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083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多个辊筒上,用于测量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输入各辊筒之间的设定间隙,并显示多个辊筒之间的实时间隙;伺服系统,伺服电机至少与一个辊筒传动连接,用于调节该辊筒的位置;运动控制器,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伺服系统信号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伺服系统与所述的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运动控制器、伺服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构成PID闭环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料挤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片、板挤出机中的辊筒间隙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片、板挤出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个辊筒将塑料原料连续挤出,形成塑料片材或板材。传统技术中,多个辊筒的位置通过人工调节,具有诸多缺点:1、这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普通操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可操作;2、操作繁琐,开机之前,先根据所需产品的参数先大致调节辊筒之间的间隙,在开机过程中要不断测量产品的厚度,再根据产品厚度再次微调辊筒的间隙;3、浪费原料,调试期限会产生不合格产品,造成物料严重浪费,调试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都无法保证;4、人员安全性差,由于要不断调节并且去观察辊筒是否正常压倒片板材,不小心就会把辊筒压倒辊筒之间,带来人员安全隐患;5、设备的安全性差,在手动微调阶段,尤其是在用电机控制的情况下,生产很薄的片材时,操作员工可能会转错手轮的方向,这种情况就特别容易发生两个辊筒的配装,造成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辊筒间隙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它包括: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多个辊筒上,用于测量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输入各辊筒之间的设定间隙,并显示多个辊筒之间的实时间隙;伺服系统,包括伺服控制器和与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至少与一个辊筒传动连接,用于调节该辊筒的位置;运动控制器,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的实时间隙和设定间隙控制所述的伺服电机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伺服系统与所述的运动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运动控制器、伺服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构成PID闭环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为触摸屏或带有按键的显示屏。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型号为S720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运动控制器之间通过EM277通讯模块信号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各种片材、板材系列中的三辊、冷却辊等设备上,通过闭环控制实现辊筒间隙的自动调节,解决了传统的手工调节效率低、精度差问题,本技术可提高设备操作的简易性、安全性、辊筒之间间隙的精确性。而且本技术还可记录当前设备的参数,为下次生产此种产品提供了一些简便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其中:1.人机交互界面;2.通讯线;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EM277通讯模块;5.运动控制器;6、位移传感器;7.伺服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6,安装在挤出机的多个辊筒上,用于测量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本实施例中采用MTS公司生产的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辊筒上,实时将当前的间隙距离传输给运动控制器;人机交互界面1,用于输入各辊筒之间的设定间隙,并显示多个辊筒之间的实时间隙,可选用触摸屏或带按键的显示屏;伺服系统7,包括伺服控制器和与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至少与一个辊筒传动连接,用于调节辊筒的升降,有时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进行传动,伺服电机在伺服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辊筒间隙的调节、启停;运动控制器5,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6、伺服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的实时间隙和设定间隙控制所述的伺服电机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与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1和运动控制器5信号连接;所述的伺服系统7与所述的运动控制器5信号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6、运动控制器5、伺服系统7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构成PID闭环控制。本实施例中,运动控制器5选用SiemenssimotionC240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中预先编好程序,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设定间隙数值传输到运动控制器,在人机交互界面启动系统,运动控制器就会自动运行,通过位移传感器感知当前辊筒的间隙,反馈给运动控制器实时调节伺服电机转速,进而控制间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采用S7200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预先存储有控制程序,然后在人机交互界面上里添加多个辊筒的当前位置、设定位置、急停位置、电机转速、使能定位等一系列参数,通过画面的形式让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操作和查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运动控制器之间通过EM277扩展通讯模块连接,二者通过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DP)通讯方式实现,PROFIBUS-DP是PROFIBUS协议的主体,是专为工业控制现场层的分散设备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现场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HMI等都是常见的连接在总线上的现场设备,通过总线实现不同现场设备的通信。本技术可实现闭环控制、自动调节辊筒之间的间隙,解决了传统的辊筒间隙手动调节的方式,实现了辊筒间隙自动调节的效果,还可以根据程序设定实现辊筒自动分离等功能,让操作更加安全、简便、实用。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本技术更加便于操作和维护,系统稳定性更好,控制精度更高,操作简便,使得员工更加安全,设备更加自动化。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移传感器(6),安装在多个辊筒上,用于测量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人机交互界面(1),用于输入各辊筒之间的设定间隙,并显示多个辊筒之间的实时间隙;伺服系统(7),包括伺服控制器和与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至少与一个辊筒传动连接,用于调节该辊筒的位置;运动控制器(5),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6)、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的实时间隙和设定间隙控制所述的伺服电机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与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1)和运动控制器(5)信号连接;所述的伺服系统(7)与所述的运动控制器(5)信号连接,所述的位移传感器(6)、运动控制器(5)、伺服系统(7)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构成PID闭环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筒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移传感器(6),安装在多个辊筒上,用于测量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人机交互界面(1),用于输入各辊筒之间的设定间隙,并显示多个辊筒之间的实时间隙;伺服系统(7),包括伺服控制器和与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至少与一个辊筒传动连接,用于调节该辊筒的位置;运动控制器(5),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6)、伺服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的实时间隙和设定间隙控制所述的伺服电机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与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1)和运动控制器(5)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朱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