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板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44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板簧,包括主簧、上副簧、下副簧和位于主簧两侧的卷耳,主簧两端卷耳的内侧分别设有卡箍,主簧与卡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中心设有定位孔,端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一垫片之间夹角大于90度,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主簧、上副簧和下副簧通过中间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在一起,上副簧和下副簧两侧均用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震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板簧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有效降低摩擦噪音,提高使用寿命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

A kind of automobile leaf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leaf spring,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pring, an upper secondary spring, a lower secondary spring and a roll ear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spri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roll ear of the main spring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lamps. A first gasket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main spring, a limit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end, and an angle is included between the limit part and the first gasket. When the limit is greater than 90 degrees, the upper limit groove is provided; the main spring, the upper secondary spring and the lower secondary spring are locked together by the middle bolt and the locking nut; the upper secondary spring and the lower secondary spring are both fixed with the shock absorber by fastening bolts. The automobile leaf spr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trong practicability, effective reduction of frictional noise, prolonged service life and smoothness in the running process of the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板簧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板簧。
技术介绍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而且结构能大大简化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板簧一般是由若干片不等长的合金弹簧钢组合而成一组近似于等强度弹簧梁。当板簧受力时,利用板簧自身的弹力,达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但由于板簧片之间紧密贴合,且等刚度板簧其性质是线性的,其空、满载、超载频率差异大,受力弯曲时互相摩擦会产生异响,还影响整车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板簧,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能减轻异响、提高使用寿命的汽车板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板簧,包括主簧、上副簧、下副簧和位于主簧两侧的卷耳,主簧两端卷耳的内侧分别设有卡箍,主簧与卡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中心设有定位孔,端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第一垫片之间夹角大于90度,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主簧、上副簧和下副簧通过中间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在一起,上副簧和下副簧两侧均用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震块。进一步地,卷耳为平卷式卷耳。进一步地,中间螺栓由螺栓头、锥形段和螺栓杆组成,螺栓头与螺栓杆通过锥形段过度连接,锥形段的大端与螺栓头的直径相同,小端与螺栓杆的直径相同。进一步地,卡箍包括卡箍螺栓、套管和卡箍螺母组成。进一步地,上副簧与主簧以及主簧与下副簧之间设有第二垫片。进一步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为橡胶垫片。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板簧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有效降低摩擦噪音,提高使用寿命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板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垫片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中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汽车板簧,包括主簧1、上副簧2、下副簧3和位于主簧1两侧的卷耳11,卷耳11为平卷式卷耳11,以减少卷耳11的弯曲应力。主簧1两端卷耳11的内侧分别设有卡箍12,卡箍12包括卡箍12螺栓、套管和卡箍12螺母组成。主簧1与卡箍12之间设有第一垫片5。第一垫片5为长方体结构,其中心设有定位孔51,端部设有限位部52,限位部52与第一垫片5之间夹角大于90度,限位部52上设有限位槽53,便于主簧1端部卡入,提高装配效率及限位能力,解决了第一垫片5容易磨损脱落的问题。主簧1、上副簧2和下副簧3通过中间螺栓4和锁紧螺母锁紧在一起,中间螺栓4由螺栓头41、锥形段42和螺栓杆43组成,螺栓杆43上带有螺纹。螺栓头41与螺栓杆43通过锥形段42过度连接,锥形段42的大端与螺栓头41的直径相同,小端与螺栓杆43的直径相同。锥形段42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中间螺栓4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螺栓头41对车身螺栓定位孔51的磨损。上副簧2和下副簧3两侧均用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震块7,可利用减震块7分担部分载荷。上副簧2与主簧1以及主簧1与下副簧3之间还设有第二垫片6,使相邻板簧片之间不接触,进一步减少摩擦以及噪音。第一垫片5和第二垫片6均为橡胶垫片。利用第一垫片5和第二垫片6使相邻簧片之间不接触,减振降噪。空载时,仅主簧起作用,上副簧和下副簧处于无载荷状态;满载时,主簧与上副簧和下副簧一起承受载荷,有效解决板簧产生异响和汽车在其空载、满载、超载平顺性不一致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汽车板簧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有效降低摩擦噪音,提高使用寿命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簧、上副簧、下副簧和位于所述主簧两侧的卷耳,所述主簧两端卷耳的内侧分别设有卡箍,所述主簧与所述卡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中心设有定位孔,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垫片之间夹角大于90度,所述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主簧、所述上副簧和所述下副簧通过中间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在一起,所述上副簧和下副簧两侧均用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震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簧、上副簧、下副簧和位于所述主簧两侧的卷耳,所述主簧两端卷耳的内侧分别设有卡箍,所述主簧与所述卡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中心设有定位孔,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垫片之间夹角大于90度,所述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主簧、所述上副簧和所述下副簧通过中间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在一起,所述上副簧和下副簧两侧均用紧固螺栓固定有减震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耳为平卷式卷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闵徐峡
申请(专利权)人:老河口市楚龙汽车板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