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福田专利>正文

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2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多折伞具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其技术方案为:伞具内主骨一端与上巢连接,另一端与中主骨连接;支骨一端与下巢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内主骨的中部;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组成,后中主骨设有可容置外主骨连接头部的叉槽。伞具打开时外主骨的连接头部容入后中主骨的叉槽内,以致形成一个顺滑的伞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形美观大方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指一种用于多折伞具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伞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因其轻便、实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着各式各样的伞具,有一折伞具,也有多折伞具。特别是多折伞具,由于其可以折叠放置,携带方便,因而当前使用较多。然而,多折伞具虽能达到缩小伞体,有收藏方便之功效,但目前使用的多折伞具由于在中主骨与外主骨连接端处没有设置可容纳外主骨连接头部的叉槽,因而在伞具打开后外主骨的连接头部形成一凸点,该凸点作用于伞面,使得该处伞面往外凸现,造成伞面不但不美观,而且该凸点会凸伤伞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面顺滑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主要由伞面、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支骨、中主骨及外主骨组成,上巢固定连接在伞棒的一端,伞棒的另一端穿过下巢的内孔,伞棒与下巢滑动连接;内主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内主骨的另一端与中主骨枢接;在内主骨的中部枢接有一支骨,支骨的另一端与下巢枢接,支骨上设有的副支骨与中主骨枢接;中主骨的靠外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外主骨还通过一连系骨与副支骨连接;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组成,前中主骨与后中主骨可以是固为一体成型制作或通过固定连接,后中主骨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后中主骨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连接之端部设有一在开伞时可容置外主骨连接头部的叉槽,并在叉槽端偏下方设有一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枢配之枢配对孔,在开伞使用时外主骨连接头部可完全容配在后中主骨外端所设的叉槽内,使开伞伞面外形呈一完美平顺之圆弧形。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后中主骨上设有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对应的叉槽,在伞具打开使用时外主骨连接头部容纳入该叉槽内;形成一个顺滑的伞面,且避免伞面受凸伤;该结构简单、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伞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枢接式中主骨7立体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枢接式中主骨7立体分解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固连式中主骨7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用于另一多折伞具之开伞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用于折式自动伞具之开伞示意图。见附图1~4,本技术主要由伞面1、上巢2、下巢3、伞棒4、内主骨5、支骨6、中主骨7及外主骨8组成,上巢2固定连接在伞棒4的一端,伞棒4的另一端穿过下巢3的内孔,伞棒4与下巢3滑动连接;内主骨5的一端与上巢2枢接,内主骨5的另一端与中主骨7枢接;在内主骨5的中部枢接有一支骨6,支骨6的另一端与下巢3枢接,支骨6上设有的副支骨61与中主骨7枢接;中主骨7的靠外一端与外主骨8枢接,外主骨8还通过一连系骨62与副支骨61连接;中主骨7由前中主骨71和后中主骨72组成,前中主骨71与后中主骨72可以是固为一体成型制作或通过固定连接,后中主骨72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在后中主骨72与外主骨8的连接头部相连接之端部设有一叉槽721,并在叉槽721端部偏下方设有一与外主骨8的连接头部相枢配之枢配对孔722。使用本技术时,打开伞具,下巢3往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支骨6工作,支骨6推动内主骨5往外张开,内主骨5张开的同时也带动中主骨7及外主骨8张开,即内主骨5、中主骨7和外主骨8一起支撑伞面1,伞具打开完成。其中,在中主骨7及外主骨8张开时,外主骨8的连接头部在连系骨62的作用下容置于后中主骨72的叉槽721内,这样外主骨8的连接头部不再形成凸点,即而形成一个顺滑的伞面1,伞形美观大方,同时也避免伞面1受外主骨8的连接头部凸伤。见附图5、6,本技术之特征还适用于其它手开折收式伞具及各种折式自动伞具。权利要求1.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包括有伞面、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支骨、中主骨及外主骨,上巢固定连接在伞棒的一端,伞棒的另一端穿过下巢的内孔,伞棒与下巢滑动连接;内主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内主骨的另一端与中主骨枢接,支骨一端与下巢枢接,支骨的另一端枢接在内主骨的中部,支骨上设有的副支骨与中主骨枢接;中主骨的靠外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外主骨还通过一连系骨与副支骨连接;其特征在于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组成,后中主骨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配接之端部设有一叉槽,并在叉槽端偏下方设有一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枢配之枢配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前中主骨与后中主骨可以是固为一体成型制作或通过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后中主骨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本结构之特征适用于各种折收式伞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指一种用于多折伞具的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其技术方案为:伞具内主骨一端与上巢连接,另一端与中主骨连接;支骨一端与下巢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内主骨的中部;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组成,后中主骨设有可容置外主骨连接头部的叉槽。伞具打开时外主骨的连接头部容入后中主骨的叉槽内,以致形成一个顺滑的伞面。本技术外形美观大方且结构简单。文档编号A45B25/00GK2484790SQ012425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伞具伞形改良结构,包括有:伞面、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支骨、中主骨及外主骨,上巢固定连接在伞棒的一端,伞棒的另一端穿过下巢的内孔,伞棒与下巢滑动连接;内主骨的一端与上巢枢接,内主骨的另一端与中主骨枢接,支骨一端与下巢枢接,支骨的另一端枢接在内主骨的中部,支骨上设有的副支骨与中主骨枢接;中主骨的靠外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外主骨还通过一连系骨与副支骨连接;其特征在于: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组成,后中主骨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配接之端部设有一叉槽,并在叉槽端偏下方设有一与外主骨连接头部相枢配之枢配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田
申请(专利权)人:刘福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