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2968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其中该进出口装置包括:封盖(1)、出口外管(2)、进口外管(3)、内管(4)和固定环(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进出口装置拥有可打开的封盖(1),能够取出内管(4)方便进行清洗维护,通过设置固定环(5)固定内管(4),同时固定环(5)能够密封出口外管(2)、进口外管(3)与内管(4)之间的缝隙。

An import and export device for deep rock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let and outlet device for a deep geotechnical heat exchanger, wherein the inlet and outlet device comprises a seal (1), an outlet outer tube (2), an inlet outer tube (3), an inner tube (4) and a fixing ring (5). The inlet and outlet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open cover (1) which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inner tube (4) for convenient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and fixes the inner tube (4) by setting a fixing ring (5), while the fixing ring (5) can seal the gap between the outlet outer tube (2), the inlet outer tube (3) and the inner tube (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出口装置在深层岩土换热器上的应用。属于加热工程

技术介绍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高度发达,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常规能源的加速枯竭以及获得和利用这些能源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常规能源的利用使得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众多,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利用各种大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了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主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地热能的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市面上有多种地热能采集方案,关于换热器的结构目前有很多种形式。但是现存换热器都采用密封式结构,密封式结构有很多的弊端,使用时间久了内管与外管之间易出现泄漏,而且维修清理内管十分困难。因此,在本领域急需研发一款密封性好且维修清理方便的换热器,这样不但节省人力,还能节省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密闭性能好、拆装灵活的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该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密封性能不好,拆装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该进出口装置包括:内管;出口外管,设置于内管的外侧,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进口外管,设置于内管的外侧,具有盲端和开口端;封盖,用于密封第二开口端;固定环,设置于第一开口端和开口端之间,用于防止内管与出口外管、进口外管接触。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进出口装置还包括:进口,设置于所述进口外管上;出口,设置于所述出口外管上。其中,所述固定环还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开口端之间的缝隙,并防止水流进入所述进口后,直接通过所述内管与所述出口外管、所述进口外管之间的缝隙从所述出口流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进出口装置的封盖为可拆卸盲板,所述可拆卸盲板为平板。其中,可拆卸盲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出口外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进出口装置的封盖为端盖,端盖下部具有凸起部,出口外管内侧具有延伸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该进出口装置还包括: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该进出口装置的封盖为翻盖。其中,翻盖通过螺栓、转轴与出口外管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出口外管的直径与所述内管的直径之差小于1厘米。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可知,该进出口装置不同于以往的结构,出口外管顶部为可打开的封盖结构,这样方便以后对内管检修。出口外管的设计直径与内管的直径之差小于1厘米,这样可以减少固定环的弯矩,固定环能够固定内管,还有密封出口外管、进口外管与内管之间缝隙的作用。水从进口进入进口外管内,吸收热能,然后通过内管向上流动,最后从出口流出,将热能带出。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的附图是本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盖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封盖局部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封盖局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封盖、11-可拆卸盲板、12-端盖、121-凸起部、13-翻盖、2-出口外管、21-第一开口端、22-第二开口端、23-延伸部、3-进口外管、31-盲端、32-开口端、4-内管、5-固定环、6-进口、7-出口、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封盖局部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封盖1、出口外管2、进口外管3、内管4、固定环5、进口6和出口7。出口外管2,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出口外管2具有第一开口端21和第二开口端22;进口外管3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进口外管3具有盲端31和开口端32;封盖1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端22;固定环5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1和所述开口端32之间,固定环5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即固定环5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接触,并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从而使内管4悬空固定住,不至于向下滑落;进口6设置于所述进口外管3上;出口7设置于所述出口外管2上。水从进口6进入进口外管3,然后顺着进口外管3流进内管4中,从内管4的一端流到另外一端,最后从出口7流出。水流的整个过程中从进口外管3吸收热能然后带着热能从出口外管2的出口7流出。进出口装置安装完毕后,固定环5除了密封第一开口端21和开口端32之间的缝隙,还能够隔离进口6和出口7,即水流通过进口6进入后,不能直接通过内管4与进口外管3、出口外管2之间的缝隙向上流动到达出口7,而是水流通过进口6进入后,通过内管4与出口外管3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通过内管4的下端开口进入内管4,沿内管4向上流动,通过内管4的上端开口流出后,通过出口外管2上的出口7流出。如图2所示,封盖1为可拆卸盲板11,可拆卸盲板11通过螺钉与所述出口外管2固定连接,卸掉螺钉后,可拆卸盲板11与出口外管2分离,从而打开出口外管2,此时可以取出内管4。可拆卸盲板11的好处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可拆卸盲板11打开,取出内管4进行清洗检修,方便该进出口装置的维护工作,而且能延长使用寿命。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封盖局部视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封盖1、出口外管2、进口外管3、内管4、固定环5、进口6和出口7。出口外管2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出口外管2具有第一开口端21和第二开口端22;进口外管3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进口外管3具有盲端31和开口端32;封盖1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端22;固定环5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1和所述开口端32之间,固定环5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即固定环5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接触,并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从而使内管4悬空固定住,不至于向下滑落;进口6设置于所述进口外管3上;出口7设置于所述出口外管2上。水从进口6进入进口外管3,然后顺着进口外管3流进内管4中,从内管4的一端流到另外一端,最后从出口7流出。水流的整个过程中从进口外管3吸收热能然后带着热能从出口外管2的出口7流出。进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装置包括:内管(4);出口外管(2),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出口外管(2)具有第一开口端(21)和第二开口端(22);进口外管(3),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进口外管(3)具有盲端(31)和开口端(32);封盖(1),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端(22);以及固定环(5),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1)和所述开口端(32)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装置包括:内管(4);出口外管(2),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出口外管(2)具有第一开口端(21)和第二开口端(22);进口外管(3),设置于所述内管(4)的外侧,所述进口外管(3)具有盲端(31)和开口端(32);封盖(1),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开口端(22);以及固定环(5),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端(21)和所述开口端(32)之间,用于防止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所述进口外管(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装置还包括:进口(6),设置于所述进口外管(3)上;出口(7),设置于所述出口外管(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层岩土换热器的进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还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开口端(21)和所述开口端(32)之间的缝隙,并防止水流进入所述进口(6)后,直接通过所述内管(4)与所述出口外管(2)、所述进口外管(3)之间的缝隙从所述出口(7)流出。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梦依张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