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41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连通的第一三通管、第一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双流道冷却器和第二三通管,第一水泵和三通阀之间的管路流经电机及电机控制总成吸收余热,第一水泵与三通阀之间设置第一水温传感器,散热器与双流道冷却器并联,散热器连通三通阀和第二三通管;双流道冷却器的一条流道连通三通阀和第二三通管,另一条流道连通电加热器、暖通空调、第三三通管和第二水泵,电加热器与暖通空调之间设置第二水温传感器,第三三通管连通暖通系统加注水壶,控制装置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水温传感器、第二水温传感器、三通阀、暖通空调和电加热器通信连接,利用电机余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余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石油能源紧缺及减轻城市空气污染的问题,作为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纯电动汽车已经广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各大汽车厂商也在积极研发。但是目前电动车的制造阶段,电动车的能耗和电动车续时里程有待提高。电动车的采暖所消耗的电量严重影响到电动车续时里程。传动电动车采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压风暖电加热器,高压风暖电加热器布置在空调箱内部,高压线引进驾驶舱内,有一定安全隐患。风暖电加热器主要是加热空气,当加热器以最大功率工作时,PTC内部温度可以达到260度,芯体表面可以达到100度左右,PTC芯体之间有粘结硅胶,在高温下有很大的异味;同时周边的塑料件长时间高温烘烤,寿命降低。2、高压水暖电加热器,相对较安全,但能耗较大,严重影响电动车的续时里程。采暖热源完全靠电加热器提供。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以降低能耗,避免影响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三通管、第一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双流道冷却器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还与所述第一三通管连通,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双流道冷却器为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三通管还与动力系统加注水壶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三通阀之间的管路流经电机及电机控制总成,吸收余热,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三通阀之间的连通管道中设置有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双流道冷却器并联设置,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一条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另一条流道的一端依次连通有电加热器、暖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三通管、第一水泵、三通阀、散热器、双流道冷却器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还与所述第一三通管连通,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双流道冷却器为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三通管还与动力系统加注水壶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三通阀之间的管路流经电机及电机控制总成,吸收余热,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三通阀之间的连通管道中设置有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双流道冷却器并联设置,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一条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另一条流道的一端依次连通有电加热器、暖通空调、第三三通管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另一条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暖通空调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三三通管还连通有暖通系统加注水壶,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温传感器、所述三通阀、所述暖通空调和所述电加热器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散热风扇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为电动水泵。4.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装置,无采暖需求时,当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测得水温T≥T1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三通阀关闭与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连通管道,开启与所述散热器的连通管道,当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测得水温T≤T2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三通阀开启与所述双流道冷却器的连通管道,关闭与所述散热器的连通管道,其中,T1>T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设置有散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董瑞新冀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