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板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44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板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正弯曲段以及二负弯曲段;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以及第三簧片,第二簧片贴覆于第一簧片的下表面,第三簧片贴覆于第二簧片的下表面;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均具有水平段、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水平段至负弯曲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负弯曲段的厚度由正弯曲段至负弯曲段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设置有卷耳部。所述新型汽车板簧通过三个簧片在不同的位置的弧度和厚度的改变,达到多片钢片的效果,可以大大的减轻新型汽车板簧的整体重量,增强钢性,提高使用性能,同时还具有限位、防偏移功能。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leaf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leaf spring, which has a horizontally extended horizontal section, a two-positive bending section and a two-negative bending section; the new automobile leaf spring comprises a first reed, a second reed and a third reed, the second reed is pas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reed, and the third reed is pasted on the first ree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wo reeds; the first and second reeds have horizont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nding sections; the thickness of the positive bending sec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horizontal section to the negative bending sec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negative bending section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positive bending section to the outer end of the negative bending section; the negative bending section of the first reed The outer part of the segment is provided with a coil ear. The new automobile leaf spring achieves the effect of multi-leaf steel sheet by changing the radian and thickness of the three reed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tegral weight of the new automobile leaf spring, enhance its rigidity and improve its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limiting position and preventing dev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板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板簧,应用于重型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货车、砂石车其它重型汽车,均会使用叠板弹簧来提高减震效果。而现有的叠板弹簧由多片(大约11片)长度不等、宽度相同、厚度相同的钢片叠置而成,最上端的钢板的长度最长,最下端的钢板的长度最短,因而,形成倒三角形状。由于使用了11片钢板,这些钢板重量极大,叠板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各片钢板直接会相互滑动摩擦产生噪音,而钢板间的相对摩擦会造成钢板本身变形,造成汽车行驶不平顺。同时,现有的叠板弹簧无法起到限位、放偏移的作用,导致叠板弹簧在汽车满载后容易发生横、纵两方向的偏移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汽车板簧,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减轻重量、增强钢性、提高使用性能、具有限位、防偏移功能的新型汽车板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板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的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均具有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所述第三簧片具有所述水平段,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上;所述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水平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负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正弯曲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所述卷耳部内侧设置有衬套,所述卷耳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负弯曲段最大厚度之和。进一步地,所述正弯曲段与所述负弯曲段相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簧片的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所述负弯曲段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簧片的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所述负弯曲段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簧片的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正弯曲段一体成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段的厚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汽车板簧还包括一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具有一螺杆和一螺帽,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以及第三簧片的水平段的中间部分,并通过所述螺帽固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新型汽车板簧通过三个簧片在不同的位置的弧度和厚度的改变,达到多片钢片(现有技术中11片)的效果,同时,可以大大的减轻新型汽车板簧的整体重量,增强钢性,提高使用性能。通过在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所述卷耳部内侧设置有衬套,能有效的增强所述新型汽车板簧的限位、防偏移功能,汽车在满载后,受到所述卷耳部的限位作用,仍旧可以正常行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汽车板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板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1、二自所述水平段1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2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2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3,所述正弯曲段2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1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3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1的下侧,即所述正弯曲段2与所述负弯曲段3反向连接。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正弯曲段2与所述负弯曲段3相切连接,即连接处相切设置,圆滑连接。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负弯曲段3的曲率半径R1稍微大于所述正弯曲段2的曲率半径R2。如图1,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4、一第二簧片5以及一第三簧片6,所述第一簧片4具有一上表面41和一下表面42,所述第二簧片5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4的下表面41,所述第三簧片6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5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簧片4、所述第二簧片5以及所述第三簧片6均由钢板制成,即为钢片。如图1,所述第一簧片4和所述第二簧片5均具有所述水平段1、所述正弯曲段2以及负弯曲段3,所述第三簧片6具有所述水平段1,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2上,所述第三簧片6不具有负弯曲段3的结构。所述第一簧片4的所述水平段1、所述正弯曲段2以及所述负弯曲段3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簧片5的所述水平段1、所述正弯曲段2以及所述负弯曲段3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三簧片6的所述水平段1与所述正弯曲段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簧片4、所述第二簧片5以及所述第三簧片6依次紧密贴覆设置,相邻贴覆的簧片之间不存在有空隙。如图1,所述水平段1的厚度相同。所述正弯曲段2的厚度由所述水平段1至所述负弯曲段3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负弯曲段3的厚度由所述正弯曲段2至所述负弯曲段3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通过上述逐渐改变的厚度,使得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利用三个簧片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使用11片钢片的效果。如图1,其中,所述第一簧片4的负弯曲段3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43,所述卷耳部43内侧设置有衬套44,用于增强所述卷耳部43的整体强度。所述卷耳部43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负弯曲段最大厚度之和,保证了所述卷耳部43的限位效果。汽车在满载后,受到所述卷耳部43的限位作用,仍旧可以正常行驶。如图1,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汽车板簧还包括一固定单元7,所述固定单元7具有一螺杆71和一螺帽72,所述螺杆71穿过所述第一簧片4、第二簧片5以及第三簧片6的水平段1的中间部分,并通过所述螺帽72固定,所述固定单元7可以将所述第一簧片4、第二簧片5以及第三簧片6紧密的固定在一起。综上所述,所述新型汽车板簧通过三个簧片在不同的位置的弧度和厚度的改变,达到多片钢片(现有技术中11片)的效果,同时,可以大大的减轻新型汽车板簧的整体重量,增强钢性,提高使用性能。通过在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43,所述卷耳部内侧设置有衬套44,能有效的增强所述新型汽车板簧的限位、防偏移功能,汽车在满载后,受到所述卷耳部的限位作用,仍旧可以正常行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均具有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所述第三簧片具有所述水平段,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上;所述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水平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负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正弯曲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所述卷耳部内侧设置有衬套,所述卷耳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负弯曲段最大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具有一水平延伸的水平段、二自所述水平段两端向外延伸的正弯曲段以及二自所述正弯曲段端部向外延伸的负弯曲段,所述正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上侧,所述负弯曲段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下侧;所述新型汽车板簧包括一第一簧片、一第二簧片以及一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所述第二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簧片贴覆于所述第二簧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均具有所述水平段、所述正弯曲段以及负弯曲段,所述第三簧片具有所述水平段,其两端位于所述正弯曲段上;所述正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水平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负弯曲段的厚度由所述正弯曲段至所述负弯曲段的外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簧片的负弯曲段的外部向上弯曲延伸设置有卷耳部,所述卷耳部内侧设置有衬套,所述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闵徐峡
申请(专利权)人:老河口市楚龙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