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96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盾尾刷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起模孔,起模孔为通孔,通孔内可升降设置有起模杆,起模杆下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连接杆上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上,连接杆滑动设置在中间件下端,中间件上端滑动设置有上杆,上杆下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尾刷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
本技术属于盾尾刷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所需的盾构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之配套的盾尾刷需求量也激增,而盾尾刷的质量也是备受顾客关注的。然而在生产盾尾刷的紧固件——四钉片的环节,现有技术中四钉片在生产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易产生危险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尾刷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起模孔,所述起模孔为通孔,所述通孔内可升降设置有起模杆,所述起模杆下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上。进一步,所述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件下端,所述中间件上端滑动设置有上杆,所述上杆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件上。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起模孔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杆上端与所述上模连接。进一步,所述中间件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和所述上杆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在所述调节孔内。进一步,所述下模上设置有钉孔,所述钉孔与所述四钉片的钉子为间隙配合,所述起模孔分布在所述钉孔的四周或所述钉孔分布在所述起模孔的四周。进一步,所述下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板和上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的铆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四钉片在机架上加工完成后,起模孔内设置在起模杆在中间件和连接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连接杆由于重力作用与连接杆相对中间件向下滑动,与机架相对静止,当连接杆滑动至中间件底端时,中间件继续上行,连接杆带动起模杆上行,从而使位于起模孔上方的四钉片在起模杆的作用力下,被顶出,方便取下,当需要对钉片起模时,中间件向上运动,从而方便下一步的继续操作,避免冲压完成的钉片粘在机架上,完成的钉片的自动取下,方便了钉片的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原先3个人3台冲床一天生产300件,到现在一个人一台机器生产300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上杆与连接杆均滑动设置在中间件上,操作人员可以方便通过上杆对起模杆进行操作,上杆的运动方式与连接杆相反,此结构设置科学合理。机架上设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可以实现钉片的冲压操作,且上模与上杆连接,上模可以为上杆、连接杆、中间件和连接杆的运动提供自动,从而实现钉片自动顶出,使整个装置设置更加合理,实用性更高。3、中间件上设置有调节孔,连接杆通过凸起卡在调节孔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中间件和上杆在中间件上的滑动,结构简便,设置科学合理。钉孔和起模孔设置方式,可以增加起模过程中的稳定性。上板、下板和弹性垫的设置方式,可以缓解上下模之间的压力,保护模具,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剖视图;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图中:1-机架,2-起模孔,3-起模杆,4-连接杆,5-中间件,6-上杆,7-上模,8-下模,9-调节孔,10-凸起,11-钉孔,12-底座,13-上板,14-下板,15-弹性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起模孔2,起模孔2为通孔,通孔内可升降设置有起模杆3,起模杆3下端与连接杆4下端连接,连接杆4上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上。本技术中的铆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四钉片在机架1上加工完成后,起模孔2内设置在起模杆3在中间件5和连接杆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连接杆4由于重力作用,连接,4相对中间件5向下滑动,与机架1相对静止,当连接杆4滑动至中间件5底端时,中间件5继续上行,连接杆4带动起模杆3上行,从而使位于起模孔2上方的四钉片在起模杆3的作用力下,被顶出,方便取下,当需要对钉片起模时,中间件5向上运动,从而方便下一步的继续操作,避免冲压完成的钉片粘在机架1上,完成的钉片的自动取下,方便了钉片的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原先3个人3台冲床一天生产300件,到现在一个人一台机器生产300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连接杆4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下端,中间件5上端滑动设置有上杆6,上杆6下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上。进一步,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7和下模8,起模孔2设置在下模8上,上杆6上端与上模7连接。上杆6与连接杆4均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上,操作人员可以方便通过上杆6对起模杆3进行操作,上杆6的运动方式与连接杆4相反,此结构设置科学合理。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7和下模8,上模7和下模8可以实现钉片的冲压操作,且上模7与上杆6连接,上模7可以为上杆6、中间件5和连接杆4的运动提供自动,从而实现钉片自动顶出,使整个装置设置更加合理,实用性更高。进一步,中间件5上设置有调节孔9,连接杆4的上端和上杆6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10,凸起10卡在调节孔9内。中间件5上设置有调节孔9,连接杆4通过凸起10卡在调节孔9内,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中间件5和上杆6在中间件5上的滑动,结构简便,设置科学合理。进一步,下模8上设置有钉孔11,钉孔11与四钉片的钉子为间隙配合,起模孔2分布在钉孔11的四周或钉孔11分布在起模孔2的四周。钉孔11和起模孔2设置方式,可以增加起模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下模8包括底座12,底座12上方依次设置有下板14和上板13,上板13和下板14之间设置有弹性垫15。上板13、下板14和弹性垫15的设置方式,可以缓解上下模之间的压力,保护模具,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起模孔(2),所述起模孔(2)为通孔,所述通孔内可升降设置有起模杆(3),所述起模杆(3)下端与连接杆(4)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上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起模孔(2),所述起模孔(2)为通孔,所述通孔内可升降设置有起模杆(3),所述起模杆(3)下端与连接杆(4)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上端滑动设置在中间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件(5)下端,所述中间件(5)上端滑动设置有上杆(6),所述上杆(6)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中间件(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盾尾刷四钉片的铆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7)和下模(8),所述起模孔(2)设置在所述下模(8)上,所述上杆(6)上端与所述上模(7)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缴建志高睿超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辰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