单位m3的形式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
本技术属于螺杆泵
,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
技术介绍
螺杆泵按螺杆数目分为单螺杆泵、双、三和五螺杆泵。螺杆泵的特点是有自吸能力、噪声低、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而其突出的优点是输送介质时不形成涡流、对介质的粘性不敏感,可输送高粘度介质;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流体流量不均匀流速慢的情况,而且对流体的流量无法精确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包括电机、泵体箱和底座,所述电机设于泵体箱左侧,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包括传动室、进水仓、螺杆室和增压仓;所述传动室内设有联轴器、传动轴、轴承、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所述下螺杆齿轮的左侧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通过传动轴连接轴承内圈并连接电机,所述上螺杆齿轮、下螺杆齿轮与进水仓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和螺杆轴,所述螺杆轴通过轴承内圈分别与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连接,所述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相互齿合;所述进水仓上设有入水口和密封圈,入水口设于进水仓的上方,并在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密封圈设于传动室与进水仓连接处的螺杆轴上;所述螺杆室分为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呈锥形,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螺杆和螺杆叶轮,所述螺杆均与传动室的螺杆轴连接,所述螺杆叶轮的内圈螺旋连接于螺杆,所述螺杆叶轮的外圈与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是紧配的,其相邻两个螺杆叶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增压仓设有电子压力表、上逆流阀和下逆流阀,所述上逆流阀设于上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下逆流阀设于下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电子压力表设于增压仓的上方,所述电子压力表下端设有测压杆,所述测压杆一头与电子压力表连接,另一头设于增压仓内部,所述测压杆由密封圈和螺母固定在增压仓的上方;所述增压仓的右侧设有电子阀出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上设有电子计量器,所述电子阀出水口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螺杆室的上方还设有电子控制器,所述电机、电子阀出水口和电子压力表匀由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作为优选,所述螺杆叶轮设有若干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开口朝向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所述联轴器内设有橡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使用时,电机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下螺杆齿轮,该联轴器因设有橡胶圈而具有软性动力传输,在动力传输时不会因动力传输过渡而对传动轴与螺杆轴之间造成损伤,起到过渡保护作用,同时起到维修方便;通过在进水仓的进水口设有过滤网,对进入的流体进行杂质过滤;由于螺杆室的内壁呈锥形,螺杆叶轮的外圈紧配于螺杆室的内壁,螺杆叶轮上还设有若干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可以起到对流体进行推送的作用,通过转动螺杆叶对流体进行抽压,其相邻两个螺杆叶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也可以起到对流体进行增压的功能,所以在抽压过程中流体流量是平稳均匀的;在增压仓所设的电子压力表和电子阀出水口匀由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根据电子压力表所测的增压仓内的压力数据后,电子控制器控制电子阀出水口进行释放流体,在进过电子阀出水口的流体流量大小都被电子计数器以单位m3的形式记录,还通过在增压仓设有的逆流阀有效的阻止了流体的逆流。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动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下螺杆齿轮齿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螺杆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螺杆叶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增压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逆流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泵体;3、底座;4、传动室;5、进水仓;6、螺杆室;7、增压仓;8、联轴器;9、传动轴;10、轴承;11、下螺杆齿轮;12、上螺杆齿轮;13、螺杆轴;14、入水口;15、过滤网;16、上螺杆室;17、下螺杆室;18、进水口;19、出水口;20、螺杆;21、螺杆叶轮;22、电子压力表;23、压力杆;24、密封垫;25、螺母;26、上逆流阀;27、下逆流阀;28、电子阀出水口;29、电子计数器;30、圆形凹槽;31、橡胶圈;32、逆流球;33、挡块;34、弹簧;35、伸缩杆;36、排水口,37、电子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自增双压螺杆泵,如图1-图7所示,包括电机、泵体箱和底座,所述电机设于泵体箱左侧,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包括传动室、进水仓、螺杆室和增压仓;所述传动室内设有联轴器、传动轴、轴承、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所述下螺杆齿轮的左侧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通过传动轴连接轴承内圈并连接电机,所述上螺杆齿轮、下螺杆齿轮与进水仓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和螺杆轴,所述螺杆轴通过轴承内圈分别与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连接,所述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相互齿合;所述进水仓上设有入水口和密封圈,入水口设于进水仓的上方,并在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密封圈设于传动室与进水仓连接处的螺杆轴上;所述螺杆室分为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呈锥形,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螺杆和螺杆叶轮,所述螺杆均与传动室的螺杆轴连接,所述螺杆叶轮的内圈螺旋连接于螺杆,所述螺杆叶轮的外圈与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是紧配的,其相邻两个螺杆叶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增压仓设有电子压力表、上逆流阀和下逆流阀,所述上逆流阀设于上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下逆流阀设于下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电子压力表设于增压仓的上方,所述电子压力表下端设有测压杆,所述测压杆一头与电子压力表连接,另一头设于增压仓内部,所述测压杆由密封圈和螺母固定在增压仓的上方;所述增压仓的右侧设有电子阀出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上设有电子计量器,所述电子阀出水口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螺杆室的上方还设有电子控制器,所述电机、电子阀出水口和电子压力表匀由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作为优选,所述螺杆叶轮设有若干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开口朝向出水口,在螺杆叶轮旋转工作中起到对流体的承载推力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所述联轴器内设有橡胶圈,当传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下螺杆齿轮时,所述橡胶圈起到动力软性保护作用,不会因为动力传动过度对联轴器造成损伤,同时便于保养维修。本技术的运行原理:由电机带动传动轴,通过传动轴带动传动室内的联轴器将动力传至下螺杆齿轮,由于上螺杆齿轮与下螺杆齿轮之间是互相咬合的,所以动力由下螺杆齿轮传至上螺杆齿轮,同时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的螺杆轴将动力传至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通过转动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内的螺杆叶轮来抽压进水仓内的流体,当流体被抽压至增压仓后,由电子压力表记压后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控制器,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再由电子阀出水口释放流体;如遇到维修保养时可以通过增压仓的排水口将泵内的残留的流体排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包括电机、泵体箱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泵体箱左侧,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包括传动室、进水仓、螺杆室和增压仓;所述传动室内设有联轴器、传动轴、轴承、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所述下螺杆齿轮的左侧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通过传动轴连接轴承内圈并连接电机,所述上螺杆齿轮、下螺杆齿轮与进水仓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和螺杆轴,所述螺杆轴通过轴承内圈分别与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连接,所述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相互齿合;所述进水仓上设有入水口和密封圈,入水口设于进水仓的上方,并在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密封圈设于传动室与进水仓连接处的螺杆轴上;所述螺杆室分为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呈锥形,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螺杆和螺杆叶轮,所述螺杆均与传动室的螺杆轴连接,所述螺杆叶轮的内圈螺旋连接于螺杆,所述螺杆叶轮的外圈与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是紧配的,其相邻两个螺杆叶轮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增压仓设有电子压力表、上逆流阀和下逆流阀,所述上逆流阀设于上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下逆流阀设于下螺杆室的出水口,所述电子压力表设于增压仓的上方,所述电子压力表下端设有测压杆,所述测压杆一头与电子压力表连接,另一头设于增压仓内部,所述测压杆由密封圈和螺母固定在增压仓的上方;所述增压仓的右侧设有电子阀出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上设有电子计量器,所述电子阀出水口的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电子阀出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螺杆室的上方还设有电子控制器,所述电机、电子阀出水口和电子压力表匀由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增压双螺杆泵,包括电机、泵体箱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泵体箱左侧,所述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底座,所述泵体箱包括传动室、进水仓、螺杆室和增压仓;所述传动室内设有联轴器、传动轴、轴承、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所述下螺杆齿轮的左侧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通过传动轴连接轴承内圈并连接电机,所述上螺杆齿轮、下螺杆齿轮与进水仓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和螺杆轴,所述螺杆轴通过轴承内圈分别与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连接,所述上螺杆齿轮和下螺杆齿轮相互齿合;所述进水仓上设有入水口和密封圈,入水口设于进水仓的上方,并在入水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密封圈设于传动室与进水仓连接处的螺杆轴上;所述螺杆室分为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的内壁均呈锥形,所述上螺杆室和下螺杆室均设有螺杆和螺杆叶轮,所述螺杆均与传动室的螺杆轴连接,所述螺杆叶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杨伟相玉龙陈杰杨志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