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43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1:42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包括框架本体、连接支架,框架本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框架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号竖梁、二号竖梁、三号竖梁、四号竖梁,一号竖梁与二号竖梁之间、三号竖梁与四号竖梁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一号短横梁,一号竖梁与三号竖梁之间、二号竖梁与四号竖梁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长横梁,一号短横梁、长横梁将框架本体由上至下分隔形成多个矩形腔体,矩形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与长横梁平行的滚轮支架总成,且一号短横梁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长横梁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该设计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实现了电池框架与车架的牢固连接。

A power battery framework for electric truck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truck power battery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connecting bracke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rough a connecting bracket. The frame body comprises a parallel No. 1 vertical beam, No. 2 vertical beam, No. 3 vertical beam, No. 4 vertical beam, No. 1 vertical beam and No. 2 vertical beam, No. 3 vertical beam and No. 4 vertical beam. A number of parallel short beam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vertical beam and the third vertical beam, the second vertical beam and the fourth vertical beam are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parallel long beams, the first short beam, long beam frame body from top to bottom to form a number of rectangular cavity, the bottom of the rectangular cavity has a number of roots and length. The roller bracket assembly parallel to the crossbeam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block sliding with a groove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attery pack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No. 1 short crossbeam, and a plurality of L-shaped positioning bracket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ong crossbeam. The design not only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realizes the soli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frame and th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
本技术属于电动卡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适用于提高操作效率,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安装。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电动地车作为新能源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通常固定框架直接固定在汽车底盘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7298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月19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滑装机构,包括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电池安装框架及设于电池安装框架内的电池组,在电池安装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底板与电池组的底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机构,电池组通过滑动机构滑移安装在定位槽内。虽然该结构使得更换电池组时只需稍用力推动电池组即可滑动移进或移出定位槽,但其在将电池包移进或移出定位槽时无导向定位,容易出现电池包横向偏移或电池包无法对准安装孔的问题,从而使得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效率的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包括框架本体、连接支架,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号竖梁、二号竖梁、三号竖梁、四号竖梁,所述一号竖梁与二号竖梁之间、三号竖梁与四号竖梁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一号短横梁,所述一号竖梁与三号竖梁之间、二号竖梁与四号竖梁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长横梁,所述一号短横梁、长横梁将框架本体由上至下分隔形成多个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与长横梁平行的滚轮支架总成,且一号短横梁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所述长横梁的顶部开设有电池包固定孔,长横梁的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该L型定位支架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板、定位挡板,所述一号连接板与长横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挡板的上表面高于滚轮支架总成的上表面设置。所述一号竖梁与三号竖梁之间、二号竖梁与四号竖梁之间均平行设置有多根五号竖梁,所述相邻的五号竖梁之间设置有多根与一号短横梁平行的二号短横梁,该二号短横梁的顶面中部也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在框架本体底部的一对U型副纵梁,所述U型副纵梁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号上翼板、一号连接竖板、一号下翼板,所述一号上翼板的顶面与五号竖梁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角撑,一号连接竖板通过斜撑与位于框架本体底部的一号短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与U型副纵梁相配合的U型内衬板,所述U型内衬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号上翼板、二号连接竖板、二号下翼板,所述二号上翼板的顶面与一号上翼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下翼板的底面与一号下翼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竖板的下部通过L型连接板与车架大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连接竖板、二号连接竖板的上部通过二号连接板与位于框架本体底部的二号短横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一号连接竖板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与车架的宽度相同。所述滚轮支架总成包括U型支架、位于U型支架的腔体内的多个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分别与U型支架的两侧板插入配合,且滚轮的顶面高于U型支架的两侧板的顶面以及长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所述一号竖梁、二号竖梁、三号竖梁、四号竖梁的上端均设置有起吊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中一号短横梁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在推拉过程中,定位块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配合,形成导轨,可起到横向定位的作用,从而避免横向偏移歪斜,利于拆卸,方便操作,提高效率。因此,本技术提高了操作效率。2、本技术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中长横梁的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该设计通过在电池包推进方向加装定位支架,与滚轮支架总成配合,可将电池包准确定位到固定孔位上,有效防止因电池包推进不到位、需要反复推拉调整而造成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本技术实现了电池包与固定孔位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效率。3、本技术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中一号上翼板的顶面与五号竖梁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角撑,一号连接竖板通过斜撑与位于框架本体底部的一号短横梁固定连接,角撑加强了车辆行进方向加速和制动时的支撑力,斜撑加强了颠簸路面左右扭转时的支撑力,从而保证了连接的牢固可靠。因此,本技术使得电池框架与车架连接牢固可靠。4、本技术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中连接支架还包括U型内衬板,U型内衬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二号上翼板、二号连接竖板、二号下翼板,二号上翼板的顶面与一号上翼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二号下翼板的底面与一号下翼板的顶面固定连接,该设计将U型内衬板反扣在U型副纵梁内,显著加强了垂直刚度和强度,可有效防止局部变形。因此,本技术可防止局部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框架本体1、一号竖梁11、二号竖梁12、三号竖梁13、四号竖梁14、一号短横梁15、长横梁16、电池包固定孔161、五号竖梁17、二号短横梁18、连接支架2、U型副纵梁21、一号上翼板211、一号连接竖板212、一号下翼板213、U型内衬板22、二号上翼板221、二号连接竖板222、二号下翼板223、矩形腔体3、滚轮支架总成31、U型支架311、滚轮312、定位块4、L型定位支架5、一号连接板51、定位挡板52、角撑6、斜撑7、L型连接板8、二号连接板9、起吊板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3,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连接支架2,所述框架本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2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号竖梁11、二号竖梁12、三号竖梁13、四号竖梁14,所述一号竖梁11与二号竖梁12之间、三号竖梁13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一号短横梁15,所述一号竖梁11与三号竖梁13之间、二号竖梁12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长横梁16,所述一号短横梁15、长横梁16将框架本体1由上至下分隔形成多个矩形腔体3,所述矩形腔体3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与长横梁16平行的滚轮支架总成31,且一号短横梁15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4。所述长横梁16的顶部开设有电池包固定孔161,长横梁16的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5,该L型定位支架5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板51、定位挡板52,所述一号连接板51与长横梁1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挡板52的上表面高于滚轮支架总成3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一号竖梁11与三号竖梁13之间、二号竖梁12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平行设置有多根五号竖梁17,所述相邻的五号竖梁17之间设置有多根与一号短横梁15平行的二号短横梁18,该二号短横梁18的顶面中部也设置有定位块4。所述连接支架2包括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在框架本体1底部的一对U型副纵梁21,所述U型副纵梁2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号上翼板211、一号连接竖板212、一号下翼板213,所述一号上翼板211的顶面与五号竖梁17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连接支架(2),所述框架本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2)与车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号竖梁(11)、二号竖梁(12)、三号竖梁(13)、四号竖梁(14),所述一号竖梁(11)与二号竖梁(12)之间、三号竖梁(13)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一号短横梁(15),所述一号竖梁(11)与三号竖梁(13)之间、二号竖梁(12)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长横梁(16),所述一号短横梁(15)、长横梁(16)将框架本体(1)由上至下分隔形成多个矩形腔体(3),所述矩形腔体(3)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与长横梁(16)平行的滚轮支架总成(31),且一号短横梁(15)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连接支架(2),所述框架本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支架(2)与车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号竖梁(11)、二号竖梁(12)、三号竖梁(13)、四号竖梁(14),所述一号竖梁(11)与二号竖梁(12)之间、三号竖梁(13)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一号短横梁(15),所述一号竖梁(11)与三号竖梁(13)之间、二号竖梁(12)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设置的长横梁(16),所述一号短横梁(15)、长横梁(16)将框架本体(1)由上至下分隔形成多个矩形腔体(3),所述矩形腔体(3)的底部设置有多根与长横梁(16)平行的滚轮支架总成(31),且一号短横梁(15)的顶面中部设置有与电池包底板上的凹槽滑动配合的定位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横梁(16)的顶部开设有电池包固定孔(161),长横梁(16)的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多个L型定位支架(5),该L型定位支架(5)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一号连接板(51)、定位挡板(52),所述一号连接板(51)与长横梁(1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挡板(52)的上表面高于滚轮支架总成(31)的上表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竖梁(11)与三号竖梁(13)之间、二号竖梁(12)与四号竖梁(14)之间均平行设置有多根五号竖梁(17),所述相邻的五号竖梁(17)之间设置有多根与一号短横梁(15)平行的二号短横梁(18),该二号短横梁(18)的顶面中部也设置有定位块(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2)包括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在框架本体(1)底部的一对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金祥尹兵李庆欣李春东刘蜜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