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967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属于轧钢行业加热炉燃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朝向加热炉,空气蓄热箱(1)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空气烧嘴孔(3),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煤气烧嘴孔(6),每一排相邻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在同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均为具有水平45度喷射角的圆孔,同一排上的空气烧嘴孔和煤气烧嘴孔喷射线在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前方的加热炉内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燃烧气流分布,提高了高炉煤气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煤气消耗;具有改造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属于轧钢行业加热炉燃烧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企业加热炉的烧嘴是煤气、空气成一定角度的单一方形燃烧孔,此种烧嘴严重制约了空气、煤气的使用流量,且长期高温生产状态下容易使烧嘴角度变形,煤气消耗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增强高炉煤气的使用效率,稳定燃烧供给的空气、煤气流量,改变燃烧气流分布,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包含空气蓄热箱、煤气蓄热箱、空气烧嘴孔、挡火砖、蓄热体和煤气烧嘴孔;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相邻排列布置,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的前壁朝向加热炉,空气蓄热箱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空气烧嘴孔,煤气蓄热箱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煤气烧嘴孔,每一排相邻的空气烧嘴孔和煤气烧嘴孔在同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空气烧嘴孔和煤气烧嘴孔均为具有水平45度喷射角的圆孔,同一排上的空气烧嘴孔和煤气烧嘴孔喷射线在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前方的加热炉内相交;所述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煤气蓄热箱,箱壁上设有煤气入口、废气出口和热气入口,煤气蓄热箱内部填充多个带孔的蓄热体,靠近煤气烧嘴孔的位置设有带孔的挡火砖,煤气烧嘴孔与蓄热体之间通过挡火砖隔离。所述挡火砖厚度为100mm,设置多个16mm的孔;蓄热体为带有4-6mm孔的刚玉砖。所述煤气蓄热箱通过热气入口通入加热炉的热气,蓄热体完成蓄热后关闭热气;打开煤气入口,煤气进入煤气蓄热箱提升温度后通过煤气烧嘴孔喷出燃烧;蓄热体温度下降后,关闭煤气入口,打开废气出口,抽出煤气蓄热箱内的废气,再通入热气,循环往复。空气蓄热箱的工作过程与煤气蓄热箱相同。加热后的空气和煤气,通过空气烧嘴孔和煤气烧嘴孔喷射,在空气蓄热箱和煤气蓄热箱前方的加热炉内燃烧区相交燃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燃烧气流分布,提高了高炉煤气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煤气消耗;具有改造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安全性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空气蓄热箱1、煤气蓄热箱2、空气烧嘴孔3、挡火砖4、蓄热体5、煤气烧嘴孔6、煤气入口7、废气出口8、热气入口9、燃烧区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包含空气蓄热箱1、煤气蓄热箱2、空气烧嘴孔3、挡火砖4、蓄热体5和煤气烧嘴孔6;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相邻排列布置,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朝向加热炉,空气蓄热箱1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空气烧嘴孔3,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煤气烧嘴孔6,每一排相邻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在同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均为具有水平45度喷射角的圆孔,同一排上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喷射线在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前方的加热炉内相交;所述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煤气蓄热箱2,箱壁上设有煤气入口7、废气出口8和热气入口9,煤气蓄热箱2内部填充多个带孔的蓄热体5,靠近煤气烧嘴孔6的位置设有带孔的挡火砖4,煤气烧嘴孔6与蓄热体5之间通过挡火砖4隔离。所述煤气蓄热箱2通过热气入口9通入加热炉的热气,蓄热体5完成蓄热后关闭热气;打开煤气入口7,煤气进入煤气蓄热箱2提升温度后通过煤气烧嘴孔6喷出燃烧;蓄热体温度下降后,关闭煤气入口7,打开废气出口8,抽出煤气蓄热箱2内的废气,再通入热气,循环往复。空气蓄热箱1的工作过程与煤气蓄热箱2相同。加热后的空气和煤气,通过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喷射,在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前方的加热炉内燃烧区10相交燃烧。本实施例中,空气蓄热箱1长1500mm、宽500mm、高800mm,煤气蓄热箱2长1500mm、宽700mm、高800mm,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间距为280mm;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均为圆形,直径150mm。每一个空气蓄热箱截面有6个空气烧嘴孔,三排;每一个煤气蓄热箱截面有9个煤气烧嘴孔,三排;挡火砖4厚度为100mm,设置多个16mm的孔,蓄热体5为带有4-6mm孔的刚玉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空气蓄热箱(1)、煤气蓄热箱(2)、空气烧嘴孔(3)、挡火砖(4)、蓄热体(5)和煤气烧嘴孔(6);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相邻排列布置,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朝向加热炉,空气蓄热箱(1)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空气烧嘴孔(3),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煤气烧嘴孔(6),每一排相邻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在同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均为具有水平45度喷射角的圆孔,同一排上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喷射线在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前方的加热炉内相交;所述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煤气蓄热箱(2),箱壁上设有煤气入口(7)、废气出口(8)和热气入口(9),煤气蓄热箱(2)内部填充多个带孔的蓄热体(5),靠近煤气烧嘴孔(6)的位置设有带孔的挡火砖(4),煤气烧嘴孔(6)与蓄热体(5)之间通过挡火砖(4)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加热炉煤气利用率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空气蓄热箱(1)、煤气蓄热箱(2)、空气烧嘴孔(3)、挡火砖(4)、蓄热体(5)和煤气烧嘴孔(6);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相邻排列布置,空气蓄热箱(1)和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朝向加热炉,空气蓄热箱(1)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空气烧嘴孔(3),煤气蓄热箱(2)的前壁上设置多排圆形的煤气烧嘴孔(6),每一排相邻的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在同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上,空气烧嘴孔(3)和煤气烧嘴孔(6)均为具有水平45度喷射角的圆孔,同一排上的空气烧嘴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宝刘相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