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6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超行程功能的廉价的操作杆,结构简单且易于维护。操作杆(31)具备:叉架(32),能以旋动轴(33)为中心旋动;把手(41),设置在叉架(32)上,使所述叉架(32)以旋动轴(33)为中心旋动;滑动板(63),连接着液压控制阀(35)的阀芯(36),且在能以特定中立位置为基准沿着和旋动轴(33)的轴线正交的滑动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下被叉架(32)支撑;护罩(62),对所述滑动板(63)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以及螺旋弹簧(64),配置在叉架(32)与护罩(62)之间,且卡合于滑动板(63),当滑动板(63)从所述中立位置滑动时对滑动板(63)赋能以使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操作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搭载用起重机及其它作业装置的操作杆,尤其涉及具备超行程功能的操作杆。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车辆搭载用起重机都是液压驱动的。起重臂(boom)的伸缩、变幅等操作是通过切换液压控制阀来进行的。因此,车辆搭载用起重机具备用于供操作员操作液压控制阀的操作杆。这种操作杆中有一种具备超行程功能的操作杆(例如专利文献1)。具备超行程功能的操作杆具有正常行程及超行程这两种模式。正常行程模式对应于液压切换阀的阀芯从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到达行程末端为止的操作杆的操作。超行程模式对应于所述阀芯从到达行程末端的状态进一步使操作杆移动时的该操作杆的操作。在正常行程模式下,起重臂的伸缩、变幅等的动作方向的切换及动作速度的变更是通过操作杆的操作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在超行程模式下,只有动作速度的变更是通过操作杆的操作来进行。图13是表示以往的具备超行程功能的操作杆101的图。该操作杆101具备杆基台103(也被称作“叉架”)、把手112以及模式切换机构115,经由该模式切换机构115而发挥所述超行程功能。杆基台103被旋动轴113支撑,且通过将把手112朝箭头116、117的方向操作而以旋动轴113为中心旋动。也就是说,通过将把手112朝箭头116、117的方向操作,液压控制阀的阀芯102分别朝箭头118、119的方向滑动。该阀芯102的滑动方向决定进行起重臂的伸缩、变幅等的液压致动器的动作方向。通过把手112的操作来调整所述阀芯102的滑动量,根据该滑动量来决定所述液压致动器的动作速度。当在正常行程模式下操作把手112时,阀芯102像所述那样滑动。如果在阀芯102到达行程末端时,进一步朝相同方向操作把手112,那么操作杆101会超行程(此时,切换为超行程模式),使阀芯102仍维持行程末端的状态,仅使杆基台103旋动。该模式下的杆基台103的旋动量经由特定的连杆机构与引擎节流阀的开度对应。也就是说,调整液压泵的吐出量,从而调整所述液压致动器的动作速度。像这样,具备超行程功能的操作杆并非利用操作杆的单一的操作来控制起重臂的动作方向,而能遍及大范围控制动作速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3-025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图13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15具备:轴104,连结在阀芯102;筒状盒110,安装着把手112;弹簧106及弹簧座107、108;轴环(collar)109;螺栓111,将筒状盒110和弹簧座108及把手112一起紧固在轴104;以及盖105,将筒状盒110的端部盖住。轴104的一端连结在液压控制阀的阀芯102,另一端抵接在弹簧座107。弹簧106的弹性力经由弹簧座107、108附加到轴104,轴104以始终从筒状盒110朝外侧(朝该图中左侧)突出的方式被赋能。图14及图15是操作杆101的放大图,且表示超行程模式下的动作。将把手112朝箭头117的方向操作,如果在阀芯102到达行程末端的状态下(参照图14(A)),进一步朝相同方向操作把手112(超行程),那么如图14(B)所示,被轴104推压后弹簧106挠曲,轴104朝把手112侧滑动。由此,不使阀芯102移动,而使杆基台103从图14(A)所示的位置旋动到图14(B)所示的位置为止。将把手112朝箭头116的方向操作的情况也相同,不使阀芯102在到达行程末端的状态下移动,而使杆基台103从图15(A)所示的位置旋动到图15(B)所示的位置为止。然,构成该操作杆101的零件中的弹簧座107、108及筒状盒110是通过拉拔加工制造,轴104及轴环109是通过车床加工制造。因此,这些零件的加工成本变高,且因为零件件数变多,所以组装步骤数增加。也就是说,不仅操作杆101的制造成本增大,维护也不容易。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超行程功能的廉价的操作杆,结构简单且易于维护。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杆具备:基台,能以特定的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把手,设置在该基台,且使该基台以所述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滑动板,连接着操作对象,且在能以特定的中立位置为基准沿着与所述旋动轴线正交的滑动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下被所述基台支撑;引导板,对该滑动板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以及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基台与所述引导板之间并且卡合于所述滑动板,当所述滑动板从所述中立位置滑动时对该滑动板赋能以使其返回到该中立位置。根据该构成,滑动板被基台支撑,该滑动板被引导板支撑且能朝所述滑动方向滑动。而且,因为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基台与所述引导板之间,所以当所述滑动板对抗所述中立位置的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而从所述中立位置移位时,该弹性部件会对该滑动板进行弹性赋能以使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且说,当把手被操作时,基台接收以所述旋动轴线为中心的转矩。因为在所述滑动板连结着操作对象(典型为液压控制阀的阀芯),所以由该操作对象对所述滑动板作用与所述转矩相应的外力。当该外力的大小小于弹性部件在所述中立位置发挥的弹性力时,所述滑动板不从所述中立位置移位,而仅使所述阀芯滑动。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操作杆的操作模式相当于正常行程模式。另外,当所述外力的大小大于弹性部件在所述中立位置发挥的弹性力时(典型为,当在作为操作对象的阀芯到达行程末端的状态下,进一步以较大的力操作所述把手时),所述滑动板移位,相对地,所述基台进一步旋动。当对所述把手的操作力变小时,所述阀芯仍为行程末端的状态,所述滑动板利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力返回到中立位置。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操作杆的操作模式相当于超行程模式。像这样,只利用所述基台的一部分、滑动板、引导板及弹性部件,就能实现该操作杆发挥超行程功能的结构。并且,弹性部件并不要求特殊的结构,滑动板及引导板也同样并不要求特殊的结构。因此,这些零件的制造中无需像以往那样的拉拔加工或车床加工以外的机械加工,操作杆的零件件数也比以往削减。(2)也可为沿着所述滑动方向相对的一对座面形成在所述基台及引导板,在所述滑动板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被所述一对座面保持。优选所述滑动板具有沿着所述滑动方向相对的一对卡合部,其中一个卡合部形成为在所述滑动板朝所述滑动方向一侧滑动时,代替和所述引导板的座面的卡合而与所述弹性部件卡合并将该弹性部件夹持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基台的座面之间,另一个卡合部形成为在所述滑动板朝所述滑动方向另一侧滑动时,代替和所述基台的座面的卡合而与所述弹性部件卡合并将该弹性部件夹持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引导板的座面之间。根据该构成,在所述滑动板处于中立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被保持在所述基台的座面与引导板的座面之间。这些座面由所述基台及引导板的一部分构成,所以无需特殊的零件来保持弹性部件。在所述超行程模式下,使所述滑动板滑动,但此时,所述弹性部件被夹入到所述基台的座面与所述滑动板的另一个卡合部之间或者所述滑动板的其中一个卡合部与引导板的座面之间,发挥所述弹性力,使所述滑动板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3)优选所述基台的座面由正交于所述滑动方向的壁部形成,且该壁部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供所述滑动板能滑动地嵌合且限制所述弹性部件的插通。优选所述引导板由山形部件形成,所述山形部件具有一对边部,架设在所述基台与所述把手之间,且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杆,具备:基台,能以特定的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把手,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使所述基台以所述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滑动板,连接着操作对象,且在能以特定中立位置为基准沿着和所述旋动轴线正交的滑动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下被所述基台支撑;引导板,对所述滑动板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以及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基台与所述引导板之间且卡合于所述滑动板,当所述滑动板从所述中立位置滑动时对所述滑动板赋能以使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14 JP 2016-0501181.一种操作杆,具备:基台,能以特定的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把手,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使所述基台以所述旋动轴线为中心旋动;滑动板,连接着操作对象,且在能以特定中立位置为基准沿着和所述旋动轴线正交的滑动方向往复移动的状态下被所述基台支撑;引导板,对所述滑动板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以及弹性部件,配置在所述基台与所述引导板之间且卡合于所述滑动板,当所述滑动板从所述中立位置滑动时对所述滑动板赋能以使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杆,其中在所述基台及引导板上,形成有沿着所述滑动方向相对的一对座面,在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被所述一对座面保持,所述滑动板具有沿着所述滑动方向相对的一对卡合部,其中一个卡合部形成为,当所述滑动板移动到所述滑动方向其中一侧时,代替和所述引导板座面的卡合而和所述弹性部件卡合,将所述弹性部件夹持在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基台的座面之间,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渥美雅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多田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