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淑英专利>正文

地震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87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19
一种地震救生舱,包括多根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斜拉筋固定,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舱顶,所述舱顶的两边为斜坡形,所述顶板与舱顶的中心位置设有减震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地震灾难发生时,为不能及时逃离险地的人员提供避难救生场所。救生仓体可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减震弹簧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可减轻上方坠落物体对救生舱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救生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救生舱。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难以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由于地震灾难的突发性无法事先预知,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强震发生时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建筑物内的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撤离,而逃生过程中惊慌、恐惧也会给逃生者带来更多的危险。目前当地震发生时,大多进入桌、床等家具下方的空间进行躲避,或迅速躲避在跨度较小的空间如卫生间、墙角等处,采取被动避险逃生的方法;一旦房屋倒塌,这些位置又无法为遇险者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救生舱,能有效地防止在房屋倒塌时对人身体造成的伤害。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地震救生舱,包括多根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斜拉筋固定,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舱顶,所述舱顶的两边为斜坡形,所述顶板与舱顶的中心位置设有减震器。所述舱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照明灯和手机充电器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地震灾难发生时,为不能及时逃离险地的人员提供避难救生场所。救生仓体可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减震弹簧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可减轻上方坠落物体对救生舱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立柱,2-斜拉筋,3-横板,4-减震弹簧,5-顶板,6-舱顶,7-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一种地震救生舱,包括多根立柱1,所述立柱1通过斜拉筋2固定,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弹簧4的顶端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上表面设有舱顶6,所述舱顶6的两边为斜坡形,所述顶板5与舱顶6的中心位置设有减震器7。所述舱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照明灯和手机充电器连接。小的坠落物可以在舱顶的斜坡滑落到地面上,如果大的坠落物落到舱顶上,减震器可以减小缓冲,减震弹簧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救生舱,包括多根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通过斜拉筋(2)固定,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弹簧(4)的顶端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上表面设有舱顶(6),所述舱顶(6)的两边为斜坡形,所述顶板(5)与舱顶(6)的中心位置设有减震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救生舱,包括多根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通过斜拉筋(2)固定,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弹簧(4)的顶端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王淑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