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083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包括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卷筒的内部,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二挡板、拉板、推杆、第一挡板、竖杆、支架、连接杆、第一活动杆、第二传动框、第三卷筒、第二活动杆、第一传动框、滑杆、滑套和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感线圈支架不能增大使用面积的问题,该电感线圈支架,具备增大使用面积的优点,增加了电感线的收纳,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该电感线圈支架的实用性。

An inductor coil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ctance coil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rum, a first baffle plat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drum, and a sliding rod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baffle plat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sliding rod extend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first drum. The surface of the sliding rod is sleev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liding sleeve is fixed. The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ro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inductance coil bracket is not used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drum, the second drum, the second baffle, the pulling plate, the push rod, the first baffle, the vertical bar, the support, the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movable ro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frame, the third drum, the second movable rod, the first transmission frame, the sliding rod,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spring. The inductance coil bracke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larging the use area, increasing the acceptance of inductance wire, bring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users, and improv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inductance coil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线圈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
,具体为一种电感线圈支架。
技术介绍
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在对电感线收纳时,需要使用到电感线圈支架,现有的电感线圈支架大多是固定式,不能增大支架的使用面积,从而影响了电感线的收纳,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降低了该电感线圈支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具备增大使用面积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感线圈支架不能增大使用面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包括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卷筒的内部,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延伸至第一挡板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竖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卷筒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框,所述第一传动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后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筒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内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卷筒,所述第三卷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框,所述第二传动框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后端与第一传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筒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卷筒的内腔并与第二卷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部贯穿至推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第三卷筒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卷筒内壁顶部的右侧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二挡板、拉板、推杆、第一挡板、竖杆、支架、连接杆、第一活动杆、第二传动框、第三卷筒、第二活动杆、第一传动框、滑杆、滑套和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感线圈支架不能增大使用面积的问题,该电感线圈支架,具备增大使用面积的优点,增加了电感线的收纳,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该电感线圈支架的实用性,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固定杆和卡杆的配合使用,可对推杆起到固定的作用,增加了推杆的稳定性,使推杆的稳定效果更好,通过设置限位块,可对滑套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了滑套的稳定性,使滑套的稳定效果更好,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第三卷筒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第三卷筒与第一卷筒的摩擦力较大,造成第三卷筒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第三卷筒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中:1第一卷筒、2第二卷筒、3第二挡板、4卡杆、5固定杆、6拉板、7推杆、8第一挡板、9竖杆、10支架、11连接杆、12第一活动杆、13第二传动框、14滑块、15第三卷筒、16滑槽、17第二活动杆、18限位块、19第一传动框、20滑杆、21滑套、2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包括第一卷筒1,第一卷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8,第一挡板8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顶部设置有卡杆4,通过固定杆5和卡杆4的配合使用,可对推杆7起到固定的作用,增加了推杆7的稳定性,使推杆7的稳定效果更好,卡杆4的底部贯穿至推杆7的底部,第一挡板8的内部开设有与推杆7配合使用的通孔,第一挡板8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通过设置限位块18,可对滑套21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了滑套21的稳定性,使滑套21的稳定效果更好,滑杆20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卷筒1的内部,滑杆20的表面套设有滑套21,滑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9,竖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推杆7的左端延伸至第一挡板8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6,竖杆9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2,弹簧22的左端与第一挡板8固定连接,竖杆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第一卷筒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框19,第一传动框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第一活动杆12的后端与连接杆11固定连接,第一卷筒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卷筒2,第一卷筒1内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卷筒15,第三卷筒15顶部的左侧和底部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第一卷筒1内壁顶部的右侧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14配合使用的滑槽16,通过滑块14和滑槽16的配合使用,使第三卷筒15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第三卷筒15与第一卷筒1的摩擦力较大,造成第三卷筒15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第三卷筒15的使用寿命,第三卷筒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框13,第二传动框13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杆17,第二活动杆17的后端与第一传动框19固定连接,第三卷筒15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卷筒2的内腔并与第二卷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卷筒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3。使用时,将卡杆4从推杆7上取出,通过弹簧22的弹力使竖杆9向右移动,通过竖杆9带动连接杆11和推杆7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杆11带动第一活动杆12在第一传动框19的内部滑动连接,从而带动第一传动框19在支架10上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活动杆17在第二传动框13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框13向右移动,通过第二传动框13带动第三卷筒15向右移动,通过第三卷筒15带动第二卷筒2向右移动,直到第三卷筒15延伸至第一卷筒1的外部。综上所述:该电感线圈支架,通过第一卷筒1、第二卷筒2、第二挡板3、拉板6、推杆7、第一挡板8、竖杆9、支架10、连接杆11、第一活动杆12、第二传动框13、第三卷筒15、第二活动杆17、第一传动框19、滑杆20、滑套21和弹簧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感线圈支架不能增大使用面积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包括第一卷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8)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卷筒(1)的内部,所述滑杆(20)的表面套设有滑套(21),所述滑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9),所述竖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推杆(7)的左端延伸至第一挡板(8)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6),所述竖杆(9)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左端与第一挡板(8)固定连接,所述竖杆(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第一卷筒(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框(19),所述第一传动框(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所述第一活动杆(12)的后端与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筒(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卷筒(2),所述第一卷筒(1)内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卷筒(15),所述第三卷筒(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框(13),所述第二传动框(13)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杆(17),所述第二活动杆(17)的后端与第一传动框(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筒(15)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卷筒(2)的内腔并与第二卷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筒(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线圈支架,包括第一卷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8)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卷筒(1)的内部,所述滑杆(20)的表面套设有滑套(21),所述滑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9),所述竖杆(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推杆(7)的左端延伸至第一挡板(8)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拉板(6),所述竖杆(9)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左端与第一挡板(8)固定连接,所述竖杆(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第一卷筒(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框(19),所述第一传动框(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所述第一活动杆(12)的后端与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筒(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卷筒(2),所述第一卷筒(1)内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卷筒(15),所述第三卷筒(15)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纳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