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98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该触头结构包括呈相对布置的静接触端和动接触端,动接触端能够与静接触端吸合连通或断开;还包括屏蔽件和生磁件,屏蔽件围设于静接触端外,用于屏蔽静接触端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生磁件围设于动接触端外,用于在动接触端与静接触端吸合连通、且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生磁件与屏蔽件之间形成磁回路,以产生使动接触端保持与静接触端吸合连通的电磁吸力。该触头结构具有优异的磁屏蔽和抗短路能力,可使接触器产品很好的适用于负载通过短路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该触头结构新颖、简单、合理,易加工制作,减小了安装空间,利于接触器产品的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接触器结构中,大多采用动触片直动式结构,即:动触片通过进行直线式运动,以与静触头吸合连通或断开。

2、而在动触片与静触头吸合连通时,电流流过静触头会产生感生磁场,在该感生磁场作用下、动触片会受到电动斥力,并具有与静触头分开的趋势。尤其是当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动触片会受到较大的电动斥力,进而导致出现动触片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接触器粘连、甚至发生爆炸。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和接触器,一方面,该触头结构具有优异的磁屏蔽和抗短路能力,可使接触器产品很好的适用于负载通过短路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另一方面,该触头结构新颖、简单、合理,易加工制作、制作成本低,还减小了安装空间,利于接触器产品的小型化发展。

2、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包括呈相对布置的静接触端和动接触端,所述动接触端能够与所述静接触端吸合连通或断开;还包括屏蔽件和生磁件,所述屏蔽件围设于所述静接触端外,用于屏蔽所述静接触端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所述生磁件围设于所述动接触端外,用于在所述动接触端与所述静接触端吸合连通、且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所述生磁件与所述屏蔽件之间形成磁回路,以产生使所述动接触端保持与所述静接触端吸合连通的电磁吸力。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静触头和动触片,所述静触头设有所述静接触端,所述动触片设有所述动接触端;

4、所述屏蔽件与所述静接触端之间具有间隙,并同时与所述静触头固定连接;

5、所述生磁件与所述动接触端之间无间隙贴合,并同时固定嵌设于所述动触片中。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片呈相对布置;

7、所述静接触端一体凸设于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动触片的一端;所述动触片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凹设有嵌槽,所述动接触端一体成型于所述嵌槽中,并不凸出于所述动触片;

8、相应的,所述屏蔽件与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动触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生磁件亦固定设置于所述嵌槽中,并亦不凸出于所述动触片;另外,所述生磁件与所述嵌槽内壁之间亦无间隙贴合。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件和所述生磁件均为环体结构;或者,所述屏蔽件和所述生磁件均为由多个块体围成的环形结构。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触头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静接触端为圆柱体或倒圆台体结构,所述动接触端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静触头、所述静接触端、所述动接触端、所述嵌槽、所述屏蔽件及所述生磁件呈同轴线设置。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触片为长条片状结构,所述动接触端和生磁件均分别与所述动触片朝向所述静触头的一侧相齐平。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触头配置为两个,并沿所述动触片的长度方向呈并排排布;

13、相应的,所述动触片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均分别设有一所述嵌槽和一所述动接触端;

14、所述屏蔽件配置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头朝向所述动触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生磁件亦配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嵌槽中。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触头、所述静接触端、所述动触片和所述动接触端采用的材质相同;

16、所述屏蔽件和所述生磁件的导磁系数均分别大于所述静触头的导磁系数。

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外壳、导磁板、陶瓷罩壳、触头结构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导磁板固定内置于所述外壳中,并将所述外壳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陶瓷罩壳固定内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在所述陶瓷罩壳内设置有所述触头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还伸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能够驱动所述触头结构进行连通或断开工作;所述触头结构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且所述静触头还密封伸出于所述陶瓷罩壳及所述外壳外,所述动触片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相连接。

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绕组、动铁芯、推杆和触头弹簧,其中,所述线圈绕组固定内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动铁芯活动置于所述线圈绕组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活动伸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且所述推杆另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供所述动触片穿置的限制组件,所述触头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限制组件与所述动触片之间;

19、另外,还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配置为至少两个、并均内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陶瓷罩壳之间,且同时至少两个所述永磁体还对称设置于所述触头结构的相对两侧旁边,以实现灭弧。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①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静接触端外围设屏蔽件,可屏蔽所述静接触端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以减少对所述动接触端(乃至整个动触片)的安培力作用,从而减少所述静接触端与所述动接触端之间的电动斥力,有效避免所述动触片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爆炸的风险,提高了接触器的安全性能,使得接触器能够适用于负载通过短路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了使用寿命;②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动接触端外围设生磁件,可实现在所述动接触端与所述静接触端吸合连通、且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所述生磁件与所述屏蔽件之间形成磁回路,以产生使所述动接触端保持与所述静接触端吸合连通的电磁吸力,从而起到好的抗短路效果;另外,基于所述生磁件与所述屏蔽件组合,还可省去现有接触器触头结构中的“上轭铁与下轭铁组合”,从而可减小安装空间、缩小接触器产品尺寸,利于接触器产品的小型化发展。③本技术所述触头结构新颖、简单、合理,易加工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利于在接触器产品中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包括呈相对布置的静接触端(100)和动接触端(110),所述动接触端(110)能够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或断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件(12)和生磁件(13),所述屏蔽件(12)围设于所述静接触端(100)外,用于屏蔽所述静接触端(100)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所述生磁件(13)围设于所述动接触端(110)外,用于在所述动接触端(110)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且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所述生磁件(13)与所述屏蔽件(12)之间形成磁回路,以产生使所述动接触端(110)保持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的电磁吸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片(11),所述静触头(10)设有所述静接触端(100),所述动触片(11)设有所述动接触端(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和所述动触片(11)呈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12)和所述生磁件(13)均为环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静接触端(100)为圆柱体或倒圆台体结构,所述动接触端(110)为圆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11)为长条片状结构,所述动接触端(110)和生磁件(13)均分别与所述动触片(11)朝向所述静触头(10)的一侧相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配置为两个,并沿所述动触片(11)的长度方向呈并排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所述静接触端(100)、所述动触片(11)和所述动接触端(110)采用的材质相同;

9.一种接触器,包括外壳(2)、导磁板(3)、陶瓷罩壳(4)、触头结构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导磁板(3)固定内置于所述外壳(2)中,并将所述外壳(2)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陶瓷罩壳(4)固定内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在所述陶瓷罩壳(4)内设置有所述触头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部还伸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能够驱动所述触头结构进行连通或断开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结构采用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且所述静触头(10)还密封伸出于所述陶瓷罩壳(4)及所述外壳(2)外,所述动触片(11)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绕组(50)、动铁芯(51)、推杆(52)和触头弹簧(53),其中,所述线圈绕组(50)固定内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动铁芯(51)活动置于所述线圈绕组(50)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推杆(52)一端与所述动铁芯(51)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2)另一端活动伸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中,且所述推杆(52)另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供所述动触片(11)穿置的限制组件,所述触头弹簧(53)弹性连接于所述限制组件与所述动触片(11)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触头结构,包括呈相对布置的静接触端(100)和动接触端(110),所述动接触端(110)能够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或断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件(12)和生磁件(13),所述屏蔽件(12)围设于所述静接触端(100)外,用于屏蔽所述静接触端(100)在通电时产生的磁场;所述生磁件(13)围设于所述动接触端(110)外,用于在所述动接触端(110)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且负载回路有大电流流过时,所述生磁件(13)与所述屏蔽件(12)之间形成磁回路,以产生使所述动接触端(110)保持与所述静接触端(100)吸合连通的电磁吸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片(11),所述静触头(10)设有所述静接触端(100),所述动触片(11)设有所述动接触端(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和所述动触片(11)呈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12)和所述生磁件(13)均为环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静接触端(100)为圆柱体或倒圆台体结构,所述动接触端(110)为圆柱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11)为长条片状结构,所述动接触端(110)和生磁件(13)均分别与所述动触片(11)朝向所述静触头(10)的一侧相齐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挺冯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