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9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内锅包括:内锅本体,内锅本体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内锅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内锅本体的侧壁上,加强筋被构造为相对于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相对于内锅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锅,内锅内部承受载荷后不易变形,增强了内锅的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盖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椭圆压力锅由于其横截面具有长轴与短轴,结构不对称,承受内部压强后,椭圆压力锅的长轴方向尺寸增大向外扩张,短轴方向尺寸减小向内收缩,整体变形趋势趋向于圆形,因此需要考虑内部承受载荷后对外形的准确性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内锅,所述内锅刚性增强、不易变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内锅的烹饪器具。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内锅,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所述内锅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内锅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根据本技术的内锅,通过在内锅本体上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使得内锅内部承受载荷后不易变形,增强了内锅的刚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内锅本体的周向延伸成闭环形,以加强内锅本体的周向一圈的刚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内锅本体的轴向间隔开排布,保证内锅本体的刚性强度。可选地,多个所述加强筋彼此平行。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内锅本体上沿形成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的厚度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壁厚相等,内锅的壁厚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外翻边的厚度与所述内锅本体的壁厚分别为t,所述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深度为s,0.1t≤s≤2t。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1-6个。可选地,所述内锅本体的高度为h,多个所述加强筋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与所述内锅本体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为h1,0.5h≤h1≤2h。根据本技术可选的示例,所述内锅本体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锅。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第一方面所述的内锅,具有刚性强、强度高。不易变形等优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0:内锅;11:内锅本体;111:外翻边;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锅1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0包括内锅本体11和加强筋12。其中,内锅本体11的横截面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内锅本体11限定有可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加强筋12设在内锅本体11的侧壁上,加强筋12相对于内锅本体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相对于内锅本体11的内表面向内凸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锅10,通过在内锅本体11的侧壁上设有加强筋12,与相关技术中的压力锅相比,增强了内锅10的刚性,避免内锅10内部承受载荷后发生变形,提升了内锅10的强度。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加强筋12沿着内锅本体11的周向延伸形成为闭环形,这样加强筋12通过在内锅本体11的周向上呈环形布置,加强了内锅本体11在周向方向一圈的刚性和强度。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加强筋12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2在内锅本体11的轴向上间隔开布置,沿内锅本体11的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加强筋12进一步提升了内锅本体11的强度和刚性,保证内锅本体11在承受载荷时不会发生变形,具体地,内锅本体11在长轴方向不会发生向外扩张变形,在短轴方向上不会发生向内收缩变形。如图2所示,具体地,每个加强筋12在竖直方向上(内锅本体11的轴向)具有一定的宽度,每个加强筋12与内锅本体11的内表面之间平滑过渡,衔接自然,结构美观。进一步地,沿着内锅本体11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加强筋12之间相互平行,多个加强筋12之间没有相互交叉,多个彼此平行的加强筋12共同保证内锅本体11的结构强度和刚性,有效地避免了整体结构趋向于圆形的变形趋势。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在内锅本体11的上沿形成有外翻边111,如图1所示,外翻边111沿着内锅本体11的上沿周向延伸呈环形布置,且外翻边111在内锅本体11上沿的一圈沿着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延伸,外翻边111的厚度与内锅本体11的壁厚相同,整个内锅10的壁厚一致。此外,外翻边111与内锅本体11之间圆滑过渡,且外翻边111与内锅本体11一体成型,结构美观,成型方便。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示例,外翻边111的厚度与内锅本体11的壁厚分别用t表示,加强筋12相对于内锅本体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深度用s表示,s处于0.1倍的壁厚t到2倍的壁厚t之间,具体地,如s可以为0.1t、0.4t、0.7t、1t、1.3t、1.6t、1.9t、2t,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加强筋12相对于内锅本体11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深度值,通过将s设定在上述范围之内,可以使得内锅10具有良好的刚性,易于保持内锅10的整体尺寸不易变形。可选地,内锅本体11侧壁上的加强筋12为1-6个,例如加强筋12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具体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取,通过将内锅本体11上的加强筋12数量设定为1-6,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加工设定加强筋12的数量,以满足不同使用情况下内锅10的刚性强度要求。可选地,内锅本体11的高度用h来表示,多个加强筋12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与内锅本体11的上沿之间的距离用h1来表示,h1在0.5倍的内锅本体11高度至2倍的内锅本体11高度之间,例如,h1可以为0.5h、0.8h、0.11h、0.14h、0.17h和2h,按照实际需要对h1进行设定,通过将h1限定在上述范围之内,可以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所述内锅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内锅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的横截面具有彼此正交的长轴和短轴,所述内锅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食物的容纳腔;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内锅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相对于所述内锅本体的内表面向内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内锅本体的周向延伸成闭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内锅本体的轴向间隔开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筋彼此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上沿形成有外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