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35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板簧,所述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汽车板簧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以及第三簧片,第二簧片贴覆于第一簧片的下表面,第三簧片贴覆于第二簧片;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均具有水平段、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第三簧片具有水平段;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设置有凸出部;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水平段至负弯曲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负弯曲段的厚度由正弯曲段至负弯曲段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汽车板簧通过三个簧片在不同的位置的弧度和厚度的改变,达到多片钢片的效果,可以大大的减轻汽车板簧的整体重量,增强钢性,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板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板簧,应用于重型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货车、砂石车其它重型汽车,均会使用叠板弹簧来提高减震效果。而现有的叠板弹簧由多片(大约11片)长度不等、宽度相同、厚度相同的钢片叠置而成,最上端的钢板的长度最长,最下端的钢板的长度最短,因而,形成倒三角形状。由于使用了11片钢板,这些钢板重量极大,叠板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各片钢板直接会相互滑动摩擦产生噪音,而钢板间的相对摩擦会造成钢板本身变形,造成汽车行驶不平顺。同时,现有的叠板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若发生断裂的情况,将会直接飞离车身,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板簧,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减轻重量、增强钢性、提高安全性能的汽车板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板簧,所述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均具有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所述第三簧片具有所述水平段,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上;其中,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簧片向下弯折延伸的凸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均具有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所述第三簧片具有所述水平段,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上;其中,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簧片向下弯折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固定于汽车车体下方的连杆上,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簧片的负弯曲段形成的夹角不大于90°;所述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水平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闵徐峡
申请(专利权)人:老河口市楚龙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