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变速器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24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变速器以及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换挡切换总成存在的结构复杂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包括P挡机构和前进挡机构,所述挡位切换总成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驱动机构切换至使所述P挡机构或者所述前进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通过采用共用的驱动机构即可无干涉地实现前进挡的挡位切换以及P挡驻车功能,在功能整合的基础上,节省了部件,使挡位切换总成的结构更为紧凑。

Transmission shift switch assembly, transmission and ca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s,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s, in particular to a gear shift assembly, a transmission and an automobile of a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aims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tructure existing in shift switch assembly. To this end, the gear shift assembly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P-gear mechanism and a forward gear mechanism, and the gear shift assembly also includes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conversion mechanism, wherein the convers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to be capable of switch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to a working state of the P-gear mechanism or the forward gear mechanism. By using a common driving mechanism, the forward gear shift and the P-gear parking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without interference. On the basis of functional integration, the components are sav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gear shift assembly is more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变速器以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变速器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自动变速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汽车传动系统中,作为汽车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变速器中对于各前进挡以及P挡之间的挡位切换机构的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发展。如目前的一种方案是借助于液压系统来实现各前进挡以及P挡之间的换挡切换,这种挡位切换方式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变速器中增加高压油泵、执行活塞等部件以及复杂的油路系统。该方案存在的缺陷包括:1)结构复杂、零件多,因此制造成本高;2)高压油泵的设置不仅由于增加了漏油风险因此导致变速器的故障风险增加以及整车的可靠性降低,而且增加了额外的动力损耗,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如目前的另一种方案是借助于用电机控制,不过大多利用多电机分别控制前进挡换挡和P挡驻车的功能,因此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而且电机控制接合方式无法达到液压控制方式的良好平顺性。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换挡切换总成存在的结构复杂等方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该挡位切换总成包括P挡机构和前进挡机构,所述挡位切换总成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驱动机构切换至使所述P挡机构或者所述前进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通过采用共用的驱动机构即可无干涉地实现前进挡的挡位切换以及P挡驻车功能,节省了部件,使挡位切换总成的结构更为紧凑。这样一来,驱动机构只在换挡时才消耗能源,运行能耗低且使用效率高,如驱动机构可以是功率较小的驱动电机。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轴的P挡凸轮和换挡凸轮,并且所述P挡凸轮和所述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满足如下条件:在所述换挡凸轮切换各前进挡的过程中不允许切换至驻车状态。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P挡凸轮和所述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满足如下条件:在所述换挡凸轮处于最低挡的情形下允许切换至驻车状态。通过对P挡凸轮和所述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进行合理地设置,即可可靠而无干涉地实现前进挡中各挡位的切换以及驻车。并且在驻车之前需要先将前进挡挂入低挡,这样可以减少挡位切换总成的锁止力,从而提高了P挡驻车的可靠性。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减速齿轮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所述P挡凸轮设置于所述减速齿轮的从动轮的轮盘中部并与所述从动轮形成行程槽,所述P挡机构包括P挡连杆和P挡组件,所述P挡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程槽,所述P挡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P挡组件连接,以便使所述P挡组件随着所述P挡连杆的摆动与汽车的P挡盘处于接合或者脱离状态。如可以是,在前进挡换挡的过程中,行程槽对应的曲率无变化的一段圆弧槽,并且P挡连杆的一端在该段圆弧槽内滑动的过程中,P挡组件始终处于脱离状态,即与P挡连杆的另一端关联的拨爪与P挡盘保持脱开状态。而在驻车的过程中,行程槽对应的是曲率有变化的弧槽,并且P挡连杆的一端在该段弧槽内滑动的过程中,P挡组件与P挡盘始终处于接合状态,即与P挡连杆的另一端关联的拨爪与P挡盘保持锁止状态。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P挡凸轮与所述从动轮为一体式结构。如可以是,对目前减速器的从动轮进行改进,即P挡凸轮与从动轮的组合结构实际上相当于外侧设置有轮齿的轮槽结构的凸轮。当然,可以将二者单独加工然后固定连接。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挡凸轮以能够沿所述传动轴轴向在设定范围内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挡凸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具有设定的预紧力以便将换挡凸轮沿所述传动轴轴向在设定范围内移动至任意位置时均固定于所述传动轴。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机构被磨损的情况下,如离合器片、拨叉等被磨损的情况下起到轴向补偿功能,即通过换挡凸轮的轴向位移增加了总成的使用寿命周期;在制造公差较大的情形下,可起到自动调节轴向位移作用,即通过换挡凸轮的轴向位移改善了制造工艺性。由于一对弹性组件的预紧力沿传动轴的轴向将换挡凸轮可靠地卡紧因此保证了动力传递的可靠性。此外,在驱动电机转动时,弹性组件的设置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具体而言,能够有效地减小在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冲击,保证了挡位切换过程中的平顺性,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电机处于超负荷状态的可能性,因此可以使用额定功率相对较小的驱动电机。在上述挡位切换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进挡机构包括拨叉和前进挡组件,其中,所述拨叉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凸轮的轮槽内,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进挡组件连接,以便使所述前进挡组件随着所述拨叉的移动处于不同的前进挡位。如可以是,在驻车的过程中,轮槽对应的是曲率无变化的一段圆弧槽,如是缠绕于换挡凸轮上的圆环结构的一部分,并且拨叉的一端在该段圆弧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拨叉的另一端与前进挡组件接合且始终处于最低挡(1挡)的状态。而在前进挡挡位切换的过程中,轮槽对应的是曲率有变化的弧槽,如是缠绕于换挡凸轮上的一段螺旋槽,并且拨叉的一端在该段螺旋槽内滑动的过程中,拨叉的另一端通过与前进挡组件中的不同位置接合从而使整车处于不同的前进挡挡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增设同轴设置的P挡凸轮和换挡凸轮,只需一个共用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前进挡之间的切换以及驻车功能,节省了部件、结构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具体而言,通过合理地设置P挡凸轮和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之间的关系,在前进挡的各挡位切换过程中,P挡连杆的行程无变化;而在驻车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拨叉在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上对应的是低挡位的位置,即驻车之前必须先换到低挡位,减少了换挡机构所需的锁止力,提高了驻车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在换挡凸轮的两端分别设置弹性组件,能够对前进挡起到一定的缓冲和补偿作用,改善了工艺性能,增加了挡位切换总成的使用寿命周期。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挡位切换总成。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挡位切换总成,或者该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变速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变速器和汽车具有前述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具有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前进挡只包括1挡和2挡两个挡位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挡位切换总成。附图中:图1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装配示意图一;图1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装配示意图二;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弹性组件与换挡凸轮的爆炸示意图;图3A示出换挡离合器的贴合特征示意图;图3B示出换挡凸轮的荷重特征示意图;图4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P挡凸轮在驻车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P挡凸轮在非驻车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的换挡凸轮在驻车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B示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所述挡位切换总成包括P挡机构和前进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切换总成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驱动机构切换至使所述P挡机构或者所述前进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的挡位切换总成,所述挡位切换总成包括P挡机构和前进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切换总成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转换机构,其中,所述转换机构设置成能够将所述驱动机构切换至使所述P挡机构或者所述前进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切换总成,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轴的P挡凸轮和换挡凸轮,并且所述P挡凸轮和所述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满足如下条件:设置成在所述换挡凸轮切换各前进挡的过程中不允许切换至驻车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位切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P挡凸轮和所述换挡凸轮的轮廓曲面满足如下条件:在所述换挡凸轮处于最低挡的情形下允许切换至驻车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挡位切换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减速齿轮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所述P挡凸轮设置于所述减速齿轮的从动轮的轮盘中部并与所述从动轮形成行程槽,所述P挡机构包括P挡连杆和P挡组件,所述P挡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程槽,所述P挡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P挡组件连接,以便使所述P挡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章裕於文勇金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