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408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和两个涵道支架,两个涵道支架对称安装于直升机尾部的顶部和底部,涵道包括涵道壳体、涵道桨叶和涵道电机,涵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尾部的内侧,且与上涵道支架相连的转轴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涵道电机位于涵道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处,且涵道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涵道壳体的内壁上,涵道桨叶安装于涵道电机的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在常规直升机上添加矢量涵道推进系统,可将直升机常规飞行模式改变为高速飞行模式。

A ducted propulsion system for high speed helicopt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lvert propulsion system of a high-speed helicopter, which comprises a culvert and two culvert brackets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tail of the helicopter. The culvert includes a culvert shell, culvert blades and culvert motors. The two ends of the culvert shel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ther two rotating shafts. The end is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ail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ulvert brackets, and the shaft driv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ulvert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culvert motor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culvert housing, and the culvert moto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ulvert housing through the motor bracket, and the culvert blade is installed in the culvert motor. On the output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operation. The conventional flight mode of the helicopter can be changed to the high-speed flight mode by adding a vector bypass propulsion system to the conventional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
技术介绍
直升机自诞生以来,日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希望直升机的速度可以更快,由于前飞工作环境下旋翼的气流不对称,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受到前行桨叶压缩性影响和后行桨叶的气流分离的限制。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可改变直升机飞行模式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改变直升机飞行模式的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和涵道支架,涵道支架包括分别安装于直升机尾部顶端和底端的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涵道包括涵道壳体、涵道桨叶和涵道电机,涵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尾部的内侧,且与上涵道支架相连的转轴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涵道电机位于涵道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处,且涵道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涵道壳体的内壁上,涵道桨叶安装于涵道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前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上涵道支架的顶部,伺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涵道壳体的转动。再优选地,两个前述转轴之间连线的中心与涵道壳体的中心相重合。更优选地,前述涵道桨叶的数量为2~4个,涵道桨叶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电机支架有3个,电机支架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在常规直升机上添加矢量涵道推进系统,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矢量涵道的角度变化,使其发生旋转,再通过涵道电机驱动涵道桨叶转动,利用桨叶转动向后吹从而产生大量向前的推力,使直升机加速飞行,可将直升机常规飞行模式改变为高速飞行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涵道支架,2、涵道壳体,3、涵道桨叶,4、涵道电机,5、转轴,6、伺服电机,7、电机支架,8、下涵道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和涵道支架,涵道支架包括分别安装于直升机尾部顶端和底端的上涵道支架1和下涵道支架8,涵道包括涵道壳体2、涵道桨叶3和涵道电机4,涵道壳体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轴5,两个转轴5之间连线的中心与涵道壳体2的中心相重合,两个转轴5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上涵道支架1和下涵道支架8尾部的内侧,其中与上涵道支架1相连的转轴5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固定安装于上涵道支架的顶部,伺服电机6驱动转轴5转动以带动涵道壳体2的转动。涵道电机4位于涵道壳体2内的中心位置处,且涵道电机4通过电机支架7固定连接于涵道壳体2的内壁上,涵道桨叶3安装于涵道电机4的输出轴上。优选地,涵道桨叶3的数量为2~4个,涵道桨叶3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进一步优选地,电机支架7有3个,电机支架7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本技术的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在常规直升机上添加矢量涵道推进系统,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矢量涵道的角度变化,使其发生旋转,再通过涵道电机驱动涵道桨叶转动,利用桨叶转动向后吹而产生大量向前的推力,使直升机加速飞行,可将直升机常规飞行模式改变为高速飞行模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和涵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支架包括分别安装于直升机尾部顶端和底端的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所述涵道包括涵道壳体、涵道桨叶和涵道电机,所述涵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尾部的内侧,且与上涵道支架相连的转轴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涵道电机位于涵道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处,且涵道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涵道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涵道桨叶安装于涵道电机的输出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直升机的涵道推进系统,包括涵道和涵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支架包括分别安装于直升机尾部顶端和底端的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所述涵道包括涵道壳体、涵道桨叶和涵道电机,所述涵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上涵道支架和下涵道支架尾部的内侧,且与上涵道支架相连的转轴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涵道电机位于涵道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处,且涵道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涵道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涵道桨叶安装于涵道电机的输出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翼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