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8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导管,其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用于插入设备且与设备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与清洗通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与吸引通道连通的第三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主导管设有互不相通的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可以为急救供气,也可通过设备通道进行微手术,还能对设备进行清洗及吸出内分泌物,各项急救互不影响。且各通道分别与独立的连接细管连接,可单独打开使用或关闭,不使用时关闭即可。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cheal intubati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tube with an air passage for ventilation, a device passage, a cleaning passage and an aspiration passage respectively located outside the ventilation passage, and a connecting head for connecting a ventilator and sealing the end of the main tube, wherein the connect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connected with an air passage.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for inserting the equipment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equipmen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valv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cleaning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ealing valv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sealing valve at the end. The main pipe is equipped with ventilation passage, equipment passage, cleaning passage and suction passage which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t can supply gas for first aid, or perform micro-operation through equipment passage. It can also clean and suck out endocrine substance from equipment. All kinds of first aid do not affect each other. Each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a separate connecting pipe, which can be opened or closed separately, and can be closed when no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急救时,需要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因此气管插管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工具。现阶段的气管插管大部分只有简单的通气功能,对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出需要借助其他的观察器械和吸出器械完成。另外,气管插管插到气管后,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借助其他内窥镜类影像观察设备观察气管有无滑落、病人气管有无肿胀病变等病症,适当的时候还需要其他器械通过气管进行组织取样、切除等临床操作,现阶段大部分操作都是将呼吸机与气管导管接头分离,将内窥镜类影像观察设备通过气管插管通气通道送入插管内部或穿过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放置状态或气道内状态,在呼吸机与气管导管接头分离过程中气管不通氧气,如果分离状态时间过长会带来供氧不足等其他问题。因此,目前的气管插管结构、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导管,其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用于插入设备且与设备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与清洗通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与吸引通道连通的第三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其中,所述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的前端分别开口;所述吸引通道的前端封闭;所述主导管设有近于前端且与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孔。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固定于主导管前端的气囊,及第四连接管;所述主导管设有充气通道,及用于连通充气通道与气囊的充气孔;所述第四连接管与充气通道连通,其末端设有单向阀;所述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充气通道的末端封闭。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导管设有位于气囊前端且与通气通道连通的墨菲孔;所述吸引孔设于气囊的后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囊、充气通道、第四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气囊、充气通道、第四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导管还设有显影通道;所述显影通道的两端封闭。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设备通道、第一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设备通道、第一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或者,所述清洗通道、第二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清洗通道、第二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或者,所述吸引通道、第三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吸引通道、第三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导管包括管体,及设备管;所述管体设有用于安装设备管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设备管设有所述的设备通道;或者,所述主导管包括管体,及清洗管;所述管体设有用于安装清洗管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清洗管设有所述的清洗通道;或者,所述主导管包括管体,及吸引管;所述管体设有用于安装吸引管的第三安装槽;所述吸引管设有所述的吸引通道;或者,所述主导管包括管体,及通气管;所述管体设有用于安装通气管的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设有所述的通气通道。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设于通气通道或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内的弹簧。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导管,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所述主导管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所述连接头设有分别与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固定于主导管前端的气囊;所述主导管设有充气通道,及用于连通充气通道与气囊的充气孔;所述连接头设有与充气通道连通的第五通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气管插管,主导管设有互不相通的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可以为急救供气,也可通过设备通道进行微手术,同时还能对设备进行清洗以及吸出内分泌物,各项急救互不影响。且各通道分别与独立的连接细管连接,可单独打开使用或关闭,不使用时关闭即可。优选的,主导管还设有显影通道,可结合内窥镜等设备进行观察,以便于实时了解病情。一种气管插管,主导管设有互不相通的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连接头的末端设有分别与主导管各通道连通的端口,急救供气、微手术、设备清洗、吸出内分泌物时,打开连接头相应的管道就能进行,且互不影响。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气管插管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A-A位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B-B位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C-C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一种气管插管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状态时中间位置的剖视图;图6为图5实施例的安装状态时中间位置的剖视图;图7为一种气管插管第三实施例的中间位置的剖视图;图8为一种气管插管第四实施例的中间位置的剖视图;图9为一种气管插管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为一种气管插管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导管,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用于插入设备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主导管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连接头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第一连接管的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第二连接管与清洗通道连通,第二连接管的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第三连接管与吸引通道连通,第三连接管的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的前端分别开口,吸引通道的前端封闭,主导管设有近于前端且与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孔。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气管插管10,包括:主导管1,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1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2,固定于主导管1前端的气囊3,用于插入设备的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及第四连接管7。主导管1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11,分别位于通气通道11外周的设备通道12、清洗通道13、吸引通道14、显影通道15、充气通道16。显影通道15内注入显影材料,以便于观察,注入显影材料后,两端都密封。连接头2设有与通气通道11连通的进气通道,连接头2连接呼吸机后,通过进气通道、通气通道11向被救护者提供氧气。第一连接管4的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41,其用于外界设备进出,使用时,打开第一密封阀41,不使用时关闭第一密封阀41,以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当设备进入通道后,第一密封阀41密封第一连接管的末端,避免气体泄漏,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旋转或按压等方式实现。第二连接管5与清洗通道13连通,第二连接管5的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51,用于运送冲洗设备的水或者液体药,使用时才打开第二密封阀51。第三连接管6与吸引通道14连通,第三连接管6的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61,用于外部设备吸引分泌物。其中,通气通道11、设备通道12、清洗通道13的前端分别开口。吸引通道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其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用于插入设备且与设备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与清洗通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与吸引通道连通的第三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其中,所述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的前端分别开口;所述吸引通道的前端封闭;所述主导管设有近于前端且与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其设有用于通气的通气通道,及分别位于通气通道外周的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用于连接呼吸机且与主导管的末端密封连接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与通气通道连通的进气通道;用于插入设备且与设备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一密封阀;与清洗通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二密封阀;与吸引通道连通的第三连接管,其末端设有第三密封阀;其中,所述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的前端分别开口;所述吸引通道的前端封闭;所述主导管设有近于前端且与吸引通道连通的吸引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固定于主导管前端的气囊,及第四连接管;所述主导管设有充气通道,及用于连通充气通道与气囊的充气孔;所述第四连接管与充气通道连通,其末端设有单向阀;所述通气通道、设备通道、清洗通道、吸引通道、充气通道的末端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设有位于气囊前端且与通气通道连通的墨菲孔;所述吸引孔设于气囊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充气通道、第四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气囊、充气通道、第四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还设有显影通道;所述显影通道的两端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通道、第一连接管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各设备通道、第一连接管分别一一连通;所述设备插入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许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因赛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