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宏纲专利>正文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92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外壳组件、注塑组件、散热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拉杆固定座、拉杆、脱模板、脱模板固定座和封模板,所述拉杆固定座位于所述型腔模块下表面后方,且与所述型腔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拉杆固定座前表面,且与所述拉杆固定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脱模板,方便通过脱模固定板带动脱模板移动,使成品与型腔模块之间松动,有利于取出成品,使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脱模操作,提升注塑模具脱模效率,通过设置封模板卡合固定型腔模块,防止注塑时原料流出型腔模块,通过设置拉杆固定座,方便固定拉杆,通过拉杆拉出型腔模块,方便更换型腔模块。

An injection mold with quick demoul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capable of rapid demoulding,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component, an injection component, a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and a demoulding component. The demould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ull rod fixing seat, a pull rod, a demoulding template, a demoulding template fixing seat and a sealing template. The demoulding member fixes a seat behi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vity module and the demoulding module. The cavity modul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pull rod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xed seat of the pull rod,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eat of the pull rod; by setting the demoulding template, the demoulding template can be conveniently driven to move through the demoulding fixing plate, so that the product and the cavity module can be loosened,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can be removed, so that the operator can quickly complete the demoulding o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jection mold demoulding, the mould cavity module is clamped and fixed by setting the sealing template to prevent the material from flowing out of the mould cavity module, and the cavity module is conveniently replaced by fixing the pull rod fixed seat and pulling out the mould cavity module through the pul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传统注塑模具多用于生产塑胶制品,在塑胶制品注塑环节被大量使用,传统注塑模具生产加工使用的注塑原料多具有较强的粘附性,冷却成型后易粘连模具,不方便成品的脱模,既影响脱模环节的效率,又影响注塑模具的使用,且传统注塑模具冷却速率较慢,若开设多组散热孔又易影响模具注塑整体的气密性,使注塑模具的冷却环节出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注塑模具生产加工使用的注塑原料多具有较强的粘附性,冷却成型后易粘连模具,不方便成品的脱模,既影响脱模环节的效率,又影响注塑模具的使用,且传统注塑模具冷却速率较慢,若开设多组散热孔又易影响模具注塑整体的气密性,使注塑模具的冷却环节出现弊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外壳组件、注塑组件、散热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右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注塑组件包括凸模、插接槽、凹模、固定柱和型腔模块,所述凸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凸模前表面右侧底部设有所述插接槽,所述凹模位于所述凸模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凹模下表面右侧前方,且与所述凹模固定连接,所述型腔模块位于所述凸模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环板、第一固定杆、第二环板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环板位于所述凸模外侧壁,且与所述凸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环板前表面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位于所述凹模外侧壁,且与所述凹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环板前表面左侧,且与所述第二环板固定连接,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拉杆固定座、拉杆、脱模板、脱模板固定座和封模板,所述拉杆固定座位于所述型腔模块下表面后方,且与所述型腔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拉杆固定座前表面,且与所述拉杆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脱模板位于所述型腔模块内部后表面,且与所述型腔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脱模板固定座位于所述脱模板左侧壁,且与所述脱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封模板位于所述脱模板固定座前表面,且与所述脱模板固定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杆固定座和所述拉杆为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数量为两个,设于所述型腔模块下表面后方和上表面后方,分别与所述型腔模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脱模板固定座和所述封模板与所述型腔模块通过卡合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环板和所述凸模与所述第二环板和所述凹模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螺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通过所述插接槽和所述固定柱插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型腔模块内部后表面设置脱模板,方便通过脱模固定板带动脱模板移动,使成品与型腔模块之间松动,有利于取出成品,使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脱模操作,提升注塑模具脱模效率,通过设置封模板卡合固定型腔模块,防止注塑时原料流出型腔模块,保障模具的正常注塑,通过在型腔模块下表面后方设置拉杆固定座,方便固定拉杆,通过拉杆拉出型腔模块,方便更换型腔模块,使注塑模具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通过在凸模外侧壁和在凹模外侧壁设置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方便滑动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散热,使注塑模具散热效果更好,通过在第一环板前表面左侧设置第一固定杆和在第二环板前表面左侧设置第二固定杆,方便螺接固定第一环板和凸模与第二环板和凹模,方便控制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的开关与闭合,既方便注塑模具的散热,又不影响注塑模具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凸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型腔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0-外壳组件、11-底座、12-第一支撑柱、13-第二支撑柱、20-注塑组件、21-凸模、22-插接槽、23-凹模、24-固定柱、25-型腔模块、30-散热组件、31-第一环板、32-第一固定杆、33-第二环板、34-第二固定杆、40-脱模组件、41-拉杆固定座、42-拉杆、43-脱模板、44-脱模板固定座、45-封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外壳组件10、注塑组件20、散热组件30和脱模组件40,外壳组件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柱13,第一支撑柱12位于底座11上表面左侧,且与底座1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3位于底座11上表面右侧,且与底座11固定连接,注塑组件20包括凸模21、插接槽22、凹模23、固定柱24和型腔模块25,凸模21位于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柱13上表面,且与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柱13固定连接,凸模21前表面右侧底部设有插接槽22,凹模23位于凸模21上表面,且与凸模21固定连接,固定柱24位于凹模23下表面右侧前方,且与凹模23固定连接,型腔模块25位于凸模21上表面,且与凸模21固定连接,散热组件30包括第一环板31、第一固定杆32、第二环板33和第二固定杆34,第一环板31位于凸模21外侧壁,且与凸模2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32位于第一环板31前表面右侧,且与第一环板31固定连接,第二环板33位于凹模23外侧壁,且与凹模23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34位于第二环板33前表面左侧,且与第二环板33固定连接,脱模组件40包括拉杆固定座41、拉杆42、脱模板43、脱模板固定座44和封模板45,拉杆固定座41位于型腔模块25下表面后方,且与型腔模块25固定连接,拉杆42位于拉杆固定座41前表面,且与拉杆固定座41固定连接,脱模板43位于型腔模块25内部后表面,且与型腔模块25固定连接,脱模板固定座44位于脱模板43左侧壁,且与脱模板43固定连接,封模板45位于脱模板固定座44前表面,且与脱模板固定座4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环板31和第二环板33为方形环板,设置第一环板31和第二环板33,方便滑动第一环板31和第二环板33,对注塑模具内部进行散热,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34表面设有螺纹,设置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34,方便螺接固定第一环板31和凸模21与第二环板33和凹模23,方便控制第一环板31和第二环板33的开关与闭合。本实施方案中,设置脱模板43方便通过脱模固定板44带动脱模板43移动,使成品与型腔模块之间松动,有利于取出成品,使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脱模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注塑组件(20)、散热组件(30)和脱模组件(4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一支撑柱(12)位于所述底座(11)上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位于所述底座(11)上表面右侧,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注塑组件(20)包括凸模(21)、插接槽(22)、凹模(23)、固定柱(24)和型腔模块(25),所述凸模(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3)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3)固定连接,所述凸模(21)前表面右侧底部设有所述插接槽(22),所述凹模(23)位于所述凸模(21)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4)位于所述凹模(23)下表面右侧前方,且与所述凹模(23)固定连接,所述型腔模块(25)位于所述凸模(21)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30)包括第一环板(31)、第一固定杆(32)、第二环板(33)和第二固定杆(34),所述第一环板(31)位于所述凸模(21)外侧壁,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2)位于所述第一环板(31)前表面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环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33)位于所述凹模(23)外侧壁,且与所述凹模(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4)位于所述第二环板(33)前表面左侧,且与所述第二环板(33)固定连接,所述脱模组件(40)包括拉杆固定座(41)、拉杆(42)、脱模板(43)、脱模板固定座(44)和封模板(45),所述拉杆固定座(41)位于所述型腔模块(25)下表面后方,且与所述型腔模块(25)固定连接,所述拉杆(42)位于所述拉杆固定座(41)前表面,且与所述拉杆固定座(41)固定连接,所述脱模板(43)位于所述型腔模块(25)内部后表面,且与所述型腔模块(25)固定连接,所述脱模板固定座(44)位于所述脱模板(43)左侧壁,且与所述脱模板(43)固定连接,所述封模板(45)位于所述脱模板固定座(44)前表面,且与所述脱模板固定座(4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注塑组件(20)、散热组件(30)和脱模组件(4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底座(11)、第一支撑柱(12)和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一支撑柱(12)位于所述底座(11)上表面左侧,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3)位于所述底座(11)上表面右侧,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注塑组件(20)包括凸模(21)、插接槽(22)、凹模(23)、固定柱(24)和型腔模块(25),所述凸模(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3)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13)固定连接,所述凸模(21)前表面右侧底部设有所述插接槽(22),所述凹模(23)位于所述凸模(21)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4)位于所述凹模(23)下表面右侧前方,且与所述凹模(23)固定连接,所述型腔模块(25)位于所述凸模(21)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30)包括第一环板(31)、第一固定杆(32)、第二环板(33)和第二固定杆(34),所述第一环板(31)位于所述凸模(21)外侧壁,且与所述凸模(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2)位于所述第一环板(31)前表面右侧,且与所述第一环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环板(33)位于所述凹模(23)外侧壁,且与所述凹模(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4)位于所述第二环板(33)前表面左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纲
申请(专利权)人:刘宏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