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05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骨(尤其是牙槽骨)的再生的骨再生用材料。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纺布,其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该骨填补材料被包含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是生物适应性纤维。可适宜地使用所述无纺布作为骨再生用材料(尤其是牙科用的骨再生用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2月28日、申请号为201280010881.4、专利技术名称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
技术介绍
近年,在由于年龄增加或牙周病等引起了牙齿缺损的情况下,广泛地进行着将人工牙根埋入牙槽骨、在其上安装人工牙冠以及上部结构的治疗(所谓的“种植治疗”)。如果牙齿缺损(即,若导致牙齿脱落),那么支撑牙齿的牙槽骨会被快速地吸收、减少。因此,对于种植治疗,常常会引起将人工牙根埋入牙槽骨时牙槽骨的厚度不足的状况。如果牙槽骨的厚度不足,则即使埋入人工牙根也会有较大的不稳定的担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骨移植、或使骨再生等的处置。例如,作为用于牙槽骨再生而被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列举出:GBR法(引导骨再生法:guidedboneregeneration)。所述方法,具体而言,是在牙槽骨不足的部分(患部)放置粉碎的自体骨或骨填补材料,将膜(遮蔽膜,也可称为GBR膜)放置于其上(即,包埋填补了骨填补材料的患部),防止牙龈组织的混入的同时,促进牙槽骨的再生的方法。但是,目前使用的骨填补材料,其细胞的附着性和增殖性不充分,牙槽骨再生所需的时间长。另外,对牙槽骨的粘合性或对患部的留置性也不能说是良好的,即使用GBR膜包埋,也出现了从患部泄露的情况。另外,也存在使用骨水泥的情况,但存在细胞不能浸润于骨水泥中的缺点。如上所述,目前使用的骨再生材料,其存在细胞附着性和增殖性不充分的问题。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适合于骨(尤其是牙槽骨)的再生的骨再生用材料的研究开发正在进行中(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07/13218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55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骨(尤其是牙槽骨)的再生的骨再生用材料。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惊人地发现一种无纺布,其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骨填补材料被包含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是生物适应性纤维,所述无纺布成为细胞(尤其是成骨细胞)的增殖效率高(细胞增殖能力高)的骨再生用材料。进而反复改良,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例如,以下的项中所述的主题。项1.一种无纺布,其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被包含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是生物适应性纤维。项2.根据项1所述的无纺布,其中,生物适应性纤维是包含生物适应性聚合物的纤维。项3.根据项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生物适应性聚合物是选择由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甲壳质、胶原、聚赖氨酸、聚精氨酸、透明质酸、丝胶蛋白、纤维素、葡聚糖以及普鲁兰多糖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项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是选择由β-TCP(β-磷酸三钙)、α-TCP(α-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DCPD(磷酸氢钙)、OCP(磷酸八钙)、4CP(磷酸四钙)、氧化铝、氧化锆、铝酸钙(CaO-Al2O3)、铝硅酸盐(Na2O-Al2O3-SiO2)、生物活性玻璃、石英以及碳酸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的粒径为50~5000μm左右。项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无纺布的孔隙率为78.5~97%。项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无纺布的纤维部分的孔隙率为80~99.99%。项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无纺布的堆积密度(g/cm3)为0.1~0.6。项9.一种骨再生用材料,其包含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项10.一种成骨细胞培养支架材料,其包含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项A-1.一种使骨再生的方法,其包含将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应用到应使骨再生的部位的工序。项A-2.根据项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骨为牙槽骨。项B-1.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用于骨再生。项B-2.根据项B-1所述的方法,其中,骨为牙槽骨。项C-1.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使用,其用于骨再生用制剂的制造。项C-2.根据项C-1所述的使用,其中,骨再生用制剂为牙槽骨再生用制剂。项C-3.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使用,其在体外用作细胞支架材料。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作为细胞培养的支架使用时,细胞(尤其是成骨细胞)的增殖效率大幅提高(即,可以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另外,由于所述无纺布包含骨填补材料,尤其是作为成骨细胞的培养的支架使用时,也可以提高骨再生效率。因此,可适宜地使用所述无纺布作为骨再生用材料。具体而言,在由于外部因素(例如事故)而导致骨损伤的情况下或由于内部因素(例如骨质疏松症、牙周病)而导致骨变少或消失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具体而言,通过包埋或贴附于患部),从而可以实现早期的骨再生。附图说明图1示出利用电纺丝法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简单概要。图2示出制造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时使用的接地电极的一例。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以及利用电纺丝法制造的通常的无纺布)的截面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的截面图(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图5示出研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的例子的样品1~3的细胞增殖能力的结果。图6a是示出将块状骨填补材料(奥斯泛朗((OSferion))的块状骨填补材料)移种植大鼠时的向块状骨填补材料的结缔组织浸润的程度的组织切片观察图像。外侧的虚线示出移植的骨填补材料的轮廓,内侧的点线示出了浸润于所述骨填补材料的组织的前端。图6b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移种植大鼠时的向无纺布的结缔组织浸润的程度的组织切片观察图像。外侧的虚线示出移植的无纺布的轮廓,内侧的点线示出浸润于所述无纺布的组织的前端。图7示出将各无纺布作为支架来培养细胞后,进行HE染色而获得的图像、以及由所述图像测定的细胞浸润距离。图8示出各无纺布的孔隙尺寸测定结果、以及将各无纺布作为支架来培养细胞并进行HE染色的而获得的图像。图9示出无纺布的纤维彼此之间的距离(纤维间距离)的测定方法的概要。图10示出各无纺布的孔隙尺寸测定结果、以及将各无纺布作为支架来培养细胞并进行HE染色而获得的图像和由所述图像测定的细胞浸润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质量”也可解读为重量”。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含有骨填补材料的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中,骨填补材料被包含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另外,构成无纺布的纤维是生物适应性纤维。作为被包含于无纺布的骨填补材料,可以使用公知的骨填补材料。作为公知的骨填补材料,例如,可以例示出:β-TCP(β-磷酸三钙)、α-TCP(α-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DCPD(磷酸氢钙)、OCP(磷酸八钙)、4CP(磷酸四钙)、氧化铝、氧化锆、铝酸钙(CaO-Al2O3)、铝硅酸盐(Na2O-Al2O3-SiO2)、生物活性玻璃、石英、碳酸钙等。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包含这些成分的碎片(优选由这些成分构成的碎片)。骨填补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两种以上时:骨填补材料的1个碎片中,可以使用组合包含两种以上的骨填补材料;也可组合使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纺丝无纺布,其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电纺丝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不包含于单根的纤维内,而是在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存在,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是包含生物适应性聚合物的纤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0.1~5μm,骨填补材料的粒径为50~5000μm,无纺布的孔隙率为80~97%,无纺布的厚度为0.1~5cm。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8 JP 2011-0424501.一种电纺丝无纺布,其为含有骨填补材料的电纺丝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不包含于单根的纤维内,而是在构成无纺布的纤维间存在,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是包含生物适应性聚合物的纤维,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平均纤维径为0.1~5μm,骨填补材料的粒径为50~5000μm,无纺布的孔隙率为80~97%,无纺布的厚度为0.1~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纺丝无纺布,其中,生物适应性聚合物是选自由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甲壳质、胶原、聚赖氨酸、聚精氨酸、透明质酸、丝胶蛋白、纤维素、葡聚糖以及普鲁兰多糖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纺丝无纺布,其中,骨填补材料是选自由β-TCP即β-磷酸三钙、α-T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兴村祐介喜多一吉花木尚幸根本泰典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星光齿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