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43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总成、液压机构,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橡胶唇、台阶状活塞钢板,其中,台阶状活塞钢板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以及与第一活塞钢板组件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第一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二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围绕形成凹槽,第三连接板的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活塞钢套上,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活塞钢套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了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活塞
,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活塞总成由活塞橡胶唇、活塞钢板组成,液压油从离合器毂上的油道孔进入由内唇板、活塞总成和离合器毂组成的油腔内,并推动活塞总成移动,当活塞接触到限位块后停止移动。为保证活塞橡胶唇在活塞钢板上的粘结强度,必须将活塞橡胶唇设计在活塞钢板的圆角位置处,由此,大大限制了活塞的有效行程,只能通过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来保证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由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旨在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橡胶唇、台阶状活塞钢板,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围绕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的长度。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橡胶唇与所述活塞钢套过盈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活塞液压机构,所述活塞液压机构包括活塞总成、内唇板、离合器毂、以及用以限制所述活塞总成行程的活塞限位机构,其中,所述活塞总成、内唇板和离合器毂围绕形成用以容置液压油的油腔,所述离合器毂上设置有用以供所述液压油进入所述油腔的油孔;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橡胶唇、台阶状活塞钢板,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围绕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的长度。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橡胶唇与所述活塞钢套过盈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体成型。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塞限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压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钢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压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压板设置于所述离合器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活塞钢套,将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了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活塞总成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活塞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本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活塞钢套,将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了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目前的活塞总成,都是将活塞橡胶唇设计在活塞钢板的圆角位置处,由此,大大限制了活塞的有效行程,只能通过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来保证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活塞的有效行程的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具体地,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活塞总成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活塞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橡胶唇10、台阶状活塞钢板20。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20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201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201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202,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201包括第一连接板20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012,所述第二活塞钢板组件202包括第三连接板2013、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连接的第四连接板2014,所述第二连接板201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第二连接板2012以及第三连接板2013围绕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30,所述活塞橡胶唇10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30上,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30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连接板201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连接处形成折弯,所述活塞钢套30设置于所述折弯处,且所述活塞钢套30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30的长度,而所述活塞橡胶唇10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30上,而不是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014的连接处,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提高了所述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第二连接板2012、第三连接板2013、第四连接板2014之间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如通过螺钉连接,或者焊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圆角。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橡胶唇10与所述活塞钢套30过盈连接,以提高所述活塞橡胶唇10与所述活塞钢套30之间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第三连接板2013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2011的一侧设置活塞钢套30,将所述活塞橡胶唇10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3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增大机型的轴向空间的前提下增大了活塞总成的有效行程。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活塞液压机构70,所述活塞液压机构70包括活塞总成、内唇板40、离合器毂50、以及用以限制所述活塞总成行程的活塞限位机构60,其中,所述活塞总成、内唇板40和离合器毂50围绕形成用以容置液压油的油腔,所述离合器毂50上设置有用以供所述液压油进入所述油腔的油孔501。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橡胶唇10、台阶状活塞钢板20。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20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201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201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活塞总成、活塞液压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橡胶唇、台阶状活塞钢板,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围绕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橡胶唇、台阶状活塞钢板,其中,所述台阶状活塞钢板包括第一活塞钢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连接的第二活塞钢板组件,所述第一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活塞钢板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围绕形成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塞钢套,所述活塞橡胶唇安装于所述活塞钢套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钢套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橡胶唇与所述活塞钢套过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的连接处形成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塞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体成型。5.一种活塞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总成、内唇板、离合器毂、以及用以限制所述活塞总成行程的活塞限位机构,其中,所述活塞总成、内唇板和离合器毂围绕形成用以容置液压油的油腔,所述离合器毂上设置有用以供所述液压油进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娟袁明佳梁甲刘志军金科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