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38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具体是通过分散构件将输送管道中柱状实心浆料柱分散开并靠近或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一种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循环塔体、浆料收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分散构件,浆料分散构件分别与循环塔体及浆料收集管相连接;所述分散构件可为锥形流道、放射状分散流道、电动旋转分散管等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浆料由集中落下,转变成沿四周分散落下,同时由于下落浆料下落时对塔中浆料的冲击,减少了塔壁对塔中浆料的阻滞作用,使塔中浆料以平稳的状态下降,降低湍流发生的程度,使浆料前后有序地流出循环塔,从而可以提高打浆质量,改善抄纸性能及成纸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供料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在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造纸过程的盘磨机循环打浆的生产实践中,由于浆料经过一台或多台盘磨机打浆时,打浆的质量还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这时,为了提高打浆质量,往往采用循环打浆的方式,将浆料再次或多次经过同一台或多台盘磨机,直到浆料的的打浆质量达到生产的要求;为了实现循环打浆,需要在现有的磨前塔中转循环浆料,循环的浆料通过浆管直接送入磨前塔中,浆料成实心柱状集中落在塔中的某一点,造成浆料在落点位置流速快,而在其它位置,特别在塔壁周围由于浆料与塔壁的磨擦作用,浆料流速较慢,因此,在塔内各位置浆料的流速不一,前后浆料交错运动,不能平衡地、前后有序地流出循环塔,造成浆料受到的打浆作用不匀,影响浆料的打浆性能,这一现象对于中浓度的浆料尤其明显。因而,如何保证循环的浆料都能得到均匀打浆,避免在循环的过程中浆料发生交错,造成部分浆料循环次数多,部分浆料循环次数少的情况发生是制浆造纸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的缺点,保证循环的浆料得到均匀打浆,避免在循环的过程中浆料发生交错的现象,提供一种使循环浆料均匀地流过循环塔,提高打浆质量的循环打浆供料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循环打浆供料方法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为通过分散构件将输送管道中柱状实心浆料柱分散到循环塔的四周,靠近或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所述分散构件包括有锥形流道,浆料沿锥形流道分散流出至循环塔内壁周围并沿塔周落入循环塔中。所述分散构件包括放射状分散流道,浆料沿放射状分散流道流出后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所述分散构件为电动旋转分散管,浆料从电动旋转分散管流出后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实现上述方法的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循环塔体、浆料收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浆料分散构件,浆料分散构件分别与循环塔体及浆料收集管相连接。所述浆料分散构件为锥形体,锥形体内包含有锥形流道;浆料流经锥形流道后分散开沿塔周落入塔中。所述浆料分散构件也可包括有分散管、浆槽,分散管呈放射状对称分布于浆料收集管周围,其一端与浆料收集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浆槽相连接;浆槽位于循环塔体的上端部的外侧并同时与分散管及循环塔体相连通;浆料通过浆料收集管及分散管流入浆槽并由浆槽与循环塔体相连通的孔流入循环塔体内并沿塔壁流下。所述浆料分散构件亦可包括电机、减速器、分散管,分散管一端与浆料收集管相连接,另一端成弯头状,其开口与循环塔体内壁相对,电机通过减速器与分散管相连接;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分散管转动时,分散管弯头状一端旋转,浆料从浆料收集管流入后经分散管弯头状一端流出均匀分散于循环塔壁并流下。所述浆料收集管为由大到小的变径管或等径管;采用变径管是为了使浆料更容易充满浆料收集管。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及装置可将浆料由集中落下,转变成沿四周分散落下,同时由于下落浆料下落时对塔中浆料的冲击,减少了塔壁对塔中浆料的阻滞作用,使塔中浆料以平稳的状态下降,减少了浆料之间的冲击,降低湍流发生的程度,使浆料前后有序地流出循环塔,以达到全部循环浆料受到均匀的打浆,从而保证浆料打浆质量的稳定,改善抄纸性能及成纸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循环打浆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循环打浆供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循环打浆供料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本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浆料收集管1、循环塔体2、锥形分散体3,浆料收集管1为由大到小的变径管,其小径的下端与循环塔体2上端相连接,循环塔体2由圆柱塔身2-1和圆锥体的塔底2-2构成,在塔底2-2开有一出口2-3,锥形分散体3位于循环塔体内,其上端与浆料收集管1相连接,锥形分散体内包含有锥形流道3-2,锥形流道3-2与浆料收集管1通过开孔3-1相连通。本装置的作用原理是循环来的浆料经浆料收集管1集中在中心位置落入到锥形分散体3中,浆料经锥形分散体3中的锥形流道3-2分散流出至循环塔体2内壁周围并沿塔周落入循环塔中,由于浆料分散,下落的浆料对塔内的浆料冲击平稳,而且其轻微的冲击减弱了塔壁对塔内浆料的粘滞作用,浆料交错情况明显减少,因而可降低湍流发生的程度,实现浆料平衡地由高向低有序地流向塔底出口,避免了紊流的发生。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本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浆料收集管1、循环塔体2、分散管4、浆槽5,浆料收集管1为由大到小的变径管,循环塔体2由圆柱塔身2-1和圆锥体的塔底2-2构成,在塔底2-2开有一出口2-3,分散管4呈放射状对称分布于浆料收集管1周围,其一端与浆料收集管1通过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浆槽5相连接,浆槽5位于循环塔体2的上端部的外侧并同时通过通孔5-1、5-2与分散管4及循环塔体2相连通。本装置的作用原理是循环来的浆料经浆料收集管1集中在中心位置并经分散管4分散流至浆槽5,并通过浆槽5与循环塔体2相连通的孔5-2流入循环塔体2内并沿塔壁流入循环塔中;由于浆料分散,下落的浆料对塔内的浆料冲击平稳,浆料交错情况明显减少,这样就可减少了浆料之间的冲击,实现浆料均匀地由高向低流向塔底出口。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本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浆料收集管1、循环塔体2、电机7、减速器6、旋转分散管8,浆料收集管1为由大到小的变径管,循环塔体2由圆柱塔身2-1和圆锥体的塔底2-2构成,在塔底2-2开有一出口2-3,在塔顶加装一平台2-4,平台2-4上安装电机7、减速器6,旋转分散管8一端与浆料收集管1相连接,另一端成弯头状,其开口与循环塔体2内壁相对,电机7通过减速器6与旋转分散管8相连接。本装置的作用原理是循环来的浆料经浆料收集管1后,集中在中心位置流入旋转分散管8,电机7通过减速器6带动旋转分散管8转动时,旋转分散管8弯头状一端旋转,浆料从旋转分散管8弯头状一端流出均匀分散于循环塔内壁并流下。由于浆料均匀地分散,下落的浆料对塔内的浆料冲击平稳,而且其轻微的冲击减弱了塔壁对塔内浆料的粘滞作用,浆料交错情况明显减少,这样就可减少了浆料之间的冲击,实现浆料由高向低有序地流向塔底出口,避免紊流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散构件将输送管道中柱状实心浆料柱分散开并靠近或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构件包括有锥形流道,浆料沿锥形流道分散流出至循环塔内壁周围并沿塔周落入循环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构件包括放射状分散流道,浆料沿放射状分散流道流出后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构件为电动旋转分散管,浆料从电动旋转分散管流出后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5.一种循环打浆供料装置,包括循环塔体、浆料收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分散构件,浆料分散构件分别与循环塔体(2)及浆料收集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过程中循环打浆供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散构件将输送管道中柱状实心浆料柱分散开并靠近或沿塔壁落入循环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林李世扬曹国平余国藩雷利荣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