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德燎专利>正文

一种再生人造革制备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259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再生人造革制备工艺及其设备,工艺是先将主料分类,配料后混合破碎,再向其中加入增塑剂、防老剂、稳定剂、螯合剂、防老剂等辅料,送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再送入挤塑机剂出,再成型。挤塑机由料筒、螺旋轴、螺旋叶片组成,螺旋叶片深度和螺矩不同,机的压缩比π=23-25。用本工艺及设备生产的再生人造革强度接近天然皮革的二类强度,用其生产皮鞋部件膛底、主跟、反脑、楞条、使皮鞋能流水化机械生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废旧人造革再生为一种新的人造革的工艺,以及再生过程中所用的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而天然皮革量的增长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天然皮革的代用品人造革、再生革、合成革、板状塑料、及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制作的复合材料相继问世。随着这些代用品的问世、产量的增长,生产这类产品的皮渣、皮屑、天然乳胶及其他的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反过来又导致这些代用品价格的上涨。现在也有不用天然材料、而用废旧人造革再生一种新的人造革的专利予以公告,如日特许昭52-78979、昭52-78980,分别公开了废聚氯乙烯革及聚氯乙烯壁纸的再生方法。它们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废聚氯乙烯革及聚氯乙烯壁纸的衬里材料在40℃以上的温度下润湿后,再在熔胶机中破碎成片,并使衬里分离后,除去衬里,取出聚氯乙烯片后再进一步除去衬里,使其中几乎不含任何衬里材料。然后再按常规方法,让其在新的衬里材料上再成形为新的人造革。采取此类方法所回收的聚氯乙烯的纤维残存率小,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可以代替原树脂使用形成新人造革,但其分离过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因而成本也高,且其回收物质单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再生人造革的制备工艺及其所用的设备。按本工艺及设备生产再生人造革,被处理的原材料不限,且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具有符合要求的硬度、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其再生工艺为先进行主料预处理即将废旧人造革、聚烯烃塑料、天然皮革纤维、棉纤化纤等主料按人造革的底基层,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底基层间的粘接,新旧产品,棉纤、化纤分类,再配料,其配比为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纤维底基层比例为1∶2,新旧材料比为1∶2的要求配出主料,向其中加入10%的天然动物皮边角料纤维后混合破碎,再向其中加入增塑料、防老剂、脱模剂、稳定剂、螯合剂、需着色的加入着色剂等辅助材料后,送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加热至130℃左右,再送入挤塑机中挤出,直至温度达198℃左右后,送入成型机中成型,待冷却定型后、脱模得产品。再生人造革的设备,由粉碎机1、添加料斗2、输送带3、搅拌机4、挤塑机5、成型机6组成,挤塑机5由料筒8、螺旋轴10、深度和螺矩不同的螺旋叶片12组成,螺旋叶片12固定在螺旋轴10上,料筒8靠搅拌机一端设进料斗17,靠成型机6一端设出料口15。附图为本专利技术设备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对废旧料没有限制,其主料为废旧人造革、合成人造革、新人造革边角料、聚烯烃塑料、皮革粉末料、橡胶粉末料、棉麻废料、尼龙等化纤物。本专利技术所加辅助剂及其加入量为增塑剂3-8%,防老剂PVC粉状或糊状树脂适量,脱模剂0.1-0.2%、稳定剂0.5-0.7%、螯合剂为稳定剂的15%,需着色的加入适量着色剂。参照附图,该机的压缩比π=23-25,径长比为6.5-7。由于螺旋叶片的深度和螺矩不同,因而将挤塑机的料筒8分为进料段7、预热段9、熔化段11、回流段13、调温段14、出料调节段16。废料在搅拌机4中加热搅拌,温度可达130℃左右,此时料中的水份可充分蒸发、并软化,而后由进料斗17注入料筒8内。螺旋轴10在马达18的带动下带动螺旋叶片12旋转,螺旋轴的旋转线速度为125-145m/分。物料在料筒8内经进料段7、预热段9、熔化段11、升温至170℃以上。如温度偏低时,由出料调节段16调节出料的速度变慢,相应地调温段温度升高,使出料的温度达到所需要求。由于出料速度变慢,由熔化段11来的物料又不断向前推进,堆积到回流段13。堆积的物料在回流段13的涡流作用下向回推进,而后又反向推进挤出,致使从挤塑机中挤出的物料温度达198℃左右,如达不到此温度则需再挤塑1-2次。然后将挤塑出的物料送入成型机内成型为产品。按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及设备再生的人造革,由于没有塑料层与底基层分离的过程,因此工艺简单、成本低,而又由于纤维杂于塑料中挤塑成型,增强了再生人造革的强度韧性。经检测,由本专利技术生产的再生人造革,邵氏硬度88-96度、抗拉强度22-28牛顿,接近天然皮革的二类强度。我们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和设备生产出再生人造革皮带、腰带,也生产出皮鞋的部件膛底、主跟、反脑、楞条(起楞条)。这些皮鞋部件的生产使皮鞋从人工生产转为机械化流水生产成为可能,使产品生产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皮鞋产品的产量、质量,促进制鞋业的发展。权利要求1.一种再生人造革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先进行主料预处理即将废旧人造革、聚烯烃塑料、天然皮革纤维、棉纤化纤等主料按人造革的底基层,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底基层的粘接、新旧产品、棉纤、化纤分类,再配料,其配比为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纤维底基层比例为1∶2,新旧材料比为1∶2的要求配出主料,向其中加入10%的天然动物皮边角料纤维后混合破碎,再向其中加入增塑剂、防老剂、脱模剂、稳定剂、螯合剂、需着色的加入着色剂辅助材料后,送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加热至130℃左右,再送入挤塑机中挤出,直至温度达198℃左右后,送入成型机中成型、待冷却定型后,脱模得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加辅助剂及其加入量为增塑剂3-8%、防老剂PVC树脂或糊状树脂适量、脱模剂0.1-0.2%、稳定剂0.5-0.7%,螯合剂为稳定剂的15%,需着色的再加入适当着色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主料为废旧人造革、合成人造革、新人造革边角料、聚烯烃塑料、皮革粉末料、橡胶粉末料、棉麻废料、尼龙等化纤物。4.再生人造革的设备,由粉碎机1、添加料斗2、输送带3、搅拌机4、挤塑机5、成型机6组成,其特征在于挤塑机5由料筒8、螺旋轴10、深度和螺矩不同的螺旋叶片12组成,螺旋叶片12固定在螺旋轴10上,料筒8靠搅拌机一端设进料斗17,靠成型机6一端设出料口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挤塑机5的压缩比π=23-25,径长比为6.5-7。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挤塑机5的料筒8分为进料段7、预热段9、熔化段11、回流段13、调温段14、出料调节段16。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挤塑机5的旋转线速度为125-145m/分。全文摘要一种再生人造革制备工艺及其设备,工艺是先将主料分类,配料后混合破碎,再向其中加入增塑剂、防老剂、稳定剂、螯合剂、防老剂等辅料,送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再送入挤塑机剂出,再成型。挤塑机由料筒、螺旋轴、螺旋叶片组成,螺旋叶片深度和螺距不同,机的压缩比π=23-25。用本工艺及设备生产的再生人造革强度接近天然皮革的二类强度,用其生产皮鞋部件膛底、主跟、反脑、楞条,使皮鞋能流水化机械生产。文档编号D06N7/00GK1059004SQ91108758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许德燎 申请人:许德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人造革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先进行主料预处理:即将废旧人造革、聚烯烃塑料、天然皮革纤维、棉纤化纤等主料按人造革的底基层,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底基层的粘接、新旧产品、棉纤、化纤分类,再配料,其配比为:人造革上层塑料层与下层纤维底基层比例为1:2,新旧材料比为1:2的要求配出主料,向其中加入10%的天然动物皮边角料纤维后混合破碎,再向其中加入增塑剂、防老剂、脱模剂、稳定剂、螯合剂、需着色的加入着色剂辅助材料后,送入搅拌机中加热搅拌混合,加热至130℃左右,再送入挤塑机中挤出,直至温度达198℃左右后,送入成型机中成型、待冷却定型后,脱模得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燎
申请(专利权)人:许德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