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夏生专利>正文

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118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它包括内设加热机构的上模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下模外包有弹性套,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性套相通的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套向外膨胀实现全方向的模压,能够生产垂直度零的纸浆产品;并且,弹性套的柔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下模与上模的配合精度,因而使得上模下模之间的安装调试以及下模的制造都变得更为容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设备上的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现行的纸浆模压产品生产模具均采用铜、铝或铁质材料,机械垂直投影面受 压,由于湿胚挤压的特殊性,只能生产斜面7度以上,高度12cm以下的产品, 无法生产垂直度零的任何纸浆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生产垂直度零的纸浆产品 的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内 设加热机构的上模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 下模外包有弹性套,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性套相通的气通道。由于采用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当下模插入上模时,从内侧向弹性套输送压縮空气,通过弹性套 向外膨胀实现全方向的模压,能够生产垂直度零的纸浆产品;并且,弹性套的柔 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下模与上模的配合精度,因而使得上模下模之间的安 装调试以及下模的制造都变得更为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内设加热机构的上模2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1, 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下模外包有弹性套9,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 性套相通的气通道3,附图标号31为气通道3的进气口。弹性套9可采用耐高 温橡胶制作。所述下模为可升降的动模,在附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两组模压装置,右边 的模压装置中的下模己被气缸上顶插入上模中,左边的模压装置中的下模已被气 缸带动而退出上模,所述下模安装在下模过渡板4上,过渡板4上具有与气通道 3相通的气通道41 。附图标号6示意性地表示上顶下模的气缸。所述下模内所设的加热机构为电热元件11,所述上模内所设的加热机构为 热交换介质的流通管路21,附图标号21a和21b分别为管路21的进出口。加热 机构的这种选择方式能在结构、控制的简单化和使用成本上得到综合优化。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环形槽12,所述弹性套具有弯折入所述环形槽的折边 91。当压縮空气从内侧向弹性套输送时,折边91自动被压紧在环形槽12内,将 弹性套牢牢固定,使弹性套与下模形成软式自锁配合,当完成纸浆湿胚定型后, 弹性套因放气而收縮,上述自锁配合同时放开,本技术的这种自锁配合结构 与借助固定零件固定的方式相比,能延长弹性套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拆换弹性套也很方便。在实施中,所述弯折入环形槽的折边末端92向上弯成钩状,钩状部位的壁 厚最好薄于弹性套主体的壁厚,这样,在对弹性套作用压縮空气时,能快速实现 折边与环形槽12的软式自锁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钩状部位的下表面为斜面 或弧面,所述环形槽的下侧壁13呈与钩状部位下表面配合的斜面或弧面,这样, 能更有利于折边91和环形槽的配合。所述上模安装在上模支撑板5上,附图标号8为隔热板,上模中还设有出气 通道22,上模内壁上开有与出气通道相通的透气槽23。所述上模的模腔底部,也即上模凹腔的底部设有可升降的活动底板24,所 述活动底板上还具有向下吹气的脱料吹气通道25。活动底板24通过打料杆27 驱动其升降,所述上模设有供打料杆穿过的孔26,打料杆中空而通气,从中吹 出的气自脱料吹气通道25吹出。本技术工作时,通过气缸6、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1、弹性套9、接受 纸浆湿胚7,上举下模过渡板4,送入上模2凹腔内。并由气缸6将下模1牢牢 顶住。然后开始向弹性套输送压縮空气、热压、干燥纸浆湿胚。完成热压定型后,排气,弹性套恢复原状态后,下模向下退出,成型后制品 通过设置在上模上的吹气通道吹气以及机械脱料机构的作用而落下,本实施例 中,机械脱料机构为打料杆27和活动底板24。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包括内设加热机构的上模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下模外包有弹性套,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性套相通的气通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模的底部设有环形槽,所述弹性套具有弯折入所述环形槽的折边。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弯折入环形槽的折边末端向上弯成钩状,钩状部位的壁厚薄于弹性套主体的壁 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钩状部位的下表面为斜面或弧面。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环形槽的下侧壁呈与钩状部位下表面配合的斜面或弧面。6、 如权利要求l、 2、 3、 4或5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为橡胶套。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模为可升降的动模,所述下模内所设的加热机构为电热元件,所述上模内所设 的加热机构为热交换介质的流通管路。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模中还设有出气通道,上模内壁上开有与出气通道相通的透气槽。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模的模腔底部设有可升降的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还具有向下吹气的脱料 吹气通道。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 设有连接活动底板驱动其升降的打料杆,所述上模设有供打料杆穿过的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它包括内设加热机构的上模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下模外包有弹性套,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性套相通的气通道。本技术通过弹性套向外膨胀实现全方向的模压,能够生产垂直度零的纸浆产品;并且,弹性套的柔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下模与上模的配合精度,因而使得上模下模之间的安装调试以及下模的制造都变得更为容易。文档编号D21J3/00GK201183924SQ200820084899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夏生 申请人:张夏生;裘国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成型湿坯模压模具装置,包括内设加热机构的上模和内设加热机构的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下模外包有弹性套,所述下模内设有与弹性套相通的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夏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夏生裘国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