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779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烧制产业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采用黑土为主要原料,按照设定比例掺杂粉煤灰,可显著降低陶瓷坯加工用水量和烧结瓷化后的尺寸稳定性,解决了陶瓷坯吸潮膨胀、易开裂的问题,再与剩余物料共同研磨制备得到的坯料在设定温度下瓷化后,硬度好和孔隙率低,能够使得坯体表面变得光滑,使用颜料绘画时,对颜料的吸附性强,呈现颜料原有的色彩,上色率得到显著增强,并且持久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提高彩陶陶瓷坯上色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制备原料易获取,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抗水、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维持寿命长等优点,对彩陶文化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烧制产业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
技术介绍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绘的形式总体上可分为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彩陶在加工过程中,颜料的性能决定了图案色泽的好坏,但好的颜料在不同质感的陶瓷坯上着色性能不一,陶瓷坯进一步决定了彩陶加工的好坏。现有的陶瓷坯多采用粘土加工得到,而由于粘土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化合物和硫酸盐,不仅会造成对颜料色彩的改变,还会造成氧化剥落,上色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上色率得到显著增强,并且持久度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黑土100‑110份、粉煤灰25‑35份、磷酸二氢铵4.5‑5.0份、氧化镁3.0‑3.5份、硅酸钠1.0‑1.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0.5份、蔗糖溶液8‑10份、亚硝酸钙阻锈剂0.3‑0.4份、无水乙醇80‑90份、三乙醇胺油酸钠2.0‑3.0份、硼酸水溶液40‑50份、去离子水55‑65份,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土和粉煤灰置于无水乙醇中,加热至50‑60℃,以4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40分钟,然后加入三乙醇胺油酸钠和硼酸水溶液,继续在900‑1000转/分钟下搅拌45‑55分钟,在4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增强上色性能的彩陶瓷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黑土100-110份、粉煤灰25-35份、磷酸二氢铵4.5-5.0份、氧化镁3.0-3.5份、硅酸钠1.0-1.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0.5份、蔗糖溶液8-10份、亚硝酸钙阻锈剂0.3-0.4份、无水乙醇80-90份、三乙醇胺油酸钠2.0-3.0份、硼酸水溶液40-50份、去离子水55-65份,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土和粉煤灰置于无水乙醇中,加热至50-60℃,以4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40分钟,然后加入三乙醇胺油酸钠和硼酸水溶液,继续在900-1000转/分钟下搅拌45-55分钟,在40-50℃下密封护养护2-3天,得到的混合浆料置于旋转蒸发仪中蒸发除去乙醇;(2)将蒸发得到的黑土混合物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蔗糖溶液混合搅拌1-2小时,加压浸渍处理60-70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物料,搅拌混合,将物料混合均匀后置于球磨机中球磨,球磨时间为35-45分钟,球磨后过100-120目筛,得到浆料在低速下搅拌4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群海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东城群海彩陶工作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