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58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竖向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两个所述靠背侧板之间设有上横杆,上横杆两端分别沿宽度方向覆盖对应的靠背侧板并与其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靠背上横杆连接结构相比,有效增大了上横杆两端与对应的靠背侧板之间的连接面积,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减轻整个靠背骨架的重量。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back upper cross bar and backrest borde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upper transverse bar on the backrest of an automobile seat and the backrest frame, comprising two backrest side plates vertically positively arranged, an upper transverse b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backrest side plates,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transverse bar cover and connect the corresponding backrest side plates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respectivel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dopt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ackrest upper cross-bar connection structure, it effectively enlarges the connection area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cross-bar and the corresponding backrest side plate, and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whole backrest framework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属于汽车的基本装置,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起到支承乘坐者的重量,缓和由车身传递来的振动和冲击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司乘人员驾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其中靠背骨架主要由靠背左侧板、靠背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边梁、横梁、蛇形弹簧等组成。传统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大多采用金属制备,重量较重,不符合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出的轻量化发展要求,而如果采用重量较轻的塑料或合金来制备靠背骨架,又容易导致靠背骨架强度较低,特别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处非常容易发生断裂,不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两个竖向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两个所述靠背侧板之间设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内侧边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靠背侧板的外侧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上横杆一般仅与靠背侧板的内侧连接,这样的连接面积较小,连接强度不足;而本技术中的上横杆的两端,在宽度方向上同时与整个靠背侧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横杆与靠背侧板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上述上横杆包括横杆本体,该横杆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杆加强板,所述横杆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的内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及其外侧边固定连接。采用此方案通过设置横杆本体可进一步提升整个上横杆的强度。上述横杆加强板包括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横杆本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向后翻折形成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及其外侧边固定连接。采用此方案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横杆本体的强度,同时二者之间形成的空槽还有助于减轻整个靠背的重量。上述靠背侧板的外侧边和内侧边分别向后翻折形成侧边外翻折边和侧边内翻折边,所述横杆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边内翻折边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呈流线型向对应的所述侧边外翻折边延伸并同时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及侧边外翻折边固定连接。采用此方案有利于提升靠背侧板的强度。上述侧边外翻折边和侧边内翻折边之间连接有侧板加强筋,该侧板加强筋呈“S”形从所述靠背侧板的下部沿其至其顶部。上述靠背侧板、上横杆以及侧板加强筋一体成型。上述靠背侧板、上横杆和侧板加强筋的材质均为镁铝合金。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靠背上横杆连接结构相比,有效增大了上横杆两端与对应的靠背侧板之间的连接面积,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减轻整个靠背骨架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竖向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1之间设有上横杆2,所述上横杆2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内侧边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靠背侧板1的外侧边。所述上横杆2包括横杆本体2a,该横杆本体2a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杆加强板,所述横杆本体2a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的内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及其外侧边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横杆加强板包括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所述横杆本体2a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向后翻折形成所述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所述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及其外侧边固定连接。所述靠背侧板1的外侧边和内侧边分别向后翻折形成侧边外翻折边1b和侧边内翻折边1a,所述横杆本体2a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边内翻折边1a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的两端分别呈流线型向对应的所述侧边外翻折边1b延伸并同时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及侧边外翻折边1b固定连接。为提升靠背侧板1的强度,所述侧边外翻折边1b和侧边内翻折边1a之间连接有侧板加强筋1c,该侧板加强筋1c呈“S”形从所述靠背侧板1的下部沿其至其顶部,所述侧板加强筋1c同时与所述侧边外翻折边1b、侧边内翻折边1a和靠背侧板1固定连接,所述靠背侧板1、上横杆2以及侧板加强筋1c一体成型,三者的材质均为镁铝合金。为提升乘员的舒适度,所述上横杆2的中部逐渐向靠背后方凹陷弯曲,这样的上横杆2形状更符合人体设计学。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两个所述靠背侧板1的上端连接有同一根上边梁,两个所述靠背侧板1的下端连接有同一根下边梁。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1)之间设有上横杆(2),所述上横杆(2)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内侧边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靠背侧板(1)的外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竖向正对设置的靠背侧板(1),两个所述靠背侧板(1)之间设有上横杆(2),所述上横杆(2)的两端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内侧边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靠背侧板(1)的外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2)包括横杆本体(2a),该横杆本体(2a)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杆加强板,所述横杆本体(2a)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的内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及其外侧边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上横杆与靠背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加强板包括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所述横杆本体(2a)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向后翻折形成所述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所述上加强板(2c)和下加强板(2b)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靠背侧板(1)及其外侧边其固定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建双任位游佳林杨雷杨道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