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缸内喷射与进气口喷射之间的喷射模式的切换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内燃机的冷态时,容易产生燃料的气化不良和燃料的壁面附着。因此,喷射出的燃料的一部分不对燃烧起作用。因此,在内燃机的冷态时,进行燃料喷射量的增量。另一方面,如日本特开2012-117472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已知有一种如下的内燃机,其具备向进气口内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和向燃烧室内喷射燃料的缸内喷射阀这两种燃料喷射阀,使缸内喷射与进气口喷射的喷射比例不同而进行喷射模式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喷射燃料的部位的不同,冷态时的喷射燃料的气化不良和燃料的壁面附着的发生状况也不同。因此,如果对缸内喷射及进气口喷射的双方以一样的方式进行冷态时的燃料喷射量的增量,则实际供于燃烧的燃料的量可能会产生过剩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执行进行缸内喷射与进气口喷射之间的喷射模式的切换的内燃机中的冷态起动时的燃料喷射量的增量校正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备运算要求喷射量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和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的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应用于内燃机,其中,所述内燃机具备:进气口喷射阀,向进气口内喷射燃料;及缸内喷射阀,向燃烧室内喷射燃料,所述燃料喷射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况来进行进气口喷射模式与单次缸内喷射模式的切换,所述进气口喷射模式是利用所述进气口喷射阀来喷射要求喷射量的燃料的模式,所述单次缸内喷射模式是利用所述缸内喷射阀的一次燃料喷射来喷射要求喷射量的燃料的模式,所述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备运算所述要求喷射量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和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的冷态增量部,所述冷态增量部运算根据在所述内燃机起动后进行的燃烧的次数的增加而衰减的所述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并运算根据所述内燃机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4 JP 2017-0254641.一种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应用于内燃机,其中,所述内燃机具备:进气口喷射阀,向进气口内喷射燃料;及缸内喷射阀,向燃烧室内喷射燃料,所述燃料喷射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况来进行进气口喷射模式与单次缸内喷射模式的切换,所述进气口喷射模式是利用所述进气口喷射阀来喷射要求喷射量的燃料的模式,所述单次缸内喷射模式是利用所述缸内喷射阀的一次燃料喷射来喷射要求喷射量的燃料的模式,所述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备运算所述要求喷射量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和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的冷态增量部,所述冷态增量部运算根据在所述内燃机起动后进行的燃烧的次数的增加而衰减的所述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并运算根据所述内燃机的冷却水温的上升而衰减的所述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所述冷态增量部进行以下的(A)及(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A):以使选择了所述进气口喷射模式时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大于选择了所述单次缸内喷射模式时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的方式运算所述起动后增量校正值,(B):以使选择了所述单次缸内喷射模式时的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大于选择了所述进气口喷射模式时的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的方式运算所述基本预热增量校正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有将所述要求喷射量分配成所述进气口喷射阀的喷射量和所述缸内喷射阀的喷射量而使所述进气口喷射阀及所述缸内喷射阀的双方喷射燃料的分开喷射模式,在将所述进气口喷射阀的喷射量相对于所述要求喷射量的比率设为进气口喷射率时,所述冷态增量部进行所述(A),在所述分开喷射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以当所述进气口喷射率从1向0变化时使所述起动后增量校正值从所述进气口喷射模式时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向所述单次缸内喷射模式时的起动后增量校正值变化的方式,运算所述起动后增量校正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有将所述要求喷射量分配成所述进气口喷射阀的喷射量和所述缸内喷射阀的喷射量而使所述进气口喷射阀及所述缸内喷射阀的双方喷射燃料的分开喷射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爪昭誉,井户侧正直,水野宏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