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203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包括外壳、法兰盘、连接头和热交换器,所述外壳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减震垫圈,所述法兰盘安装在减震垫圈的外侧,所述外壳的侧面安装有把手,所述连接头安装在外壳的顶部两端,且连接头的底部通过连接线和温差发电片相互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的侧面均通过导流板和温差发电片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设置有隔热层。该高效温差发电器,设置有散热口,并且发电器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同时导流板为空心结构,便于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产生的气流传递给温差发电片,发电更高效,并且发电器的两侧设置有把手,解决了散热效果不好,搬运和安装不够便捷,发电不够高效的问题。

An efficient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lange, a connecting head and a heat exchanger. The two ends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the edge of the air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bing washer. The flange is installed outside the shock absorbing washer, and the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connection is provided. The head is mounted at the top two ends of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head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wire and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ng sheet. The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cold exchanger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diversion plate and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ng sheet,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The high-efficiency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o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generator are provided with flanges, and the guide plate is hollow structure, so that the air generated by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cold exchanger can be easily transmitted to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ng sheet. The power generation is more efficient. Handle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generato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heat dissip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not convenient enough, and the power generation is not efficient en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
本技术涉及发电器
,具体为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
技术介绍
温差发电器,是一种静态的固体器件,没有转动部件,体积小、寿命长,工作时无噪声,而且无须维护,成为空间电源研发的热点,大大刺激了温差电技术的发展。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我们温差发电的愿望更加强烈。它的出现使任意相态的物质、任意局部环境的温度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序化控制,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发电器,散热效果不好,搬运和安装不够便捷,发电不够高效。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发电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散热效果不好,搬运和安装不够便捷,发电不够高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包括外壳、法兰盘、连接头和热交换器,所述外壳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减震垫圈,所述法兰盘安装在减震垫圈的外侧,且法兰盘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壳的侧面安装有把手,且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口,所述连接头安装在外壳的顶部两端,且连接头的底部通过连接线和温差发电片相互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的侧面均通过导流板和温差发电片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设置有隔热层。优选的,所述外壳和连接头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头关于外壳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组。优选的,所述减震垫圈位于外壳和法兰盘的中间位置,且减震垫圈和法兰盘为热粘接。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空心结构,且导流板为“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规格相同,且两者并列设置。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平铺在外壳的底部,且隔热层为玻璃纤维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温差发电器,设置有散热口,可以将发电器内部的热量散发,保证其它零件正常运行,并且发电器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便于和其他设备连接,然后外壳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圈,这样该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就会减轻,同时导流板为空心结构,便于热交换器和冷交换器产生的气流传递给温差发电片,让发电更加高效,并且发电器的两侧设置有把手,便于使用者搬运,连接头和外壳为螺纹连接,便于将连接头拆卸进行维修,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玻璃纤维材质的隔热层,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的优良特性,可以保持冷热交换器正常运行,解决了散热效果不好,搬运和安装不够便捷,发电不够高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进风口,3、减震垫圈,4、法兰盘,5、固定孔,6、把手,7、散热口,8、连接头,9、连接线,10、温差发电片,11、导流板,12、热交换器,13、冷交换器,14、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包括外壳1、进风口2、减震垫圈3、法兰盘4、固定孔5、把手6、散热口7、连接头8、连接线9、温差发电片10、导流板11、热交换器12、冷交换器13和隔热层14,外壳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2,且进风口2的边缘处设置有减震垫圈3,外壳1和连接头8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头8关于外壳1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组,便于使用者将连接头8拆卸进行检查维修,法兰盘4安装在减震垫圈3的外侧,且法兰盘4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5,减震垫圈3位于外壳1和法兰盘4的中间位置,且减震垫圈3和法兰盘4为热粘接,这样该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就会减轻,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把手6,且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口7,连接头8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两端,且连接头8的底部通过连接线9和温差发电片10相互连接,热交换器12和冷交换器13的侧面均通过导流板11和温差发电片10的底部相互连接,导流板11为空心结构,且导流板11为“L”形结构,气流可以通过导流板11传递给温差发电片10的两端,热交换器12和冷交换器13规格相同,且两者并列设置,外壳1的内底面设置有隔热层14,隔热层14平铺在外壳1的底部,且隔热层14为玻璃纤维材质,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的优良特性,可以保持冷热交换器正常运行。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温差发电器时,首先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6将该装置搬运到指定位置,空气会从进风口2进入壳体1的内部,热交换器12会将空气转化为冷气流,冷交换器13会将空气转化为热气流,然后均通过导流板11传递给温差发电片10的两端,最后产生电流通过连接线9传递给连接头8,这样可以高效发电,并且散热口7可以将壳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保证其他零件的正常运行,连接头8为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将其拆卸进行检查维修,壳体1两端设置有法兰盘4,便于该装置和其他设备相互连接,同时壳体1和法兰盘4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圈3,这样该装置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就会减轻,壳体1的底部玻璃纤维材质的隔热层14,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的优良特性,可以保持冷热交换器正常运行,让结构更加合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包括外壳(1)、法兰盘(4)、连接头(8)和热交换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2),且进风口(2)的边缘处设置有减震垫圈(3),所述法兰盘(4)安装在减震垫圈(3)的外侧,且法兰盘(4)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把手(6),且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口(7),所述连接头(8)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两端,且连接头(8)的底部通过连接线(9)和温差发电片(10)相互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2)和冷交换器(13)的侧面均通过导流板(11)和温差发电片(10)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底面设置有隔热层(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温差发电器,包括外壳(1)、法兰盘(4)、连接头(8)和热交换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设置有进风口(2),且进风口(2)的边缘处设置有减震垫圈(3),所述法兰盘(4)安装在减震垫圈(3)的外侧,且法兰盘(4)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5),所述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把手(6),且外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散热口(7),所述连接头(8)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两端,且连接头(8)的底部通过连接线(9)和温差发电片(10)相互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2)和冷交换器(13)的侧面均通过导流板(11)和温差发电片(10)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底面设置有隔热层(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桥李树海陈娟娟王静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莘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