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4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用于解决使轴承端盖能够以正向进入加工装置的技术问题。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给料仓机构、检测系统、翻转机构,以及导向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保轴承端盖,始终正向进入后续加工设备。所述的给料机构能够实现轴承端盖逐次竖向进入所述的导向槽机构;所述的检测系统能够对来自导向槽的轴承端盖临时截止,并进行正反向检测;所述的翻转机构能够将处于反向状态的轴承端盖进行调向。

A turnover type bearing processing and feeding devic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turnable bearing processing and feeding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enabling the bearing end cover to enter the processing device posi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rnable bearing processing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system, a feeding silo mechanism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a detection system, a turning mechanism, and a guide groove;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bearing end cover and always enters the follow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positively. The feeding mechanism can realize that the bearing end cover enters the guide groove mechanism vertically successively; the detection system can temporarily cut off the bearing end cover from the guide groove and carry out positive and negative detection; and the reversal mechanism can adjust the bearing end cover in the reverse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给料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端盖是轴承组装中常用的机械部件之一,轴承端盖的一侧端面上需要加工一圈与其它部件相配合的凹槽。当轴承端盖上的凹槽加工后,还需要通过后续加工设备对凹槽进行进一步的摩擦精铣。如果轴承端盖放入后续加工设备的方向不对,不仅不能对轴承端盖进行加工,甚至会对后续加工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用于解决使轴承端盖能够以正向进入加工装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给料仓机构、检测系统、翻转机构,以及导向槽;所述给料仓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给料盘,安装在给料盘内相互连通的给料筛板和给料槽,给料槽的出口与给料盘上的给料出口连通;所述导向槽倾斜设置,导向槽的上端与所述给料出口连通,导向槽下端与检测系统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检测台、安装在检测台上的检测架、从检测架下方穿过的检测槽、用于检测零件进入检测槽内的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零件端面特征状况的检测开关、以及用于对进入检测槽内的被检测零件固定的截止气缸;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检测台的后端,包括翻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翻转盘内的翻转槽,翻转盘上设有分别与翻转槽的两端对应的翻转进料口和翻转出料口;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导向槽和翻转进料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给料筛板的前部采用弧形结构,给料筛板的前部下端为给料筛口,给料筛口的高度大于被加工零件的厚度小于被加工零件的两倍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给料槽的底端与给料盘上端的距离小于被加工零件的厚度,给料槽的内部宽度大于被加工零件的直径但小于被加工零件直径的两倍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给料出口采用斜坡面。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上端外侧与所述给料出口对应处设有防落板。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内部高度大于被加工零件的半径,导向槽的内部宽边大于被加工零件的厚度,但小于被加工零件厚度的1.2倍。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确保轴承端盖,始终正向进入后续加工设备。所述的给料机构能够实现轴承端盖逐次竖向进入所述的导向槽机构;所述的检测系统能够对来自导向槽的轴承端盖临时截止,并进行正反向检测;所述的翻转机构能够将处于反向状态的轴承端盖进行调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测系统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1.给料架;2.给料驱动电机;3.给料盘;4.给料筛板;5.给料槽;6.给料出口;7.给料筛口;8.导向槽;9.防落板;10.检测台;11.检测架;12.检测槽;13.截止气缸;14.进料检测光电开关;15.端面检测光电开关;16.翻转盘;17.翻转驱动电机;18.翻转槽;19.后续加工设备进料口;20.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包括给料仓机构、导向槽机构、检测系统、翻转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给料机构位于整套装置的最高点,给料机构包括给料架1、给料驱动电机2、给料盘3、给料筛板4和给料槽5。所述给料架1位于给料机构的最下端,起到支撑和安装其它部件的作用;所述给料盘3的底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给料架1的上端。给料驱动电机2安装在给料架1上,给料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给料盘3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给料盘3的转动;给料驱动电机2的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给料盘3内用于盛放需要被加工的轴承端盖,并将轴承端盖送入所述导向槽机构中;给料盘3整体采用圆柱筒状结构,给料盘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机构入口连通的给料出口6。所述给料筛板4安装在所述给料盘3内的一侧,给料筛板4的前端与给料盘3的内腔壁连接,给料筛板4的后端与所述给料槽5的外侧连接;给料筛板4的前部下端设有给料筛口7,给料筛口7的高度大于轴承端盖的厚度小于轴承端盖的两倍厚度,给料筛口7连通给料盘3和给料槽5;给料筛板4的前部采用弧形结构,以方便轴承端盖进入给料筛口7。所述给料槽5安装在所述给料盘3内,并位于所述给料筛板4的外侧;给料槽5的槽壁的两端分别与给料盘3的内腔连接,给料槽5的底端与给料盘3上端的距离小于轴承端盖的厚度,给料槽5的内部宽度大于轴承端盖的直径但小于轴承端盖直径的两倍尺寸;所述给料槽5的出口与所述给料出口6连通。所述给料出口6采用斜坡面,以确保轴承端盖从给料出口6滑落后,竖向进入导向槽机构内。在工作时,给料盘3通过给料驱动电机2驱动旋转,给料盘3内的轴承端盖将逐次通过给料筛口7进入给料槽5内;给料槽5内的轴承端盖继续受到给料盘3上端摩擦力的作用,沿给料槽5向外侧移动,最终通过给料筛口7进入导向槽机构内。所述导向槽机构用于将给料盘3内滑落的轴承端盖导向所述的检测系统,导向槽机构斜向安装,导向槽机构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给料盘3的给料出口6处,导向槽机构的下端安装在检测系统的进料端口处。所述导向槽机构包括导向架和导向槽8,导向槽8安装在导向架的上端,导向槽8的内部高度大于轴承端盖的半径,导向槽8的内部宽边大于轴承端盖的厚度,但小于轴承端盖厚度的1.2倍;这样能够保证轴承端盖在导向槽8内顺利向下方滚动。所述导向槽8的上端外侧与所述给料出口6对应处设有防落板9,所述防落板9能够防止轴承端盖从给料出口6处滑落时,由于速度过快而掉出导向槽8。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轴承端盖是否处于正向竖立方向,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决定是否通过翻转机构来调整轴承端盖的方向。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台10、检测架11、检测槽12、截止气缸13、进料检测光电开关14和端面检测光电开关15,所述检测台10位于所述导向槽8的下端,检测台10的上端面采用斜面,检测槽12斜向安装在检测台10上,检测槽12的上端与所述导向槽8的下端出口连通,检测槽12的下端与所述翻转机构连通;检测槽12的内部高度大于轴承端盖的半径但小于轴承端盖直径的三分之二,检测槽12的内部宽边大于轴承端盖的厚度,但小于轴承端盖厚度的1.2倍。所述进料检测光电开关14安装在所述检测槽12的前端一侧,用于检测是否有轴承端盖进入检测槽12,进料检测光电开关1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检测架11采用框架结构,检测架11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0的上方,所述检测槽12从检测架11的下方穿过。所述截止气缸13安装在所述检测架11的上端,用于临时截止轴承端盖从检测槽12内通过,截止气缸13通过气缸电控开关和气管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气缸电控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端面检测光电开关15安装在所述检测架11上的一侧,用于检测被截止气缸13临时截止的轴承端盖的端面状况,并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所述的控制系统。在工作时,当进料检测光电检测到轴承端盖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给料仓机构、检测系统、翻转机构,以及导向槽;所述给料仓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给料盘,安装在给料盘内相互连通的给料筛板和给料槽,给料槽的出口与给料盘上的给料出口连通;所述导向槽倾斜设置,导向槽的上端与所述给料出口连通,导向槽下端与检测系统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检测台、安装在检测台上的检测架、从检测架下方穿过的检测槽、用于检测零件进入检测槽内的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零件端面特征状况的检测开关、以及用于对进入检测槽内的被检测零件固定的截止气缸;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检测台的后端,包括翻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翻转盘内的翻转槽,翻转盘上设有分别与翻转槽的两端对应的翻转进料口和翻转出料口;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导向槽和翻转进料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式轴承加工给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给料仓机构、检测系统、翻转机构,以及导向槽;所述给料仓机构包括可转动的给料盘,安装在给料盘内相互连通的给料筛板和给料槽,给料槽的出口与给料盘上的给料出口连通;所述导向槽倾斜设置,导向槽的上端与所述给料出口连通,导向槽下端与检测系统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检测台、安装在检测台上的检测架、从检测架下方穿过的检测槽、用于检测零件进入检测槽内的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零件端面特征状况的检测开关、以及用于对进入检测槽内的被检测零件固定的截止气缸;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检测台的后端,包括翻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翻转盘内的翻转槽,翻转盘上设有分别与翻转槽的两端对应的翻转进料口和翻转出料口;所述检测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导向槽和翻转进料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法马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鲁寰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