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97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53
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在X轴方向上插拔自如地安装于开设有供气口的供气口开设板,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对供气过滤器进行插拔,且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能够使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的周缘部密接而防止异物侵入。在供气口侧缘部设置有在其与该侧缘部之间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侧框部进行夹持的夹持片。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定为大于过滤器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且小于该尺寸加上突出设置于过滤器侧框部的突起的突出高度所得的尺寸。另外,在夹持片的过滤器拔出方向的端部设置倾斜的引导片部。

Forced air combustion device

The forced air supply combustion device uses a combustion blower to attract the air needed for combustion from the air supply port to the inner space of the outer assembly shell, and the air supply filter for capturing foreign matter in the air is inserted and pulled freely in the X-axis direction in the way of covering the air supply port, and is easily installed on the air supply opening plate with the air supply port. The air supply filter is plugged and unplugged relative to the opening plate of the air supply port, and the frame of the filter can be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periphery of the air supply por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stalling the air supply filter to prevent foreign bodies from intruding. A clamp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edge of the air supply port to clamp the filter side frame in the Z-axis direction between the air supply port side edge and the side edge. The Z-axis direction distance between the side edge of the air supply port and the clamping sheet is set to be larger than the Z-axis direction size of the filter side frame, and smaller than this size plus the protruding height of the protrusion set at the filter side frame. In addition, an inclined guide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pull-out direction of the filter of the clamping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其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吸引。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作为这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如下燃烧装置: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该燃烧装置的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在过滤器框架突出设置有爪部。而且,使该爪部穿过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周缘部形成的卡止孔而与供气口开设板的背面卡合,由此将供气过滤器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在此,为了使供气过滤器的拆装变得容易,需要使过滤器框架的相对于供气口周缘部的抵接面与爪部之间的距离比供气口开设板的板厚略大。因此,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有时在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之间略微产生间隙,从而异物会从该间隙侵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56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而对供气过滤器进行插拔,并且,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能够使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密接而防止异物的侵入。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其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插拔自如地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所述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将供气过滤器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的插拔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供气过滤器的拔出方向设为X轴正向,将供气过滤器的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缘部设置有能够在Z轴方向上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的夹持片,该夹持片以在该夹持片与该侧缘部之间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框部进行夹持的方式将该侧框部支承为沿X轴方向插拔自如,在侧框部的与夹持片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形成有Z轴方向的突起,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定为:大于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且小于该Z轴方向尺寸加上突起的突出高度所得的尺寸,在夹持片的X轴正向的端部设置有引导片部,该引导片部以该引导片部与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随着趋向X轴正向而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过滤器框架的侧框部的突起与夹持片抵接,由突起对夹持片进行按压而使得该夹持片在Z轴方向上进行挠曲变形。而且,利用夹持片的变形反作用力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进行按压而使得该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密接。因此,在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的周缘部之间不会产生Z轴方向的间隙,能够防止异物从间隙侵入。另外,由于将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为大于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因此,与夹持片强烈抵接的仅为突起。其结果,将侧框部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时的摩擦阻力降低。而且,能够利用引导片部而实现将侧框部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时的引导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而对供气过滤器进行插拔,从而供气过滤器的拆装作业性得以提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外部装配壳体构成为包括:箱形的壳体主体,其前表面敞开;以及前罩,其安装于壳体主体的前表面,在所述X轴方向、X轴正向、Y轴方向、Z轴方向分别为前后方向、前方、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在过滤器框架的前端竖立设置有立起部,在供气口开设板设置有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供立起部抵接的过滤器定位部,在前罩设置有与立起部抵接而阻止供气过滤器向前方脱落的过滤器按压部。据此,通过立起部与过滤器定位部的抵接而实现供气过滤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将供气过滤器定位于规定的安装位置。此外,不需要对供气过滤器进行固定的螺钉等固定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供气过滤器的拆装作业性,并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侧视图。图3是在图2中的III-III线处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在图3中的IV-IV线处剖切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侧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供气箱和供气过滤器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夹持片的设置部分的放大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部装配壳体、11…壳体主体、12…前罩、12a…过滤器按压部、2…燃烧器、3…燃烧筐、4…燃烧鼓风机、8…供气箱、81…底板(供气口开设板)、82…供气口、82a…供气口侧缘部、83…夹持片、83a…引导片部、84…过滤器定位部、9…供气过滤器、91…过滤器主体、92…过滤器框架、92a…侧框部、92b…突起、93…立起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1。在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燃烧器2,其将混合燃气朝下喷出;燃烧器2下侧的燃烧筐3,其将从燃烧器2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燃烧鼓风机4;以及排气管道5,从燃烧筐3排出的燃烧废气在该排气管道5流动。此外,外部装配壳体1构成为包括:箱形的壳体主体11,其前表面敞开;以及前罩12,其安装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燃烧器2具有:箱形的燃烧器主体21,其朝下开口;以及燃烧板22,其将燃烧器主体21的朝下的开口面覆盖。在燃烧器主体21的上部连接有燃烧鼓风机4。燃烧鼓风机4连接于预混合器23的下游侧,该预混合器23对从后述的供气管供给到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和燃气进行混合而生成混合燃气。而且,将来自预混合器23的混合燃气经由燃烧鼓风机4而向燃烧器主体21内供给,使该混合燃气从设置于燃烧板22的混合燃气喷出部22a朝下喷出而进行完全一次燃烧(无需二次空气的燃烧)。燃烧筐3构成为包括:上端部紧固连结于燃烧器主体21的下表面周缘部、且上下两面敞开的上部筐31;紧固连结于上部筐31的下端的、扁平碟状的中间筐32;以及具有紧固连结于中间筐32的底板部的上板部的、上下两面封闭的下部筐33。在中间筐32的底板部以及下部筐33的上板部的前部,设置有将中间筐32的内部空间与下部筐33的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口34,而且,在下部筐33的后表面开设有排气口35。另外,燃烧废气从上部筐31内经由中间筐32内、通气口34、下部筐33内和排气口35而向排气管道5流动。在上部筐31内配置有翅片管式的主热交换器36,该主热交换器36包括多个吸热翅片36a、以及将这些吸热翅片36a贯穿的多根吸热管36b。另外,在下部筐33内配置有潜热回收式的副热交换器37,该副热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该外部装配壳体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在该供气口开设板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插拔自如地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所述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将供气过滤器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的插拔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供气过滤器的拔出方向设为X轴正向,将供气过滤器的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缘部设置有能够在Z轴方向上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的夹持片,该夹持片以在该夹持片与该侧缘部之间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框部进行夹持的方式将该侧框部支承为沿X轴方向插拔自如,在侧框部的与夹持片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形成有Z轴方向的突起,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定为:大于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且小于该Z轴方向尺寸加上突起的突出高度所得的尺寸,在夹持片的X轴正向的端部设置有引导片部,该引导片部以该引导片部与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随着趋向X轴正向而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7 JP 2017-0350801.一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该外部装配壳体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在该供气口开设板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插拔自如地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所述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将供气过滤器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的插拔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供气过滤器的拔出方向设为X轴正向,将供气过滤器的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缘部设置有能够在Z轴方向上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的夹持片,该夹持片以在该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坂敏充安藤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