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31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包括自润滑轴承、工作组件、推杆、接触器导磁板和铁芯外壳,推杆设置在铁芯外壳的中间部位,推杆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推杆的上端罩有接触器导磁板,工作组件均套设在推杆上。本申请在接触器动铁芯的外侧设置了自润滑轴承,能有效的减少摩擦系数,从而增加工作组件的机械寿命,且较常规动铁芯表面涂涂层,此自润滑轴承涂料附着力大,能有效的减少涂层脱落对其他部件的污染。

A self lubricating cont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lubricating contactor, which comprises a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a working part, a push rod, a magnetic guide plate of the contactor and an iron core shell. The push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ron core shell, the lower end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push rod is covered with a magnetic guide plate of the contactor, and the working parts are all set on the push rod. Up. A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vable core of the contactor,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mechanical life of the working parts, and coats the surface of the movable cor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ovable core. The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coating has greater adhes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coating shedding to othe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接触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接触器为了提高产品的机械寿命,会在动铁芯外涂一层润滑材料,此方法能减少动铁芯与铁芯外壳间的摩擦,提升接触器机械寿命。但是,动铁芯外涂覆润滑材料时,涂覆不均匀,且润滑材料附着力低,接触器运动达一定的次数后,润滑材料会脱落污染整个接触器,影响产品的寿命,甚至是导致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润滑接触器,以解决现有润滑材料污染整个接触器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包括自润滑轴承、工作组件、推杆、接触器导磁板和铁芯外壳,所述推杆设置在铁芯外壳的中间部位,推杆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推杆的上端罩有接触器导磁板,所述工作组件均套设在推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返回弹簧、压力弹簧、动触片和静触点,所述动铁芯固定在推杆的下端,动铁芯的外侧套设有自润滑轴承,静铁芯套设在推杆上,且静铁芯位于动铁芯上端,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推杆的上半部分,动触片套设在压力弹簧上端,所述静触点固定在接触器导磁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自润滑轴承与铁芯外壳固定在一起,自润滑轴承与动铁芯可相对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推杆的中间段设置有用于分隔返回弹簧和压力弹簧的环状凸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动铁芯和静铁芯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返回弹簧的环形空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在接触器动铁芯的外侧设置了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可有效的解决动铁芯表面涂覆涂料附着力低,容易脱落的问题,能有效的减少涂层对接触器其他部件的污染,且自润滑轴承可有效的减少摩擦系数,从而增加工作组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润滑接触器,主要包括自润滑轴承1,工作组件、推杆2、铁芯外壳3以及接触器导磁板11,推杆2设置在铁芯外壳3的中间部位,推杆2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1,且工作组件均套设在推杆2上,工作组件包括动铁芯4、静铁芯5、返回弹簧6、压力弹簧7、动触片8和静触点9,动铁芯4固定在推杆2的下端,动铁芯4的外侧套设有自润滑轴承1,静铁芯5套设在推杆2上,且静铁芯5位于动铁芯4上端,压缩弹簧6位于动铁芯4与静铁芯5之间,压力弹簧7位于推杆2的上半部分,动触片8套设在缓冲弹簧7上端,静触点9固定在接触器导磁板11的上面。其中,自润滑轴承1是与铁芯外壳3固定在一起的,自润滑轴承上涂覆有润滑材料,自润滑轴承1上的表面涂覆涂料附着力较大,不易脱落,有效的防止了润滑材料脱落对其他部件的污染,减少其他部件的更换及清洗频率,而另一方面,自润滑轴承1改变了原先动铁芯4与铁芯外壳3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了动铁芯4的损耗,从而延长了动铁芯4的使用寿命,在本申请中,推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了环状凸台201,此外,通过环状凸台201还将压缩弹簧6和缓冲弹簧7相隔开来,优选的,本申请在动铁芯4和静铁芯5上均开设有环形空腔10,压缩弹簧6的大部分容纳在动铁芯4和静铁芯5的环形空腔10内,当工作时,驱动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动铁芯4和静铁芯5被磁化,且相对面极面相反,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6的弹力小于动铁芯4和静铁芯5之间的磁力,从而使动铁芯4带动推杆2竖直向上运动,并进而使得动触片8与两个静触点9相互接触,该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为了避免动触片8与两个静触点9接触时发生刚性碰撞,在动触片8与两个静触点9之间便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弹簧7;当驱动线圈断电时,压缩弹簧6的弹力大于动铁芯4和静铁芯5之间的磁力,从而使动铁芯4带动推杆2竖直向下运动,并进而使得动触片8与两个静触点9相互分离,推杆2复位,该高压直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润滑轴承、工作组件、推杆、接触器导磁板和铁芯外壳,所述推杆设置在铁芯外壳的中间部位,推杆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推杆的上端罩有接触器导磁板,所述工作组件均套设在推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润滑轴承、工作组件、推杆、接触器导磁板和铁芯外壳,所述推杆设置在铁芯外壳的中间部位,推杆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自润滑轴承,推杆的上端罩有接触器导磁板,所述工作组件均套设在推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返回弹簧、压力弹簧、动触片和静触点,所述动铁芯固定在推杆的下端,动铁芯的外侧套设有自润滑轴承,静铁芯套设在推杆上,且静铁芯位于动铁芯上端,所述返回弹簧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志吴广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