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117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内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轮内散热装置,包括轮罩及轮毂,所述轮罩的下方形成有轮罩下腔体,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罩下腔体中,所述轮毂的内部形成有轮腔,所述轮毂包括轮辋、轮毂法兰盘及连接在所述轮毂法兰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多根轮辐,所述轮辐的内侧面包括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零,所述斜面的部分表面沿所述轮毂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轮内散热装置,能够降低制动系统的温度,进而提高整车制动性能,提高行驶安全性。

Wheel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wheel heat dissipation, and relates to an in-wheel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ncluding a wheel cover and a hub. The lower part of the wheel cover is formed into a lower cavity of the wheel cover. The hub is installed in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wheel cover,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hub is formed into a wheel cavity. The hub comprises a rim, a flange of the wheel hub and a connecting place. A plurality of spokes between the hub flange plate and the rim are describe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poke comprises a sloping surface, the angle between the sloping surface and the vertical plan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im is greater than zero, and part of the sloping surface protrudes beyond the vertical plane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im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hub. The wheel internal cooling devi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raking system, thereby improving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vehicle and improving the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内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轮内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内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性能是汽车的重要性能,其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可靠性和人的生命安全。然而,制动系统受温度影响很大,在高温下,制动盘和卡钳的制动性能急剧降低,即制动性能热衰减。制动系统的制动盘和卡钳安装在轮毂内的轮腔中,制动过程中,因为卡钳和制动盘的摩擦,产生大量热而不能迅速导出轮腔,进而影响制动性能。如何在行驶过程中降低制动系统的温度成为汽车设计的重要问题。此外,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车企大力发展的方向,轮毂电机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巨大的潜力。轮毂电机安装在轮毂内的轮腔中,然而,轮毂电机由于将电能—磁能—动能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不能迅速导出轮腔,严重影响轮毂电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系统或轮毂电机产生的热量不能迅速导出轮腔的问题,提供一种轮内散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内散热装置,包括轮罩及轮毂,所述轮罩的下方形成有轮罩下腔体,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罩下腔体中,所述轮毂的内部形成有轮腔,所述轮毂包括轮辋、轮毂法兰盘及连接在所述轮毂法兰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多根轮辐,所述轮辐的内侧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零,所述斜面的部分表面沿所述轮毂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可选地,多根所述轮辐的最外侧点共面以形成轮辐外侧竖直平面,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平行间隔。可选地,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间距为6.75mm。可选地,所述轮辐的中部向外弯曲并突出所述轮辋及轮毂法兰盘。可选地,所述轮辐呈三角柱状,所述轮辐包括顺次相接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所述斜面,所述轮辐的三角形截面的最长边位于所述斜面上,所述轮辐的三角形截面的最短边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轮辐的最外侧表面。可选地,所述轮辐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法兰盘连接的一端其三角形截面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的夹角为45度,所述轮辐与所述轮辋连接的一端其三角形截面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的夹角为60度。可选地,所述轮内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轮罩下腔体连通至外部大气的导流装置。可选地,所述导流装置为一导流管,所述轮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插接在所述通孔上并与所述轮罩下腔体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气端与外部大气连通。可选地,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形成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口径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导流管的中部平滑地弯曲。本技术实施例的轮内散热装置,轮辐的内侧面包括一斜面,斜面与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零,且斜面的部分表面沿轮毂的宽度方向突出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这样,若将斜面突出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的部分表面布置在轮毂前进转动方向的前侧,则车辆向前行驶时,斜面的突出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的部分表面为迎风面,轮毂犹如涡轮一样转动,气流通过斜面压进轮腔内,以对轮腔内的制动系统进行散热,由轮腔出来的气流流出轮罩下腔体,进而形成气流循环,增加了轮腔内空气流动,以此降低制动系统的温度,进而提高整车制动性能,提高行驶安全性。并且,在轮腔内安装有轮毂电机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降低轮毂电机的温度,以此提高电机的动力性能及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轮毂的前侧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轮毂的后侧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轮毂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轮毂的轮辐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导流管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轮罩;11、通孔;2、轮毂;21、轮腔;22、轮辋;23、轮毂法兰盘;24、轮辐;241、斜面;242、第一表面;243、第二表面;3、导流管;31、进气端;32、出气端;33、喇叭口;4、轮罩下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内散热装置,包括轮罩1、轮毂2及构成导流装置的导流管3,所述轮罩1的下方形成有轮罩下腔体4,所述轮毂2安装在所述轮罩下腔体4中,所述轮毂2的内部形成有轮腔21。所述导流管3用于将所述轮罩下腔体4连通至外部(轮罩下腔体的外部)大气。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轮毂2包括轮辋22、轮毂法兰盘23及连接在所述轮毂法兰盘23与所述轮辋22之间的多根轮辐24,多根轮辐24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排列。轮辐24的数量不限于图中示意的7根,根据需要可以是2根、3根、4根、5根、6根或8根以上。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轮辐24的内侧面包括一斜面241。所述斜面241与所述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的夹角大于零,所述斜面241的部分表面沿所述轮毂2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之外。这样,若将轮毂2的宽度方向突出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之外的部分表面布置在轮毂2前进转动方向的前侧,则车辆向前行驶时,斜面241的突出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之外的部分表面为迎风面,轮毂2犹如涡轮一样转动,气流通过斜面241压进轮腔21内,增加了轮腔21内空气流动,提高了轮腔21内发热部件(例如制动系统、轮毂电机等)的散热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轮辐24的中部向外弯曲并突出所述轮辋22及轮毂法兰盘23。如此设计有利于斜面241将更多气流挤压到轮腔21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根所述轮辐24的最外侧点共面以形成轮辐外侧竖直平面S2,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S2与所述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平行间隔。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S2与所述轮辋22的外侧竖直平面S1的间距L为6.75mm。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轮辐24呈三角柱状,所述轮辐24包括顺次相接的第一表面242、第二表面243及所述斜面241。所述轮辐24的三角形截面的最长边位于所述斜面241上,即,所述轮辐24的所有三角形截面的最长边的集合构成所述斜面241。所述轮辐24的三角形截面的最短边位于所述第二表面243上,即,所述轮辐24的所有三角形截面的最短边的集合构成所述第二表面243。所述轮辐24的所有三角形截面的另一短边的集合构成所述第一表面242。所述第一表面242为所述轮辐24的最外侧表面。三角柱状的轮辐24,一方面能够增加轮辐24自身的强度。另一方面,三角柱状的轮辐24空气动力学性能更佳,有利于降低车轮风阻,提高轮腔21进气。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轮辐24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轮辐24与所述轮毂法兰盘23连接的一端其三角形截面S3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的夹角为45度,即三角形截面S3大致为夹角45度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轮辐24与所述轮辋22连接的一端其三角形截面S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及轮毂,所述轮罩的下方形成有轮罩下腔体,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罩下腔体中,所述轮毂的内部形成有轮腔,所述轮毂包括轮辋、轮毂法兰盘及连接在所述轮毂法兰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多根轮辐,所述轮辐的内侧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零,所述斜面的部分表面沿所述轮毂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罩及轮毂,所述轮罩的下方形成有轮罩下腔体,所述轮毂安装在所述轮罩下腔体中,所述轮毂的内部形成有轮腔,所述轮毂包括轮辋、轮毂法兰盘及连接在所述轮毂法兰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多根轮辐,所述轮辐的内侧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夹角大于零,所述斜面的部分表面沿所述轮毂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轮辐的最外侧点共面以形成轮辐外侧竖直平面,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平行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外侧竖直平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竖直平面的间距为6.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的中部向外弯曲并突出所述轮辋及轮毂法兰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呈三角柱状,所述轮辐包括顺次相接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所述斜面,所述轮辐的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光华超易刚段守焱谷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