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雨刮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6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雨刮盖板,包括雨刮盖板、连杆机构、支撑底座、旋转轴、电机、支架、滑块、滑轨机构和拉杆,所述雨刮盖板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与车身的引擎盖板之间的空隙位置,所述雨刮盖板覆盖在车身的雨刮器的上方,所述雨刮盖板前端的下侧连接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所述滑块嵌套在连杆机构的外侧,所述滑块外侧连接旋转轴,所述滑块与旋转轴之间通过一根支架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滑轨机构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下端的面板内侧,所述滑轨机构与支撑底座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雨刮盖板可自动闭合、开启,有效保护雨刮器,并降低风阻从而降低油耗,同时还可提高整车设计感。

Automobile wiper cover pl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wiper cover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wiper cover plate,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 supporting base, a rotating shaft, a motor, a bracket, a slider, a sliding rail mechanism and a pull rod. The wiper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gap position between the front windshield glass of the automobile body and the engine cover plate of the automobile body, and the wiper cover plate of the automobile body. Above the device, the lower sid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wiper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base,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e slider is nes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e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slide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re connected by a support, and the motor is connect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sliding rail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panel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windshield of the car body. The sliding rai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base through a pull rod. The wiper cover plate in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close and ope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iper, reduce the wind resistance and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improve the design sense of the who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雨刮盖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雨刮盖板。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的雨刮器上没有雨刮盖板,雨刮器暴露在汽车前风挡玻璃的下端,不仅影响汽车整体的美观而且使得雨刮器容易被污染。同时,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和空气有相对运动,所以会产生风阻,传统汽车采用倾斜式安装前风挡玻璃的方法来减少风阻系数,从而降低油耗,经过相关实验证明,研究人员发现在雨刮器上加上雨刮盖板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传统汽车的前风挡玻璃与引擎盖板之间存在空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风的阻力大致来自前方,风会通过前风挡玻璃与引擎盖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增大,给轮胎带来损害,油耗也随之升高,据实验表明,空气阻力系数每降低10%,燃油节省7%左右)。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固定在车身的雨刮盖板,此种雨刮盖板都是人为安装在前风挡玻璃上,在下雨天,需要使用雨刮器时还需人为再取下雨刮盖板,尽管起到了装饰车身与保护雨刮器的作用,但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缩的汽车雨刮盖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雨刮盖板,包括雨刮盖板、连杆机构、支撑底座、旋转轴、电机、支架、滑块、滑轨机构和拉杆,雨刮盖板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与车身的引擎盖板之间的空隙位置,雨刮盖板覆盖在车身的雨刮器的上方,雨刮盖板前端下侧连接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滑块嵌套在连杆机构的外侧,滑块外侧连接旋转轴,滑块与旋转轴之间通过一根支架连接,电机连接在旋转轴上,滑轨机构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下端的面板内侧,滑轨机构与支撑底座之间通过拉杆连接。进一步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端连接支撑底座,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车身主体,第二连杆的下端有一孔眼,第一连杆的上端具有两块位置相对的面板,两块面板之间焊有一活动轴且活动轴穿过孔眼。进一步的,第一连杆的中下端位置处具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嵌套在滑槽上。进一步的,滑轨机构包括移动块和导轨,移动块与导轨不固定连接,导轨两侧具有凹槽,移动块下端具有两块凸出面板,凹槽与凸出面板卡合设置。进一步的,雨刮盖板包括雨刮盖板主体和位于雨刮盖板主体两侧位置的侧翼,侧翼上具有连接车身件的连接件,侧翼与车身主体固定连接,侧翼与雨刮盖板主体之间留有空隙。进一步的,雨刮盖板主体的前沿设有二次注塑密封条。进一步的,雨刮盖板的两侧下端分别安装结构一样的滑轨机构,滑轨机构的位置靠近雨刮盖板主体两侧的侧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是运动式汽车雨刮盖板,在需要使用雨刮器时,雨刮盖板会向车前方向运动一段距离,雨刮盖板会移入车身的引擎盖板内,在雨刮器不使用时,雨刮盖板覆盖在雨刮器上并紧贴在前风挡玻璃上,雨刮盖板的大小与形状刚好可以填补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与车身的引擎盖板之间存在的空隙,起到美化车身、减小风阻系数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雨刮盖板主体的前沿设有二次注塑密封条,二次注塑密封条具有很强的密封功能,可以防止灰尘和雨水等杂物污染安置在雨刮盖板内部的雨刮器。3、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风阻,从而有效降低油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雨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雨刮盖板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雨刮盖板的雨刮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雨刮盖板、2-连杆机构、3-支撑底座、4-旋转轴、5-电机、6-支架、7-滑块、8-滑轨机构、9-拉杆、10-前风挡玻璃、13-引擎盖板、11-雨刮盖板主体、12-侧翼、111二次注塑密封条、121-连接件、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21-孔眼、211-活动轴、81-移动块、82-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雨刮盖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雨刮盖板1、连杆机构2、支撑底座3、旋转轴4、电机5、支架6、滑块7、滑轨机构8和拉杆9,雨刮盖板1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与车身的引擎盖板13之间的空隙位置,雨刮盖板1覆盖在车身的雨刮器的上方,雨刮盖板1前端下侧连接支撑底座3,支撑底座3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2,滑块7嵌套在连杆机构2的外侧,滑块7外侧连接旋转轴4,滑块7与旋转轴4之间通过一根支架6连接,电机5连接在旋转轴4上,滑轨机构8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下端的面板内侧,滑轨机构8与支撑底座3之间通过拉杆9连接,电机5控制整个雨刮盖板1的工作,旋转轴4通过支架6带动滑块7运动,滑块7能够带动连杆机构2运动,从而雨刮盖板1就能向车身前侧移动,滑轨机构8可以使雨刮盖板1能够平稳向车身前侧移动。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二连杆22的上端连接支撑底座3,第一连杆21的下端连接车身主体,第二连杆22的下端有一孔眼221,第一连杆21的上端具有两块位置相对的面板,两块面板之间焊有一活动轴211且活动轴211穿过孔眼221,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2之间的设置是为了控制雨刮盖板1前移的角度。第一连杆21的中下端位置处具有滑槽,滑块7与滑槽滑动配合嵌套在滑槽上,滑块7能够带动第一连杆21的运动。滑轨机构8包括移动块81和导轨82,移动块81与导轨82不固定连接,导轨82两侧具有凹槽,移动块81下端具有两块凸出面板,凹槽与凸出面板卡合设置,移动块81可以在导轨82上移动,即可以保证雨刮盖板1的开启、关闭工作。雨刮盖板1包括雨刮盖板主体11和位于雨刮盖板主体11两侧位置的侧翼12,侧翼12上具有连接车身件的连接件121,侧翼12与车身主体固定连接,侧翼12与雨刮盖板主体11之间留有空隙,侧翼12与雨刮盖板主体11之间留有空隙是为了使雨刮盖板1能够前后移动。雨刮盖板主体11的前沿设有二次注塑密封条111,在雨刮盖板主体11闭合时,雨刮盖板主体11与前风挡玻璃10紧密贴合,密封条111可以起到隔绝灰尘等杂物的作用,从而保护雨刮器,同时,密封条111的设置还可防止雨刮盖板主体11运动时刮伤前风挡玻璃10。雨刮盖板1的两侧下端分别安装结构一样的滑轨机构8,滑轨机构8的位置靠近雨刮盖板主体11两侧的侧翼12,两个滑轨机构8分别控制雨刮盖板主体11的两侧并且两个滑轨机构8同时运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两种状态,一是雨刮器工作状态:通过BCM给电机5控制信号,电机5转动产生扭矩,带动旋转轴4转动,旋转轴4可带动雨刮盖板1向车前方向运动,雨刮盖板1到达指定位置后,BCM给雨刮器信号,使雨刮器开始工作,实现清洁前风挡玻璃10的功能;二是雨刮器关闭状态:BCM给雨刮器信号,雨刮器暂停工作,BCM给电机5信号,电机5带动旋转轴4转动,旋转轴4带动雨刮盖板1向车后方运动,雨刮盖板1归位。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雨刮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刮盖板(1)、连杆机构(2)、支撑底座(3)、旋转轴(4)、电机(5)、支架(6)、滑块(7)、滑轨机构(8)和拉杆(9),所述雨刮盖板(1)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与车身的引擎盖板(13)之间的空隙位置,所述雨刮盖板(1)覆盖在车身的雨刮器的上方,所述雨刮盖板(1)前端下侧连接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2),所述滑块(7)嵌套在连杆机构(2)的外侧,所述滑块(7)外侧连接旋转轴(4),所述滑块(7)与旋转轴(4)之间通过一根支架(6)连接,所述电机(5)连接在旋转轴(4)上,所述滑轨机构(8)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下端的面板内侧,所述滑轨机构(8)与支撑底座(3)之间通过拉杆(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雨刮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刮盖板(1)、连杆机构(2)、支撑底座(3)、旋转轴(4)、电机(5)、支架(6)、滑块(7)、滑轨机构(8)和拉杆(9),所述雨刮盖板(1)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与车身的引擎盖板(13)之间的空隙位置,所述雨刮盖板(1)覆盖在车身的雨刮器的上方,所述雨刮盖板(1)前端下侧连接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2),所述滑块(7)嵌套在连杆机构(2)的外侧,所述滑块(7)外侧连接旋转轴(4),所述滑块(7)与旋转轴(4)之间通过一根支架(6)连接,所述电机(5)连接在旋转轴(4)上,所述滑轨机构(8)安装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10)下端的面板内侧,所述滑轨机构(8)与支撑底座(3)之间通过拉杆(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刮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上端连接支撑底座(3),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下端连接车身主体,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下端有一孔眼(221),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上端具有两块位置相对的面板,所述两块面板之间焊有一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