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10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上端的上缸体、设置在气缸下端的下缸体、用于吸入气体的进气管和用于排出气缸的排气管,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活塞和塞杆,所述活塞套接在塞杆上并与气腔滑移连接,所述塞杆向下延伸并贯穿下缸体背离气缸的底面;所述上气缸内设置有第一进气槽、第一排气槽;所述下缸体内设置有第二进气槽、第二排气槽。第一进气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气腔第一单向阀;第二进气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流入气腔第二单向阀;第一排气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排出气腔的第三单向阀;第二排气槽内设置有用于供气体排出气腔的第四单向阀。

Cylinder structure of reciprocating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linder structure of a reciprocating pump,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an upper cylinder s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a lower cylinder s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er, an intake pipe for inhaling gas, and an exhaust pipe for discharging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cavity, in which a piston and a plug rod are arranged, and the piston is arranged. The plug rod extends downward and penetrates the lower cylinder body to deviat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the upp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ake slot and a first exhaust slot; and the lower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take slot and a second exhaust slot. The first inle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ne-way valve for supplying gas into the air chamber; the second inle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ne-way valve for supplying gas into the air chamber; the first exhaus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one-way valve for supplying a gas discharge chamber; and the second exhaus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one-way valve for supplying a gas discharg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往复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
技术介绍
往复泵是依靠活塞、柱塞或隔膜在泵缸内往复运动使得缸内工作容积交替增大和缩小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容积式泵。目前,公告号为CN2533291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往复泵,它包括电动往复装置、液缸和设置于液缸内的执行元件,电动往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执行元件的输入端。液缸的出液口和进液口分别连通于出液管和进液管,该出液管和进液管内分别设有出液阀和进液阀。出液时,执行元件向前推进,出液阀打开,进液阀关闭,液缸内的液体经出液管排出;进液时,执行元件向回运动,出液阀关闭,进液阀打开,液体经进液管吸入液缸。这种往复泵的液缸虽然能够通过执行元件的往复运动,以吸入和排出流体,但是吸入流体时,液缸不能排出流体,并且排出流体时,液缸不能够吸入流体,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泵缸体结构,其能够同时进行吸入流体和排出流体,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上端的上缸体、设置在气缸下端的下缸体、用于吸入气体的进气管和用于排出气缸的排气管,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活塞和塞杆,所述活塞套接在塞杆上并与气腔滑移连接,所述塞杆向下延伸并贯穿下缸体背离气缸的底面;所述上缸体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气槽、用于与排气管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槽;所述下缸体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相连通的第二进气槽、用于与排气管相连通的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一进气槽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相连通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限制气腔内的气体流到第一进气槽;所述第二进气槽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相连通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限制气腔内的气体流到第二进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相连通的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流到第一排气槽的气体;所述第二排气槽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相连通的第四槽,所述第四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流到第二排气槽的气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塞杆带动活塞朝向上缸体运动时,第一单向阀截止,第二单向阀导通,第三单向阀导通,第四单向阀截止,被抽气体从进气管流到第二进气槽,然后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气缸内;气缸内的气体经第三单向阀流到第一排气槽内,然后经过排气管排出。驱动塞杆带动活塞朝向下缸体运动时,第一单向阀导通,第二单向阀截止,第三单向阀截止,第四单向阀导通,被抽气体从进气管流到第一进气槽,然后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气缸内;气缸内的气体经第四单向阀流到排气管内,然后经排气管排出。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主管、第一分管、第二分管,所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分别与第一主管的同一管口相连,所述第一分管背离第一主管的端部连接在上缸体侧壁,并与第一进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管背离第一主管的端部连接在下缸体的侧壁,并与第二进气槽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可以将第一主管的气体分流到第一进气槽、第二进气槽,所以只需要一个进气管道与第二主管相连,就能够将气体输入第一进气槽、第二进气槽内,有利于节约成本。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二主管、第三分管、第四分管,所述第三分管、第四分管分别与第二主管的同一管口相连,所述第三分管背离第二主管的端部连接在上缸体侧壁,并与第一排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管背离第二主管的端部连接在下缸体的侧壁,并与第二排气槽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分管、第四分管可以将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内的气体汇聚到第二主管,所以只需要一个出气管道与第二主管相连,就能够排出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内的气体,有利于节约成本。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管与上缸体、第二分管与下缸体的连接均为法兰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气管生锈时,用户可以将进气管从上缸体、下缸体上拆卸并更换,并且法兰连接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好。优选的,所述第三分管与下缸体、第四分管与下缸体的连接均为法兰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气管生锈时,用户可以将出气管从上缸体、下缸体上拆卸并更换,并且法兰连接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好。优选的,所述上缸体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穿过连接孔与并第一单向阀端面相抵,以将第一单向阀压紧在第一槽的槽口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固定第一单向阀时,抵接柱穿过连接孔与第一单向阀的端面相抵,进而将第一单向阀压紧在第一槽的槽口处,以单向导通第一进气槽流到气腔的气体。优选的,所述抵接柱包括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相连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用于与第一单向阀的端面相抵;所述抵接柱的外螺纹位于第二柱体外侧壁上,用于与连接孔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有第二柱体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柱体上没有螺纹,有利于减少抵接柱从上缸体拆除的时间;当需要将抵接柱从上缸体拆卸时,先转动抵接柱以背离上缸体运动,使得第二柱体脱离连接孔,然后可以直接将第一柱体从连接孔内抽出。优选的,所述第二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与上缸体的顶面抵触,以限制抵接柱朝向第一单向阀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柱旋入连接孔的过程中,限位环与上缸体的顶面抵触,以限制抵接柱进一步朝向第一单向阀运动,以限制抵接柱施加在第一单向阀上的压力,进而减少第一单向阀被压坏的可能。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上端孔口处设置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用于与限位环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环凸出于上缸体的顶面,代替上缸体与限位环直接抵触,以减少上缸体顶面形变的可能。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下端孔口处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柱体外侧壁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长了第二柱体螺纹连接的长度,有利于保证螺纹连接的稳定性;另外,连接管的内管壁可以与第二柱体的外侧壁抵触,以引导第二柱体抵接在第一单向阀的端面中心。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使得活塞往复运动时进气和排气同时进行,提高往复泵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进气管,以分流一根进气管道的气体,减少管道连接的成本;3、通过设置出气管,以将第一排气槽、第二排气槽的气体汇聚到一个出气管道上,以减少管道连接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进气管和排气管;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抵接柱。附图标记:1、气缸;2、上缸体;3、下缸体;4、进气管;41、第一主管;42、第一分管;43、第二分管;5、排气管;51、第二主管;52、第三分管;53、第四分管;6、气腔;7、第一进气槽;8、第一排气槽;9、第二进气槽;10、第二排气槽;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第四单向阀;15、连接孔;16、抵接柱;161、第一柱体;162、第二柱体;17、限位环;18、抵接环;19、连接管;20、活塞;21、塞杆;22、第一槽;23、第二槽;24、第三槽;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包括气缸(1)、设置在气缸(1)上端的上缸体(2)、设置在气缸(1)下端的下缸体(3)、用于吸入气体的进气管(4)和用于排出气缸(1)的排气管(5),其特征是:所述气缸(1)内设置有气腔(6),所述气腔(6)内设置有活塞(20)和塞杆(21),所述活塞(20)套接在塞杆(21)上并与气腔(6)滑移连接,所述塞杆(21)向下延伸并贯穿下缸体(3)背离气缸(1)的底面;所述上缸体(2)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4)相连通的第一进气槽(7)、用于与排气管(5)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槽(8);所述下缸体(3)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4)相连通的第二进气槽(9)、用于与排气管(5)相连通的第二排气槽(10);所述第一进气槽(7)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一槽(22),所述第一槽(22)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第一单向阀(11)用于限制气腔(6)内的气体流到第一进气槽(7);所述第二进气槽(9)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二槽(23),所述第二槽(23)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单向阀(12)用于限制气腔(6)内的气体流到第二进气槽(9);所述第一排气槽(8)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三槽(24),所述第三槽(24)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3),所述第三单向阀(13)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6)流到第一排气槽(8)的气体;所述第二排气槽(10)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四槽(25),所述第四槽(25)的槽口处设置有第四单向阀(14),所述第四单向阀(14)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6)流到第二排气槽(10)的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包括气缸(1)、设置在气缸(1)上端的上缸体(2)、设置在气缸(1)下端的下缸体(3)、用于吸入气体的进气管(4)和用于排出气缸(1)的排气管(5),其特征是:所述气缸(1)内设置有气腔(6),所述气腔(6)内设置有活塞(20)和塞杆(21),所述活塞(20)套接在塞杆(21)上并与气腔(6)滑移连接,所述塞杆(21)向下延伸并贯穿下缸体(3)背离气缸(1)的底面;所述上缸体(2)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4)相连通的第一进气槽(7)、用于与排气管(5)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槽(8);所述下缸体(3)内设置有用于与进气管(4)相连通的第二进气槽(9)、用于与排气管(5)相连通的第二排气槽(10);所述第一进气槽(7)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一槽(22),所述第一槽(22)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第一单向阀(11)用于限制气腔(6)内的气体流到第一进气槽(7);所述第二进气槽(9)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二槽(23),所述第二槽(23)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单向阀(12)用于限制气腔(6)内的气体流到第二进气槽(9);所述第一排气槽(8)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三槽(24),所述第三槽(24)的槽口处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3),所述第三单向阀(13)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6)流到第一排气槽(8)的气体;所述第二排气槽(10)的内槽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与气腔(6)相连通的第四槽(25),所述第四槽(25)的槽口处设置有第四单向阀(14),所述第四单向阀(14)用于单向导通从气腔(6)流到第二排气槽(10)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泵的缸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4)包括第一主管(41)、第一分管(42)、第二分管(43),所述第一分管(42)、第二分管(43)分别与第一主管(41)的同一管口相连,所述第一分管(42)背离第一主管(41)的端部连接在上缸体(2)侧壁,并与第一进气槽(7)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管(43)背离第一主管(41)的端部连接在下缸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克俭李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通力真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