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952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包括盒体(1),设置在盒体(1)上的点火器(11),设置在盒体(1)下方的接灰盒,以及用于控制盒体(1)旋转的电机(2);盒体(1)呈圆柱状,以圆柱的轴为旋转轴,垂直于地平面进行旋转,盒体(1)包括由燃烧腔侧壁(124)分割而成的3‑12个燃烧腔(12),燃烧腔(12)开口朝外,由一个燃烧腔底面(121)、一个燃烧腔前壁(122)、一个燃烧腔后壁(123)和两个燃烧腔侧壁(124)构成;在燃烧腔(12)上设置有点火孔(1231),用于点火器(11)穿过点燃燃烧腔(12)内的燃料。采用旋转盒体,不仅能够充分持续燃烧,而且可以及时倾倒燃烧腔内的灰尘和残渣,燃烧效率高、使用时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烧供暖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固体成型燃烧供暖炉的燃烧盒。
技术介绍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通过专门设备将秸秆、稻壳、木屑等农业废弃物压缩成特定形状来增加其密度的固体燃料,具有高效、洁净、点火容易、CO2排放等优点,可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应用于炊事、供暖等民用领域和锅炉燃烧、发电等工业领域。现有的燃木颗粒型炉通常设有一燃烧盒用于存放燃料,常用的燃烧盒一般采用碗状结构,一体铸造成型,在碗状燃烧盒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气孔,在燃烧盒后侧中部设置一个点火棒热风引入孔。申请号为201410218257.4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壁炉风幕式燃烧盒结构,包括燃烧盒、所述燃烧盒为矩形结构,该矩形燃烧盒的底部设有长槽孔;所述长槽孔延伸至所述矩形燃烧盒的前后两侧壁上;所述燃烧盒的前侧壁为双层结构,所述长槽孔设置在前侧壁的内侧侧壁上,所述前侧壁的外层侧壁和内层侧壁之间形成空腔,空腔顶端上均匀分布设有复数个圆孔。通过改进进气方式增加进气量并减小燃料和燃烧盒底部的接触面积,改善了燃烧盒堵塞的情况。现有燃烧使用秸秆、稻壳等易形成灰分烧结的非木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时,燃烧残留物结焦速度快,结焦体积大,结焦熔融易沉积黏着在燃烧室内,导致燃烧室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频繁手工清理燃烧盒。而且当颗粒燃料没有成灰时,会产生炭化现象,保持颗粒形状炭化,导致燃烧室堆积,新燃料无法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非木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残留物结焦速度快,结焦体积大,结焦熔融易沉积黏着在燃烧室内,导致燃烧室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使燃烧盒能适应秸秆、稻壳等各种原料成分,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及时自动清洁结焦、燃烧效率高、使用时更便捷的燃烧盒。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的点火器,设置在盒体下方的接灰盒,以及用于控制盒体旋转的电机;盒体呈圆柱状,以圆柱的轴为旋转轴,垂直于地平面进行旋转,盒体包括由燃烧腔侧壁分割而成的3-12个燃烧腔,燃烧腔开口朝外,由一个燃烧腔底面、一个燃烧腔前壁、一个燃烧腔后壁和两个燃烧腔侧壁构成;在每个燃烧腔上设置有点火孔,用于点火器穿过点燃燃烧腔内的燃料。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轴是固定的,把盒体做成圆柱形状,分为3~12个燃烧腔,当燃烧腔旋转到最上方位置时,进料,点火器通过点火孔点燃燃料,在燃烧接近完成时,盒体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0~180°角,当燃烧腔开口向下时,依靠重力开始倾倒燃烧形成的灰尘和结焦,接灰盒用于承接倾倒的灰尘和结焦;旋转的同时,下一个旋转到最上位置的燃烧腔开始进料燃烧,保证燃烧地持续性。电机的启动与旋转速度和点火器点火都是可以控制的,当燃烧腔处于最上位置时,添加燃料,控制点火器点火开始燃烧。可以只在最上方位置设置点火器,也可以在每个点火孔固定设置点火器,也可以在盒体的旋转轴部位设置点火器,通过通风孔点燃燃烧腔内的燃料,都可以实现点燃某个燃烧腔内燃料的技术目的。可以依照不同燃料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特点,考虑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等各项因素,设置不同旋转速度,并可供使用者进行选择。优选地,燃烧腔底面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燃烧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槽孔。通风孔和长槽孔可以有多种形状,设置通风孔和长槽孔可以增大旋转过程中的进气量,从而增大燃料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燃料的燃烧率。同时方便灰尘和结焦掉落,避免形成大面积的结焦。优选地,燃烧腔侧壁上的长槽孔开口朝外,在旋转轴的下方固定设置清除杆,清除杆与燃烧腔侧壁上的长槽孔位置对应设置,与燃烧腔内表面接触设置,用于通过燃烧腔的旋转力清除燃烧腔内的结焦和灰尘。当燃烧腔旋转到开口向下位置时,大部分灰尘开始掉落,还有少部分难以自然脱落的结焦,通过在旋转轴以下区域设置清除杆,通过燃烧腔的旋转,与燃烧腔内表面形成摩擦力,从而清除燃烧腔内表面不能自然掉落的结焦和灰尘。优选地,在燃烧腔的最下方位置设置清除杆。在燃烧腔旋转到开口向下位置时,即开始倾倒灰尘和结焦,在到达最下方位置时,所有可自然掉落的灰尘和结焦都已经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此时添加清除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设置过多清除杆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减少燃烧腔旋转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力,减小电机的压力。优选地,燃烧腔底面连接构成一个中空轴,在盒体的中空轴部位设置中轴吹风管,在中轴吹风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在盒体侧面设置侧面吹风管,用于为盒体提供流动空气。通过燃烧腔底面的空隙为燃烧腔内提供流动空气,一方面增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完全;一方面可以吹出灰尘,帮助清除灰尘,避免形成堆积;一方面连续地从底面提供流动空气,也可以减少结焦的形成。在盒体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吹风管,提高了燃料的燃烧率,同时也可以吹动灰尘使其下落。可根据不同的燃料对风速进行调节,并考虑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等各项因素,从而使燃料燃烧和设备运转达都到最优效果。优选地,在中轴吹风管下端对应燃烧腔开口向下位置设置支吹风管,用于在燃烧腔开口向下时,吹出燃烧腔内的灰尘。燃烧腔开口向下时,开始倾倒灰尘和结焦,设置支吹风管,一方面可以加速吹出灰尘和结焦,一方面尽量使炉膛高温进入旋转盒体后面的驱动部分,保证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驱动部分也正常工作。优选地,盒体上方设置有引火通道。引火通道使火焰向上燃烧,更利于燃料燃烧,提高燃料的热利用效率。同时,防止不定向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优选地,燃烧腔侧壁与旋转轴切面夹角为60°-120°。当燃烧腔侧壁与旋转轴切面夹角为60°-120°时,均可以满足分隔腔室、充分燃烧后倾倒灰尘和残渣的目的。优选地,燃烧腔侧壁与旋转轴切面夹角为90°。当燃烧腔侧壁与旋转轴切面夹角为90°时,效果最好,不至于过早倾倒,也不至于倾倒困难;而且形成的清洁死角少,易于清洁。优选地,盒体被燃烧腔侧壁分割成6个燃烧腔。燃烧腔过少时,为保证燃烧完全,旋转速度减慢,与此同时,依靠旋转力形成的摩擦力进行清洁的清除杆,清洁力度不够,可能造成结焦清洁不完全。燃烧腔过多时,燃烧腔侧壁与底面形成的夹角变多,更易形成结焦,为清洁造成负担,也有可能造成清洁不完全;同时进气量也会受到影响,燃烧效率可能受到影响。经过多次尝试,得出结论,当盒体被燃烧腔侧壁分割成6个燃烧腔时,燃烧效率较高,清洁杆清洁效果较好,为最佳情况。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盒,在运作时,燃料被填充进最上位置的燃烧腔,燃烧过程与旋转同步,当燃烧完成后,逐渐旋转到开口向下位置,倾倒灰尘与结焦;旋转的同时,顺位的下一个燃烧腔开始进料燃烧。到达最下位置时,清除杆依靠盒体旋转力对燃烧腔内表面进行清洁,除去燃烧腔内表面不能自然掉落的结焦和灰尘。清除完成的燃烧腔继续旋转,逐渐旋转到最上位置,进料燃烧,进入下一个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旋转盒体,不仅能够充分持续燃烧,而且可以及时倾倒燃烧腔内的灰尘和残渣,避免过多堆积对盒体造成堵塞。(2)加入清除杆设计,及时对燃烧腔内的结焦进行清理,避免过多堆积造成的进气困难,保持盒体的进气量,保证充分燃烧。(3)在旋转轴位置和侧面添加吹风管,并在燃烧腔底面和侧壁设置多个空隙,保证进气量,使燃烧更完全,形成的结焦少,同时帮助吹出灰尘。(4)在盒体上方设置引火通道,提高燃料的热利用效率,防止不定向燃烧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的点火器(11),设置在所述盒体(1)下方的接灰盒和用于控制所述盒体(1)旋转的电机(2);所述盒体(1)在所述电机(2)带动下可以所述盒体(1)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垂直于地平面进行旋转,所述盒体(1)包括由燃烧腔侧壁(124)分割而成的3‑12个燃烧腔(12),所述燃烧腔(12)开口朝外,包括燃烧腔底面(121)、燃烧腔前壁(122)、燃烧腔后壁(123)和燃烧腔侧壁(124);在所述燃烧腔(12)上设置有点火孔(1231),用于所述点火器(11)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设置在所述盒体(1)上的点火器(11),设置在所述盒体(1)下方的接灰盒和用于控制所述盒体(1)旋转的电机(2);所述盒体(1)在所述电机(2)带动下可以所述盒体(1)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垂直于地平面进行旋转,所述盒体(1)包括由燃烧腔侧壁(124)分割而成的3-12个燃烧腔(12),所述燃烧腔(12)开口朝外,包括燃烧腔底面(121)、燃烧腔前壁(122)、燃烧腔后壁(123)和燃烧腔侧壁(124);在所述燃烧腔(12)上设置有点火孔(1231),用于所述点火器(11)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底面(121)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1211),所述燃烧腔侧壁(124)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槽孔(12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颗粒炉的燃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侧壁(124)上的长槽孔(1241)开口朝外,在所述旋转轴的下方设有清除杆(3),所述清除杆(3)与所述燃烧腔侧壁(124)上的长槽孔(1241)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燃烧腔(12)内表面接触,所述清除杆(3)用于通过所述燃烧腔(12)的旋转力清除所述燃烧腔(12)内的结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民陈世辉李强洛海明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奥天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