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69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包括:基质功能区和生态护坡区;生态护坡区设置在基质功能区外;基质功能区自下而上包括河沙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火山岩层和泥土层;生态护坡区自内而外包括土工布、网格围栏和泥沙层;泥沙层和泥土层均种植有水生植物;第一砾石层中设置有通水管,通水管穿过生态护坡区与外界水体连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形成固定生态岛形态,利用填料基质的吸收、过滤、微生物去除作用等物理化学作用来净化水质,通过生态护坡区来防止填料基质的填料流失;同时保证了生态岛内部与外部的水体交换,使得生态岛内部不是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增加了生态岛内部与外部的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河道硬化建设和受纳污染负荷过大引起的河道水质恶化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水利工程与生态紧密结合已成为未来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为了在石驳岸硬化河道中为多种水生动、植物提供适合其生长的条件,增加河道生物多样性,强化自净能力,目前主要采用泥土堆积的方式建立了供植物生长、动物栖息的生态岛。与植物浮床等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设施相比,生态岛的建设无需大量可能成为固体废弃物的塑料框架,建成后能为更多种动、植物提供生长、栖息地,生态效果好,管理简便或无需管理,具有长效性,更贴近自然。但传统的生态岛存在以下不足:生态岛占据了河道空间,功能不全。生态岛占据了水容量有限的河道空间,但生态岛内部则被牢牢的封闭起来,只有生态岛表层发挥了一定的水体净化功能和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能够形成固定生态岛形态,同时保证生态岛内部与外部的水体交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包括:基质功能区和生态护坡区;所述生态护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功能区和生态护坡区;所述生态护坡区设置在所述基质功能区外;所述基质功能区自下而上包括河沙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火山岩层和泥土层;所述河沙层的材质是泥沙,所述火山岩层的材质是火山岩滤料,所述第一砾石层和所述第二砾石层的材质均是砾石;组成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的粒径大于组成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的粒径;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厚度和第二砾石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生态护坡区自内而外包括土工布、网格围栏和泥沙层;所述泥沙层和泥土层均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第一砾石层中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穿过所述生态护坡区与外界水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功能区和生态护坡区;所述生态护坡区设置在所述基质功能区外;所述基质功能区自下而上包括河沙层、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火山岩层和泥土层;所述河沙层的材质是泥沙,所述火山岩层的材质是火山岩滤料,所述第一砾石层和所述第二砾石层的材质均是砾石;组成所述第一砾石层的砾石的粒径大于组成所述第二砾石层的砾石的粒径;所述第一砾石层的厚度和第二砾石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生态护坡区自内而外包括土工布、网格围栏和泥沙层;所述泥沙层和泥土层均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第一砾石层中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穿过所述生态护坡区与外界水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功能区迎水面的坡度为1:2~1:3,所述基质功能区背水面的坡度为1:3~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人工生态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区的坡度为1:3.3~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卉高彦波王奇姜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星景生态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