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弹簧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26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变截面弹簧总成,包括顶层板簧板,底层板簧板,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第一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第三旋转座,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旋转轴;所述顶层板簧板和底层板簧板均为弧形结构,且顶层板簧板和底层板簧板通过三段距离设有的,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以及第三旋转座实现连接,并且在第一旋转座,本结构的板簧结构为活动式结构,其安装在洗车底盘底面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外摆式旋转,外摆式旋转后,可以减少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底盘内侧零部件的遮挡,外摆旋转后,可使汽车底板靠近板簧内侧的零部件展现出来,便于手部伸入对这些零部件的更换更维,提高实用性。

Variable section spring assembl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ariable cross section spring assembly, including the top plate spring board, the bottom plate spring board, the first rotating seat, the second rotating seat, the first locking bolt, the second locking bolt, the third rotating seat, the first arc, the second arc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op layer leaf spr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spring plate are all arc structures and top laminate reed plates. The first rotating seat, the second rotating seat and the third rotating seat ar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spring plate at three distances, and in the first rotating seat, the plate spring structure of the structure is an active structure,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car washing chassis as a buffer action, and can also be rotated by the external pendulum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needs. After the rotation of the outer pendulum, it can reduce the shielding of the inner parts of the chassis when it is in the vertical state. After the swing of the outer pendulum, the parts of the car's floor near the inside of the plate spring can be displayed, which facilitat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more dimensional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弹簧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簧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变截面弹簧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而且结构能大大简化等优点。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汽车板簧多为整体固定式结构,而我们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位于板簧内侧的一些汽车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例如消音管或排烟管,由于板簧位于这些零件的外侧呈遮挡状态,因此不便人工手部伸入,必须钻到车底才能维修或更换,造成应用不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活动性能的变截面弹簧总成,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变截面弹簧总成,以解决上述的现有的汽车板簧多为整体固定式结构,而我们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位于板簧内侧的一些汽车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例如消音管或排烟管,由于板簧位于这些零件的外侧呈遮挡状态,因此不便人工手部伸入,必须钻到车底才能维修或更换,造成应用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变截面弹簧总成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变截面弹簧总成,包括顶层板簧板,底层板簧板,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第一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第三旋转座,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旋转轴;所述顶层板簧板和底层板簧板均为弧形结构,且顶层板簧板和底层板簧板通过三段距离设有的,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以及第三旋转座实现连接,并且在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以及第三旋转座上均贯穿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簧板上自左向右为断开的结构,且在断开后的内侧面均焊接有一根旋转轴。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簧板前端底面设有第一圆弧,与此第一圆弧相对应的底层板簧板的前端顶面边棱设有第二圆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座,第二旋转座以及第三旋转座的底面均焊接在最上侧一层的底层板簧板的顶面上,且这些旋转座分别间隙配合在相应的旋转轴上。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簧板与最顶层的一层底层板簧板之间通过旋转座支撑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结构的变截面板簧为活动性结构,其顶部顶层板簧板与相临的底层板簧板通过旋转座与旋转轴的连接方式,呈对接活动连接方式,由此可看出,本结构的板簧结构为活动式结构,其安装在洗车底盘底面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外摆式旋转,外摆式旋转后,可以减少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底盘内侧零部件的遮挡,外摆旋转后,可使汽车底板靠近板簧内侧的零部件展现出来,便于手部伸入对这些零部件的更换更维,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顶层板簧板-1,底层板簧板-2,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第一锁紧螺栓-5,第二锁紧螺栓-6,第三旋转座-7,第一圆弧-101,第二圆弧-202,旋转轴-1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变截面弹簧总成,包括顶层板簧板1,底层板簧板2,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第一锁紧螺栓5,第二锁紧螺栓6,第三旋转座7,第一圆弧101,第二圆弧202和旋转轴103;所述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均为弧形结构,且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通过三段距离设有的,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实现连接,并且在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上均贯穿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栓5和第二锁紧螺栓6。其中,所述顶层板簧板1上自左向右为断开的结构,且在断开后的内侧面均焊接有一根旋转轴103,如图3所示,利用此三处旋转轴103形成一个分别与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组成的旋转结构。其中,所述顶层板簧板1前端底面设有第一圆弧101,与此第一圆弧101相对应的底层板簧板2的前端顶面边棱设有第二圆弧202,这两处圆弧结构的设计,可使底层板簧板2旋转时,边棱不会与顶层板簧板1的边棱发生障碍。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的底面均焊接在最上侧一层的底层板簧板2的顶面上,且这些旋转座分别间隙配合在相应的旋转轴103上,由此形成了旋转结构,由此可看出,板簧结构为活动式结构,其安装在洗车底盘底面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外摆式旋转,外摆式旋转后,可以减少其处于垂直状态时对底盘内侧零部件的遮挡。其中,所述顶层板簧板1与最顶层的一层底层板簧板2之间通过旋转座支撑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隙,且如图4所示,旋转轴103的顶面为水平面结构,这种结构利于锁紧螺栓锁紧时,与水平面进行更好的挤压接触,使回位后的底层板簧板2回位后再次被位置锁定。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此结构的板簧利用顶层板簧板1安装在汽车底盘底面上后,当维修车盘底侧位于板簧内侧的零部件时,为便于操作,可将板簧底层板簧板2向外旋转,并利用外部可能支撑件或拉紧绳进行拉紧固定,使底层板簧板2向外伸展,由垂直遮挡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此时,可手部伸入车盘底面,对底部零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截面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变截面弹簧总成包括顶层板簧板(1),底层板簧板(2),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第一锁紧螺栓(5),第二锁紧螺栓(6),第三旋转座(7),第一圆弧(101),第二圆弧(202)和旋转轴(103);所述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均为弧形结构,且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通过三段距离设有的,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实现连接,并且在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上均贯穿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栓(5)和第二锁紧螺栓(6)。

【技术特征摘要】
1.变截面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变截面弹簧总成包括顶层板簧板(1),底层板簧板(2),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第一锁紧螺栓(5),第二锁紧螺栓(6),第三旋转座(7),第一圆弧(101),第二圆弧(202)和旋转轴(103);所述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均为弧形结构,且顶层板簧板(1)和底层板簧板(2)通过三段距离设有的,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实现连接,并且在第一旋转座(3),第二旋转座(4)以及第三旋转座(7)上均贯穿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栓(5)和第二锁紧螺栓(6)。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截面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板簧板(1)上自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平王襄金丽何怡娜徐祖建王化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