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8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的两组滑动组件,且两组滑动组件相互垂直,每组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滑轨上,上方的滑块与下方的滑块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柔性连接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两组相互正交的滑动组件适应结构在水平各向上的位移需求;该装置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可提供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竖向抗拉能力,以弥补隔震装置抗拉能力的不足,同时设置正交滑动组件确保不影响隔震结构隔震层水平向的力学性能,构造简单,装配快捷,在高层建筑、异形建筑、斜桥弯桥等具有显著抗拉耗能需求的隔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结构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密度快速攀升、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社会各界对包括建筑、桥梁、道路、管道等在内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关注显著增加。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结构整体抗震防灾能力,适应人类对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的更高要求是当前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热点问题。结构减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隔震装置,减小结构水平刚度、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从而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工程上已付诸实用的隔震装置主要包括叠层橡胶支座、摩擦滑移支座、摩擦摆支座等。随着隔震装置的进一步工程推广应用,其存在的一些缺陷与问题也逐渐暴露。其中支座竖向抗拉能力差且无耗能能力是目前尚未较好解决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基础隔震的高层建筑,强震作用下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使得基底角部部分支座可能承受较大的拉力。类似地,在异形建筑与斜桥弯桥中,上部结构质心与结构刚度中心相离较远,局部支座同样可能存在受拉现象。对于此类工程,为了避免支座因受拉破坏,如何提高上下部结构间的抗拉能力值得深入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隔震结构抗拉能力不足,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受拉破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的两组滑动组件,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相互垂直,每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上方的所述滑块与下方的所述滑块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绳。其中,所述滑轨内涂覆润滑剂,所述滑块在与所述滑轨的接触面上贴覆聚四氟乙烯层。其中,所述滑块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其中,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所述滑块为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横截面为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凸”字型,所述滑轨的一个翼板嵌入所述槽体内。其中,所述滑轨的另一个翼板上设有螺栓孔。其中,所述滑轨的两端设有挡板。其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两端与所述滑块上的金属扣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上方的滑轨连接上部结构,下方的滑轨连接下部结构,通过上下两组相互正交的滑动组件的滑动适应结构上下部在水平各向上的相对位移需求;上下滑块之间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连接,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高耗能与可恢复性,其可恢复的应变范围一般可达6%-8%,具有较强抗拉耗能能力,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拉伸-卸载循环实现本专利技术抗拉耗能功能。该装置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可提供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竖向抗拉能力,弥补隔震装置抗拉能力的不足,避免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受拉破坏,同时设置正交滑动组件确保不影响隔震结构隔震层水平向的力学性能,构造简单,装配快捷,在高层建筑、异形建筑、斜桥弯桥等具有显著抗拉耗能需求的隔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动组件;2:柔性连接件;3:聚四氟乙烯层;4:螺栓孔;5:金属扣;11:滑轨;12:滑块;1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的两组滑动组件1,且两组滑动组件1相互垂直,每组滑动组件1包括滑块12和滑轨11,滑块12可滑动的连接在滑轨11上,上方的滑块12与下方的滑块12通过柔性连接件2连接,柔性连接件2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绳。本专利技术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上方的滑轨连接上部结构,下方的滑轨连接下部结构,通过上下两组相互正交的滑动组件的滑动适应结构上下部在水平各向上的相对位移需求;上下滑块之间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连接,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高耗能与可恢复性,其可恢复的应变范围一般可达6%-8%,具有较强抗拉耗能能力,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拉伸-卸载循环实现该装置的抗拉耗能功能。该装置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可提供上、下部结构之间的竖向抗拉能力,以弥补隔震装置抗拉能力的不足,避免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受拉破坏,同时设置正交滑动组件确保不影响隔震结构隔震层水平向的力学性能,构造简单,装配快捷,在高层建筑、异形建筑、斜桥弯桥等具有显著抗拉耗能需求的隔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的,滑轨11内涂覆润滑剂,滑块12在与滑轨11的接触面上贴覆聚四氟乙烯层3。其中,滑块12与聚四氟乙烯层3通过环氧树脂粘接。滑块在与滑轨接触的表面贴有聚四氟乙烯薄层,滑轨的表面涂有润滑剂,以减小两者间的滑动摩阻力。其中,滑轨11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滑块12为槽体,槽体的内壁横截面为与滑轨11相配合的“凸”字型,滑轨11的一个翼板嵌入槽体内。工字型滑轨的上下两个平行面为滑轨的翼板,两个翼板通过中间与其垂直腹板连接,其中一个翼板嵌入槽型滑块中,在保证滑块在滑轨上能够顺利滑动的同时,也保证滑块与滑轨的稳定连接,避免滑块掉落和滑轨脱出。加工时,直接将滑块由滑轨两侧滑入滑轨上,然后在滑轨的两端焊接或栓接挡板。其中,滑轨11的另一个翼板上设有螺栓孔4。滑轨未嵌入滑块的一个翼板上预留有螺栓孔,以便与其他主体结构锚固。受损后可调可换,十分便利。其中,滑轨11的两端设有挡板13。当滑块与挡板接触后,挡板可有效限制其水平方向最大位移。进一步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两端与滑块12上的金属扣5连接。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两端连接滑块上的金属扣,金属扣与滑块制成一体,实现有效紧固连接。使用时,滑轨、滑块尺寸应根据该装置所受拉力确定,滑轨长度应根据工程结构上下部之间最大相对位移需求确定。形状记忆合金丝绳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抗拉需求确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上方的滑轨连接上部结构,下方的滑轨连接下部结构,通过上下两组相互正交的滑动组件的滑动适应结构在水平各向上的相对位移需求;上下滑块之间通过形状记忆合金丝绳连接,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超弹性、高耗能与可恢复性,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的两组滑动组件,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相互垂直,每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上方的所述滑块与下方的所述滑块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水平设置的两组滑动组件,且两组所述滑动组件相互垂直,每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上方的所述滑块与下方的所述滑块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内涂覆润滑剂,所述滑块在与所述滑轨的接触面上贴覆聚四氟乙烯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隔震结构的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通过环氧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宜峰李爱群张瑞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