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549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液态培养基至少包括:一第一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碳化合物;一第二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以及一桦树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桦茸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尤指一种可缩短白桦茸产物采收时间的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白桦茸(Inonotusobliquus)是一种民间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研究显示白桦茸具有预防乳腺癌、肝癌、子宫癌、胃癌、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效果,近年来,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逐渐引起人民的关注,成为医药工业和保健品工业的热门开发领域。目前野生的白桦茸价格昂贵,且来源日益枯竭,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使用人工栽培如固态发酵培养技术,由于现阶段栽培困难,产量较低。现有白桦茸的固态培养基,多以木屑和麦麸搭配其他营养物质制备培养基,桦木中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增加白桦茸菌体中三萜类等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生成,但是,并无法有效提高白桦茸菌丝体产物的产量。此外,传统固态培养基在制作时需要耗费人力及时间成本进行大量翻动,以确保培养基各部份的物质、湿度及温度均匀分布进而达到最适的培养环境。惟自固态培养基的外观不易辨别物质均匀分布的程度,仅能通过采样测试等方式进行确认,从而产生额外的成本。再者,若翻动过程不够完全致使物质、水气或热气的分布不够均匀,可能造成白桦茸生长状况不佳、培养速度较慢或白桦茸无法吸收养分,进而可能使白桦茸产物的产量减少或凋亡的情形发生,降低培养的成功率及生产效率;而若是液态培养基,可使用搅拌的方式轻易达成均匀的培养环境,且液体的养分供应形式,较利于白桦茸菌丝体吸收,也能由此达到加快生长速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公知技术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以及其制备方法,可使用搅拌的方式轻易达成均匀的培养环境,且液体的养分供应形式,较利于白桦茸菌丝体吸收,同时也能有效率的促进白桦茸吸收营养、提高生长速度,进而缩短采收菌丝体产物的时间,并有效提升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其至少包括:一第一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碳化合物;一第二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以及一桦树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枸杞、黄芪、黄芩、茯苓、川芎、陈皮及甘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每1公升的水添加100公克枸杞、35公克黄芪、20公克黄芩、20公克茯苓、5公克川芎、5公克陈皮及2公克甘草后加热搅拌至少1小时,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桦树萃取液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取一桦树木屑与水相混合后加热搅拌持续至少1小时,该桦树木屑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5~20.3%,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第一成分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蔗糖、果糖及葡萄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第二成分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绿豆粉、黄豆粉、酵母菌萃取物、蛋白胨、各种胺基酸、尿素、醋酸胺、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钾及硝酸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液态培养基的酸碱值介于6至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其中该桦木科植物该桦树木屑选自白桦(Betulaplatyphylla)或红桦(Betulaalbo-sinensis)。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了一种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A)制备一桦树萃取液,其取一桦树木屑与水相混合后加热搅拌持续至少1小时,该桦树木屑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5~20.3%,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B)制备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每1公升的水添加100公克枸杞、35公克黄芪、20公克黄芩、20公克茯苓、5公克川芎、5公克陈皮及2公克甘草后加热搅拌至少1小时,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C)调制初始液态培养基,将该桦树萃取液、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作为碳源的一第一成分以及作为氮源的一第二成分进行混合,其中该第一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该第二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该桦树萃取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以及(D)将该初始液态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处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并以白桦茸的菌丝体产物的生长速度作为指针,将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含量作适当的调配,并加入现有的中草药成分,证实该液态培养基具有促进白桦茸生长的功效。请参考下列的说明,其中的目的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习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菌丝体的培养与取得于本实施例中,菌丝体的培养选用白桦茸(Inonotusobliquus)菌丝体进行发酵。一般而言,酦酵方法有两类:固态与液体深层酦酵。前者将菌丝体接种于含有碳源或氮源的固态培养基(例如堆肥和木屑)进行培养而得到的生菌丝体或干燥菌丝体。后者,则是使用固定组成的液态培养基,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以制造生质(Biomass)与其他的代谢产物(Metabolite)。本实施例选择后者方式培养白桦茸菌丝。实施例1-白桦茸液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步骤一:制备一桦树萃取液,其取一桦树木屑与水相混合后加热搅拌持续至少1小时,该桦树木屑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5~20.3%,最后经过滤去除桦树木屑渣而收集到桦树萃取液;步骤二:制备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每1公升的水添加100公克枸杞、35公克黄芪、20公克黄芩、20公克茯苓、5公克川芎、5公克陈皮及2公克甘草后加热搅拌至少1小时,最后经过滤去除残渣而收集到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步骤三:调制初始液态培养基,将该桦树萃取液、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作为碳源的一第一成分以及作为氮源的一第二成分进行混合并且调整该液态培养基的酸碱值介于6至7,其中该第一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该第二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该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该桦树萃取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以及步骤四:将该初始液态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温度设定为121℃,压力为1.2公斤/每平方公分(kg/cm2),灭菌时间15分钟。上述该第一成分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蔗糖、果糖及葡萄糖;以及该第二成分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绿豆粉、黄豆粉、酵母菌萃取物、蛋白胨、各种胺基酸、尿素、醋酸胺、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钾及硝酸钠。实施例2-白桦茸液态培养基本实施例之白桦茸液态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所述,其中各组成的浓度依照以下所列进行制备,该桦树萃取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一第一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碳化合物;一第二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以及一桦树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桦茸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一第一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碳化合物;一第二成分,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2.6%并且包括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以及一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6%~3%;以及一桦树萃取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8.5%~9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枸杞、黄芪、黄芩、茯苓、川芎、陈皮及甘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草药组合物萃取液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每1公升的水添加100公克枸杞、35公克黄芪、20公克黄芩、20公克茯苓、5公克川芎、5公克陈皮及2公克甘草后加热搅拌至少1小时,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桦树萃取液依下列组成比例与方法调配所制备:取一桦树木屑与水相混合后加热搅拌持续至少1小时,所述桦树木屑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5~20.3%,最后经过滤收集液体部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桦树木屑取自于桦木科(Betulaceae)植物的树皮所制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桦木科植物的桦树木屑选自白桦(Betulaplatyphylla)或红桦(Betulaalbo-sinensis)。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成分选自一种由以下成份所组成的群组或其组合物:蔗糖、果糖及葡萄糖。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纶
申请(专利权)人: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