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剑专利>正文

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37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6:12
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油箱、液压泵和支脚油缸;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口P口连通;还包括梭阀、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梭阀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B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P口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侧面叉车在挂挡行驶时支脚油缸可以自动收起。

Side fork truck foot oil cylinder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n oil cylinder control device for side forklift trucks, which comprises a manual directional valve, a fuel tank, a hydraulic pump and a pin oil cylinder; the oil outlet of the hydraulic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inlet P of the manual directional valve; the shuttle valve,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are also included; and the oil outlet B of the shuttle valve is respectively controlled with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The control port K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inlet P1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the second inlet P2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ydraulic pump, and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less cavity of the supporting oil cylinder, and the manua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The execution port B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port P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the execution port A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cavity of the leg cylinder, and the return port T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el tank. The invention enables the side fork truck to automatically separate the foot oil cylinder when the gear is ru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叉车,特别涉及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侧面叉车的门架、起升机构和货叉位于叉车的中部,可以沿着横向导轨移动。货叉位于叉车的侧面,侧面还有一货物平台。当货叉沿着门架上升到大于货物平台高度时,门架沿着导轨缩回,降下货叉,货物便放在叉车的货物平台上。侧面叉车的门架和货叉在车体一侧。目前侧面叉车在工作过程中,当驾驶员停车后需要操作手动换向阀30将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伸出,支脚油缸33支撑于地面,以便在起升货物时起到提升横向稳定性的作用。在侧面叉车需要行驶前必须先将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收起。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驾驶员在侧面叉车需要行驶前忘记将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收起就挂挡行驶的情况,这样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油箱31、液压泵32、支脚油缸33和手动换向阀30,液压泵32的进油口与油箱31连通,液压泵32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连通,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33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B口与支脚油缸33的有杆腔连通。当驾驶员停车后需要将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伸出时,只需操作手动换向阀30,使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液压泵32中的压力油进入支脚油缸33的无杆腔,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伸出,使支脚油缸33支撑于地面,这时,再操作手动换向阀30,使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均不相通。当车辆需要行驶时,必须先将支脚油缸33收回,这时可操作手动换向阀30,使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B口相通,液压泵32中的压力油进入支脚油缸33的有杆腔,支脚油缸33的活塞杆缩回,支脚油缸33离开地面。这种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在侧面叉车挂挡行驶时,支脚油缸33不能自动收起,这样当驾驶员忘记将支脚油缸33收起就挂挡行驶时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侧面叉车在挂挡行驶时支脚油缸可以自动收起的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油箱、液压泵和支脚油缸;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口P口连通;还包括梭阀、第一液控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换向阀;所述梭阀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B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P口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连通。所述油箱至液压泵的进油口的油通道上设有过滤器。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至油箱的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梭阀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B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的进油口P口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的有杆腔连通,还由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梭阀的第一进油口A口与挡位控制阀的执行口A口连通,将梭阀的第二进油口C口与挡位控制阀的执行口B口连通,因而当驾驶员在侧面叉车需要行驶前忘记将支脚油缸收起就挂前进挡或挂后退挡行驶时,挡位控制阀的进油口P口与其执行口A口或执行口B口相通,液压泵中的压力油进入前进挡离合器或后退挡离合器的同时,液压泵中的压力油还可以通过梭阀的第一进油口A口或第二进油口C口进入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控制口K口,这时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第二液控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与回油口T口相通,液压泵中的压力油经第一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P2口进入支脚油缸的无杆腔,支脚油缸的有杆腔的压力油经第二液控换向阀回到油箱,这样支脚油缸的活塞杆就可以缩回,支脚油缸离开地面,即侧面叉车挂在前进挡或后退挡时,支脚油缸可以自动收起,这样当驾驶员在侧面叉车需要行驶前忘记将支脚油缸收起就挂前进挡或后退挡行驶时,就不存在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与车辆的挡位装置连接后的原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挡位装置的原理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梭阀1、第一液控换向阀2、第二液控换向阀3、手动换向阀30、油箱31、液压泵32、支脚油缸33、过滤器34、安全阀35、挡位控制阀40、操纵杆40-1、前进挡离合器41、后退挡离合器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30、油箱31、液压泵32和支脚油缸33;所述液压泵32的进油口与油箱31连通,液压泵32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连通;还包括梭阀1、第一液控换向阀2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所述梭阀1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控制口K口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32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33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B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P口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33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31连通。正常情况下,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进油口P1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当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控制口K口通入压力油时,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正常情况下,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执行口A口与进油口P口相通,当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控制口K口通入压力油时,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执行口A口与回油口T口相通。所述油箱31至液压泵32的进油口的油通道上设有过滤器34。所述液压泵32的出油口至油箱31的油通道上设有安全阀3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需要与车辆上的挡位装置配合使用,现有技术的挡位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挡位控制阀40、前进挡离合器41和后退挡离合器42,挡位控制阀40包括操纵杆40-1,挡位控制阀40的进油口P口与液压泵32的出油口连通,挡位控制阀4的执行口A口与前进挡离合器41连通,挡位控制阀4的执行口B口与后退挡离合器42连通,挡位控制阀40的操纵杆40-1通过软轴与位于驾驶室的挡位选择器连接。当驾驶员操作位于驾驶室的挡位选择器,使之挂在前进挡上,软轴带动挡位控制阀40的操纵杆40-1运动,使挡位控制阀40的进油口P口与其执行口A口相通,液压泵32的压力油进入前进挡离合器41,前进挡离合器41处于结合状态,动力轴与前进轴结合,车辆可以前进。当驾驶员操作位于驾驶室的挡位选择器使之挂在后退挡上,挡位控制阀40的进油口P口与其执行口B口相通,后退挡离合器42处于结合状态,动力轴与后退轴结合,车辆可以后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30)、油箱(31)、液压泵(32)和支脚油缸(33);所述液压泵(32)的进油口与油箱(31)连通,液压泵(32)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梭阀(1)、第一液控换向阀(2)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所述梭阀(1)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控制口K口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32)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33)的无杆腔连通,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B口与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进油口P口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执行口A口与支脚油缸(33)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回油口T口与油箱(3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面叉车的支脚油缸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换向阀(30)、油箱(31)、液压泵(32)和支脚油缸(33);所述液压泵(32)的进油口与油箱(31)连通,液压泵(32)的出油口与手动换向阀(30)的进油口P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梭阀(1)、第一液控换向阀(2)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所述梭阀(1)的出油口B口分别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控制口K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3)的控制口K口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30)的执行口A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一进油口P1口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的第二进油口P2口与液压泵(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