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77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其包括本体、第一粘固层及反光层,所述本体的顶部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凹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粘固层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反光层布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上,所述反光层包括若干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中,且所述微玻璃体的底部可与所述凹陷区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玻璃体埋设于第一粘固层中,且其底部可与凹陷区相适应以缓冲微玻璃体所受到的车辆冲击力,使微玻璃体的固定可靠、不易脱落,使得标线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在微玻璃体埋设于第一粘固层时混杂有耐磨颗粒,形状不规则的耐磨颗粒增大了车辆在标线上行驶的摩擦力,使标线的防滑效果好。

A wearable pavement mar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ar-resistant road surface marking,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first bonding layer and a reflective layer, wherein the top of the body forms a depression area and a depression groove with spacers, the first bond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reflectiv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onding layer, and the reflective layer comprises a number of micro-layers. The glass body and wear resistant particles are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glass body can be adapted to the depression area. The glass-ceramic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glass-ceramic body can be adapted to the depression area to cushion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vehicle on the glass-ceramic body, so that the glass-ceramic body is fixed reliably and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arking line is greatly extended; when the glass-ceramic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wear-resistant particles are mixed up. The abrasion-resistant particles with irregular shape increase the friction of the vehicle running on the marking line and make the marking line have good anti-ski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
本技术涉及交通管理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
技术介绍
标线是以规定的线条、箭头、文字或者立面标记等划于路面或其他设施上,用于管制、引导和分散交通流的设施,它将道路的种种固定基础情报传达给车辆和行人,特别是对驾驶员尤为重要,因此要求其反射能力强,在各种环境下都有良好的能见度。另外,标线不仅要经受车辆的冲击磨耗,还要经受日晒雨淋和雨水浸泡,故必须也应具有抗滑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现有的道路标线中一般都设有玻璃珠,通过玻璃珠来实现反光,使标线在各种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能见度。但是,玻璃珠往往都是直接布设于标线的表面,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标线中脱落,进而使得标线的反光能力大为减弱,甚至无法起到反光的作用。此外,在标线上布设的玻璃珠的摩擦系数小,车辆在标线上行驶的摩擦力小,不利于车辆的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其使用寿命长、防滑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包括本体、第一粘固层及反光层,所述本体的顶部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凹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粘固层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反光层布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上,所述反光层包括若干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中,且所述微玻璃体的底部可与所述凹陷区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凹陷槽从其底部往顶部方向成渐窄设置。作为优选,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上且与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粘结成一体。作为优选,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的3/5~3/4被埋进所述第一粘固层和加强层中。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粘固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微玻璃体埋设于第一粘固层中,且其底部可与凹陷区相适应以缓冲微玻璃体所受到的车辆冲击力,使微玻璃体的固定可靠、不易脱落,使得标线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2、本技术在微玻璃体埋设于第一粘固层时混杂有耐磨颗粒,形状不规则的耐磨颗粒增大了车辆在标线上行驶的摩擦力,使标线的防滑效果好。3、本技术凹陷槽的设置使第一粘固层和反光层与本体的结合更加稳固,且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粘固层,使本体更好地粘附于地面,进一步延长了标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本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凹陷区,12.凹陷槽,13.第二粘固层;2.第一粘固层;31.微玻璃体,32.耐磨颗粒;4.加强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包括本体1、第一粘固层2、反光层及加强层4。配合图1和图2所示,本体1的顶部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凹陷区11和凹陷槽12,本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粘固层13,第二粘固层13使本体1更好地粘附于地面。第一粘固层2设于本体1上,反光层布设于第一粘固层2上。反光层包括若干微玻璃体31和耐磨颗粒32,微玻璃体31和耐磨颗粒32部分埋设于第一粘固层2中,在本实施例中,微玻璃体31和耐磨颗粒32的3/5~3/4被埋进第一粘固层2和加强层4中,以保证微玻璃体31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反光性能,且微玻璃体31的底部可与凹陷区11相适应,以缓冲微玻璃体31所受到的车辆冲击力。加强层4设于第一粘固层2上且与微玻璃体31和耐磨颗粒粘32结成一体。实施例二配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凹陷槽12从其底部往顶部方向成渐窄设置,其具体截面形状可以是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如此设置的凹陷槽12使第一粘固层2和反光层与本体1的结合更加稳固,使标线更耐车辆的冲击磨耗,延长了标线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第一粘固层及反光层,所述本体的顶部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凹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粘固层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反光层布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上,所述反光层包括若干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中,且所述微玻璃体的底部可与所述凹陷区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第一粘固层及反光层,所述本体的顶部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凹陷区和凹陷槽,所述第一粘固层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反光层布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上,所述反光层包括若干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所述微玻璃体和耐磨颗粒部分埋设于所述第一粘固层中,且所述微玻璃体的底部可与所述凹陷区相适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路面标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