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瀚文专利>正文

燃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498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嘴,涉及新型燃料燃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过程中热量浪费严重、燃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烧嘴包括燃烧嘴本体,燃烧嘴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喷火口,使燃烧嘴放置在燃烧室内后,通过第一喷火口即可对燃烧室内部的液态燃料进行加热,一些醇类燃料,尤其是液态醇烷类,当时其受热达到气化的沸点时,即可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达到燃烧气态醇烷类的目的,因此对燃烧嘴本体是对燃烧过程中的热量进行了利用,而无需采用其他的设备对液态醇烷类进行加热,因此大大提高了其燃烧的效率、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Bur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n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new type of fuel combustion equipmen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erious heat waste and low combustion efficiency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The burn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urner body,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urn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rner, so that the burner is placed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liquid fuel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an be heated through the first burner. Some alcoholic fuels, especially liquid alcohols and alkanes, are heated to gasify at that time. When the boiling point is reached, the liquid phase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gaseous phas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urning the gaseous alcohols and alkanes. Therefore, the burner itself is used to heat the combustion process without using other equipment to heat the liquid alcohols and alkanes, thus greatly improving its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嘴
本技术涉及新型燃料燃烧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燃烧嘴。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近年来,由于煤炭和石油的大量燃烧,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污染,而且该污染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现在寻找一些新的能源能够代替煤炭或者石油在工业和汽车等领域使用,醇烷类是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型能源,因为醇烷类为碳氢化合物,燃烧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因此发展醇烷类燃料,补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但是醇烷类为液态时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直接使用燃烧不充分,而且火焰温度较低,因此常常对液态醇烷类进行雾化或气化后再进行燃烧,而现有的燃烧嘴因其结构特点,喷火口均是设置在其端部,即其端部喷火燃烧,而没有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使燃烧效率低下,成本却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过程中热量浪费严重、燃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嘴,包括燃烧嘴本体,所述燃烧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喷火口,所述第一喷火口位于所述燃烧嘴本体的侧壁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火口为贯通所述燃烧嘴本体的侧壁的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火口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喷火口之间的间距相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喷火口沿所述燃烧嘴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嘴本体的一端为开放的进气端,所述燃烧嘴本体的另一端为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嘴本体的一端为开放的进气端,所述燃烧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喷火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气管路的密封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燃烧嘴本体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防回流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嘴本体构造为管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燃烧嘴本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喷火口,使燃烧嘴放置在燃烧室内后,通过第一喷火口即可对燃烧室内部的液态燃料进行加热,一些醇类燃料,尤其是液态醇烷类,当时其受热达到气化的沸点时,即可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达到燃烧气态醇烷类的目的,因此对燃烧嘴本体是对燃烧过程中的热量进行了利用,而无需采用其他的设备对液态醇烷类进行加热,因此大大提高了其燃烧的效率、降低了使用的成本。(2)燃烧嘴本体能够达到一边燃烧一边气化的目的,其第一喷火口对液态燃料加热从而产生气态燃料,气态燃料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继续对液态的燃料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形成气态燃料,因此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1中的燃烧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2中的燃烧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附图标记:1-燃烧嘴本体;2-第一喷火口;3-端盖;4-第二喷火口;5-密封圈;6-调节装置;7-防回流装置;11-进气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一种燃烧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嘴,包括燃烧嘴本体1,燃烧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喷火口2,第一喷火口2位于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将燃烧嘴放置在燃烧室内后,通过第一喷火口2能对燃烧室内部的燃料进行加热,一些醇类燃料,尤其是醇烷类,当时其受热达到气化的沸点时,即可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而燃烧气态醇烷类能使其燃烧更充分。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喷火口2为贯通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的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喷火口2的数量为至少为两个,相邻的第一喷火口2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喷火口2沿燃烧嘴本体1的轴线方向分布。如图1所示,第一喷火口2分为四列,四列第一喷火口2均沿燃烧嘴本体1的轴线分布;且每列第一喷火口2的数量为6-15个;此外,相邻的两列燃烧嘴本体1之间的距离也相同,能使第一喷火口2对燃烧室的加热更均匀,使燃烧室内的燃料受热更充分。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嘴本体1的一端为开放的进气端11,燃烧嘴本体1的另一端为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3。当经过多次使用后,第一喷火口2中会沉积一些燃烧后产生的杂质,有可能会堵塞第一喷火口2,从而降低其效率,因此通过设置端盖3,当需要进行维护时,将端盖3拆卸下来后即可对燃烧嘴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使第一喷火口2保持正常的喷火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燃烧嘴本体1上仅设置有第一喷火口2,而第一喷火口2是为了对燃烧室内的燃料进行加热,因此需要将燃烧嘴本体1的进气端11串联相应的燃烧管路,燃烧管路位于燃烧室的外部,将气化后的燃料从燃烧管路中进行输送,并在燃烧管路的端部进行引燃,即可实现加热或燃烧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端11设置有用于连接进气管路的密封圈5。通过密封圈5使燃烧嘴本体1与进气管路之间进行密封,放置气体燃料外泄。进一步地,燃烧嘴本体1上设置有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位于进气端11的附近,通过调节装置6能够调节进气量,如图1所示,调节装置6可设置为挡片,该挡片与进气端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挡片,以调节进气端1端口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进气量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嘴本体1构造为管状,其内部为盛放气体燃料的腔室。实施例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一种燃烧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燃烧嘴,具体来说,燃烧嘴本体1的一端为开放的进气端11,燃烧嘴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喷火口4。其中,第二喷火口4位于燃烧室的外部。即燃烧嘴本体1上除了第一喷火口2之外,还通过第二喷火口4进行燃烧喷火,以提高其燃烧效率并节约制造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端11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回流的防回流装置7,使燃烧嘴本体1内部的气体只能从进气端11流向第二喷火口而不能进行逆流。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嘴本体(1),所述燃烧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喷火口(2),所述第一喷火口(2)位于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喷火口(2)为贯通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的孔;所述第一喷火口(2)对燃烧室内的燃料进行加热;第一喷火口(2)分为四列,四列第一喷火口(2)均沿燃烧嘴本体(1)的轴线分布;且每列第一喷火口(2)的数量为6‑15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喷火口(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一端为开放的进气端(11),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喷火口(4),所述第二喷火口(4)位于燃烧室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嘴本体(1),所述燃烧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喷火口(2),所述第一喷火口(2)位于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喷火口(2)为贯通所述燃烧嘴本体(1)的侧壁的孔;所述第一喷火口(2)对燃烧室内的燃料进行加热;第一喷火口(2)分为四列,四列第一喷火口(2)均沿燃烧嘴本体(1)的轴线分布;且每列第一喷火口(2)的数量为6-15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喷火口(2)之间的间距相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瀚文
申请(专利权)人:苑瀚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