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3617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所述的骨架包括圆柱状接收器以及绕设在所述的圆柱状接收器上的多条纺丝纤维;所述的纺丝纤维的直径为5‑200μm;所述的纺丝纤维包括经向纤维以及纬向纤维;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之间纵向的夹角为α;且30°≤α≤130°;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上下交错多层形成筒状结构。本申请通过调整纺丝纤维的管径、缠绕角度以及缠绕密度使最终得到的熔融纺丝纤维骨架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韧性和顺应性,适合手术缝合操作,而良好的弹性则使其在应用时能够随血压变化而收缩或者膨胀,保持血管的通畅,降低再狭窄率,避免动脉瘤形成。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ed arterial blood vessel using melt spinning fiber as skelet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 engineering artery vessel in a body with a melt spinning fiber as a skeleton. The skeleton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receiver and a plurality of spinning fibers wound on the cylindrical receiver; the diameter of the spinning fibers is 5 200 microns; the spinning fibers include warp fibers and weft fibers; the longitudinal angle between the warp fibers and the weft fibers is a;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pinning fibers is less than 30 [200] microns. The said meridian fiber is interlaced with the zonal fibers to form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By adjusting the diameter, winding angle and winding density of the spinning fiber, the final melt-spun fiber skeleton has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toughness and compliance, and is suitable for surgical suture operation. The good elasticity enables the skeleton to contract or expand with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 during application, thus keeping the blood vessels open. It can reduce the restenosis rate and avoid aneurysm 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推测,至2030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将高达2,330万。当血管狭窄程度较低时,治疗手段包括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但是对于狭窄程度较高甚至堵塞的血管,血管搭桥手术是必需的,单美国每年就已经达到大约400,000例。作为血管移植的黄金标准的自体血管,如隐静脉和乳内动脉,常用于动脉搭桥手术。但是使用自体血管需要二次手术,不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费用,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病人不能提供自体血管。而商品化的人工血管(涤纶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在大口径血管移植中表现出良好的通畅性,但小口径血管(内径<6mm),包括膝关节以下的血管,由于其高张力、低血流的特殊状态,使得人工血管植入后容易形成急性血栓,进而导致血管狭窄、阻塞。因此,临床上至今仍没有合适的小口径血管替代物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包括圆柱状接收器以及绕设在所述的圆柱状接收器上的多条纺丝纤维;所述的纺丝纤维的直径为5‑200μm;所述的纺丝纤维包括经向纤维以及纬向纤维;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之间纵向的夹角为α;且30°≤α≤130°;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上下交错多层形成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3 CN 20171014473931.一种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包括圆柱状接收器以及绕设在所述的圆柱状接收器上的多条纺丝纤维;所述的纺丝纤维的直径为5-200μm;所述的纺丝纤维包括经向纤维以及纬向纤维;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之间纵向的夹角为α;且30°≤α≤130°;所述的经向纤维与所述的纬向纤维上下交错多层形成筒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机构的壁厚为40-1000μm、内径为2-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纤维的直径为40-6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纤维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为原料制得,所述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为聚己内酯、丙交酯-己内酯聚合物、聚乙醇酸、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聚氨酯、聚对二氧环己酮、乳酸-乙醇酸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恺张秋影孔德领朱美峰韩晶黄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