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921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模具,该手柄的模具具有将铁件埋入模具内一次成型出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包括:模具本体、热流道支撑板、定模板、动模板;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圈,且定位圈与顶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顶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热流道支撑板及定模板,且热流道支撑板及定模板与顶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手柄的模具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铁件埋入模具内一次成型出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handle di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andle mol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bringing iron pieces into the mold once to form products,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saving labor cost and reducing waste of resources, including: mold body, hot runner support plate, fixed template and moving template;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ld body are rectangular. The top of the di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the center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 positioning ring and the top plate are connected by bol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op plate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hot runner support plate and a fixed template, and the hot runner support plate and a fixed tem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op plate by bolts; the invention is through an oppon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old with the hand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one-time forming of iron parts embedded in the mol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saving labor cost and reducing waste of resources,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手柄模具。
技术介绍
日常用品中,很多产品有手柄结构,供人们握持使用,以前人们使用的手柄均为内部硬性设计,使用时手感较差,为增强舒适度,均在手柄外侧包覆软性材料。此类产品目前行业内生产工艺为铁件单独成型,在铁件外边后期人工包覆泡沫或人工缝制皮革,这种生产工艺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浪费资源。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手柄模具,来解决铁件单独成型,在铁件外边后期人工包覆泡沫或人工缝制皮革,这种生产工艺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浪费资源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铁件单独成型,在铁件外边后期人工包覆泡沫或人工缝制皮革,这种生产工艺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浪费资源的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模具,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手柄模具,该手柄的模具具有将铁件埋入模具内一次成型出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包括:模具本体、定位圈、顶板、热流道支撑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芯、斜压块、滑块、斜导柱、弹簧、复位杆、方铁、顶杆、底板、上推板、下推板、导柱、导套、水路接头、手柄铁件、手柄外包软胶、顶出活块、镶套、航空插座、铁件定位孔、限位块;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圈,且定位圈与顶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顶板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热流道支撑板及定模板,且热流道支撑板及定模板与顶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的下方设置有动模板,且动模板与定模板通过导柱及导套相连接;所述动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动模芯,且动模芯与动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的两端设置有斜压块,且斜压块与定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的两端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动模板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动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斜压块上设置有斜导柱,且斜导柱与斜压块为过盈配合;所述动模芯的底部设置有镶套,且镶套与动模芯为过盈配合;所述镶套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活块,且顶出活块与顶杆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的下方设置有方铁及底板,且方铁及底板与动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两个方铁中间设置有上推板及下推板,且上推板及下推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上推板上设置有复位杆及顶杆,且复位杆及顶杆与上推板为过盈配合;所述复位杆上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与复位杆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模板与动模芯之间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手柄铁件,且手柄铁件的下部设置有铁件定位孔;所述手柄外包软胶成型在模具本体内;所述定模板及动模板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水路接头;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航空插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滑块的前端设置有圆柱销,且所述圆柱销的直径与铁件定位孔的直径尺寸一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限位块的俯视外形特征呈L状,且限位块与动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顶出活块由定位部分及顶出部分构成,且所述定位部分与手柄铁件的相配合,所述顶出部分的外部边缘设计有顶出斜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顶出活块的外形特征呈带台阶的椭圆柱状,且顶出活块与顶杆通过螺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镶套的外形特征为圆柱状,且镶套的中心设置有带锥度的椭圆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动模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导柱,且导柱与动模板为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定模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导套,且导套与定模板为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柄模具所述热流道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道板,且所述热流道板为两点分流。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块的前端设置有圆柱销,且圆柱销的直径与铁件定位孔的直径尺寸一致的设置,精确定位手柄铁件在模具本体内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顶出活块由定位部分及顶出部分构成,且定位部分与手柄铁件的相配合,顶出部分的外部边缘设计有顶出斜度的设置,使顶出活块既能定位手柄铁件,又能顶出成型后的手柄。本专利技术通过热流道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热流道板,且所述热流道板为两点分流的设置,使模具的型腔均匀填充,软胶平衡流动,系统热量平衡。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模及动模以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模及定模以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本体1、定位圈2、顶板3、热流道支撑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芯7、斜压块8、滑块9、斜导柱10、弹簧11、复位杆12、方铁13、顶杆14、底板15、上推板16、下推板17、导柱18、导套19、水路接头20、手柄铁件21、手柄外包软胶22、顶出活块23、镶套24、航空插座25、铁件定位孔26、限位块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柄模具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手柄模具,该手柄的模具具有将铁件埋入模具内一次成型出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包括:模具本体1、定位圈2、顶板3、热流道支撑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芯7、斜压块8、滑块9、斜导柱10、弹簧11、复位杆12、方铁13、顶杆14、底板15、上推板16、下推板17、导柱18、导套19、水路接头20、手柄铁件21、手柄外包软胶22、顶出活块23、镶套24、航空插座25、铁件定位孔26、限位块27;模具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模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3;顶板3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圈2,且定位圈2与顶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顶板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热流道支撑板4及定模板5,且热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定位圈(2)、顶板(3)、热流道支撑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芯(7)、斜压块(8)、滑块(9)、斜导柱(10)、弹簧(11)、复位杆(12)、方铁(13)、顶杆(14)、底板(15)、上推板(16)、下推板(17)、导柱(18)、导套(19)、水路接头(20)、手柄铁件(21)、手柄外包软胶(22)、顶出活块(23)、镶套(24)、航空插座(25)、铁件定位孔(26)、限位块(27);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圈(2),且定位圈(2)与顶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顶板(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热流道支撑板(4)及定模板(5),且热流道支撑板(4)及定模板(5)与顶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5)的下方设置有动模板(6),且动模板(6)与定模板(5)通过导柱(18)及导套(19)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内部设置有动模芯(7),且动模芯(7)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5)的两端设置有斜压块(8),且斜压块(8)与定模板(5)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两端设置有滑块(9),且滑块(9)与动模板(6)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27),且限位块(27)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斜压块(8)上设置有斜导柱(10),且斜导柱(10)与斜压块(8)为过盈配合;所述动模芯(7)的底部设置有镶套(24),且镶套(24)与动模芯(7)为过盈配合;所述镶套(24)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活块(23),且顶出活块(23)与顶杆(14)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下方设置有方铁(13)及底板(15),且方铁(13)及底板(15)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两个方铁(13)中间设置有上推板(16)及下推板(17),且上推板(16)及下推板(17)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上推板(16)上设置有复位杆(12)及顶杆(14),且复位杆(12)及顶杆(14)与上推板(16)为过盈配合;所述复位杆(12)上设置有弹簧(11),且弹簧(11)与复位杆(12)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定模板(5)与动模芯(7)之间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手柄铁件(21),且手柄铁件(21)的下部设置有铁件定位孔(26);所述手柄外包软胶(22)成型在模具本体(1)内;所述定模板(5)及动模板(6)的侧面均设置有若干水路接头(20);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航空插座(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定位圈(2)、顶板(3)、热流道支撑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芯(7)、斜压块(8)、滑块(9)、斜导柱(10)、弹簧(11)、复位杆(12)、方铁(13)、顶杆(14)、底板(15)、上推板(16)、下推板(17)、导柱(18)、导套(19)、水路接头(20)、手柄铁件(21)、手柄外包软胶(22)、顶出活块(23)、镶套(24)、航空插座(25)、铁件定位孔(26)、限位块(27);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形特征呈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圈(2),且定位圈(2)与顶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顶板(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热流道支撑板(4)及定模板(5),且热流道支撑板(4)及定模板(5)与顶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5)的下方设置有动模板(6),且动模板(6)与定模板(5)通过导柱(18)及导套(19)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内部设置有动模芯(7),且动模芯(7)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定模板(5)的两端设置有斜压块(8),且斜压块(8)与定模板(5)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两端设置有滑块(9),且滑块(9)与动模板(6)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块(9)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块(27),且限位块(27)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斜压块(8)上设置有斜导柱(10),且斜导柱(10)与斜压块(8)为过盈配合;所述动模芯(7)的底部设置有镶套(24),且镶套(24)与动模芯(7)为过盈配合;所述镶套(24)的内部设置有顶出活块(23),且顶出活块(23)与顶杆(14)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动模板(6)的下方设置有方铁(13)及底板(15),且方铁(13)及底板(15)与动模板(6)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两个方铁(13)中间设置有上推板(16)及下推板(17),且上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米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