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577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板、缓冲气囊以及螺钉,缓冲气囊设在底板的后端,若干个防护栏沿前后方向逐个叠设,并且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前端,相邻两个防护栏的底板通过螺钉叠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可通过缓冲气囊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然后在推动防护栏的过程中通过螺钉克服在底板的阻力进一步消耗冲击力,双重消耗起到优异的缓冲效果。同时,与车辆直接接触的是缓冲气囊,形成较为柔性的撞击而减少高速飞溅的碎粒。再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车速不同车型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选择防护栏的数量,保证能缓冲多种情况的撞击,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公路防撞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在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防撞护栏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安全防护设施。现在的防撞护栏大多采用混凝土、钢板和钢筋等材料制作,一般为单层结构,缓冲性能较差,为加强防撞性能,采取增厚防撞护栏的方法,但是同样也加重了防撞护栏的质量,造成搬运费力的困扰。另外,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硬度都很大,当车辆以较大速度直接撞击时,虽然能起到缓冲效果,但是造成的力度较大的刚性撞击容易损伤车辆,而且撞击产生的高速碎片也易误伤身边环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搬运和收纳便利快速、缓冲性能佳,有效解决现有防撞设施不易搬运收纳、防撞效果差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板、缓冲气囊以及螺钉,所述缓冲气囊设在底板的后端,若干个防护栏沿前后方向逐个叠设,并且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前端,相邻两个防护栏的底板通过所述螺钉叠加连接;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并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通连接,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第二通气孔的下端穿过底板插入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端接入所述缓冲气囊连通并且第二通气孔的上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缓冲气囊还设有外部通气口。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配设的螺钉的数量从前往后逐渐增加。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插设螺钉的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表面覆设有磁铁层,所述底板的后端设有安装通孔。进一步地,防护装置还包括有防攀爬机构,该防攀爬机构包括转动筒、连接轴和两个支架,每个底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凹槽,每一支架的下段对应插设在一个第一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轴横设在两个支架之间,所述转动筒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壁覆设正极磁铁,每一支架的下段的外表面覆设负极磁铁。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并且转动筒的表面涂覆荧光粉。进一步地,所述防攀爬机构设在由从前往后排序的第二个防护栏的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有镜子立柱和设在镜子立柱上的反射镜,每个底板的上表面靠近缓冲气囊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镜子立柱插设在第二连接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内槽壁覆设正极磁铁,所述镜子立柱下端的外表面覆设负极磁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若干个沿前后方向叠加的防护栏,防护栏通过螺钉连接,并且采用的是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前端,组装好若干个防护栏后给缓冲气囊充气,当车辆冲撞到最前面的防护栏的缓冲气囊时,首先可通过缓冲气囊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然后冲击能量继续向后传递,将推动防护栏向后移动,推动过程中通过折断已穿通两个防护栏的螺钉以消耗冲击能量,若干个防护栏的缓冲气囊逐个被挤压并且螺钉逐个被推断,双重能量消耗以提升整体的缓冲性能。同时,与车辆直接接触的是缓冲气囊,形成较为柔性的撞击而减少高速飞溅的碎粒。再有,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车速不同车型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选择防护栏的数量,保证能缓冲多种情况的撞击,适应性更强,并且整个防护装置可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防护栏,搬运和拆装都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两个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第一通气孔,12、第二通气孔,13、安装凹槽、131、磁铁层,14、安装通孔,15、第一连接凹槽;2、缓冲气囊,21、通气口;3、螺钉;4、气管;5、单向阀;61、转动筒,611、荧光粉,62、连接轴,63、支架;71、镜子立柱,72、反射镜。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图中坐标X、Y分别表示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参照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板1、缓冲气囊2以及螺钉3,所述缓冲气囊2设在底板1的后端,若干个防护栏沿前后方向逐个叠设,并且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1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1的前端,相邻两个防护栏的底板1通过所述螺钉3叠加连接,具体来讲,每一防护栏的底板1前端的上表面叠设有位于该防护栏前面的防护栏的底板1,同时底板1后端的下表面叠设在位于该防护栏后面的防护栏的底板1的上表面,如此,每个防护栏的螺钉3穿过本身的底板1并插入在其后面的防护栏的底板1内,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移动的距离为位于其后面的防护栏的底板1的前端到后端。当车辆冲撞位于前面的防护栏的缓冲气囊2时会带动防护栏向后移动,首先可通过缓冲气囊2的变形吸收冲击能量,然后冲击能量继续向后传递,能量传递足够将钉入的螺钉折断,并在折断过程中吸收冲击能量,折断螺钉后的防护栏继续向后滑动以撞击其后面的防护栏,并再次折断钉入该防护栏的螺钉,如此若干个防护栏要逐个移动,每移动一个防护栏就要折断钉入该防护栏的螺钉,直到冲击能量在若干个防护栏移动过程中逐渐耗尽,就这样,若干个防护栏的缓冲气囊2逐个被挤压并且螺钉3逐个被推断,双重能量以提升整体的缓冲性能。另外,与车辆直接接触的是缓冲气囊2,形成较为柔性的撞击而减少高速飞溅的碎粒。再有,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防护栏的单层结构,可根据不同车速不同车型撞击时产生的撞击能量选择防护栏的数量,起到多层吸能缓冲的作用,保证能缓冲多种情况的撞击,适应性更强,并且整个防护装置可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防护栏,搬运和拆装都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车辆的冲击能量已经大到足够将整个装置移动,移动到防护装置抵顶被保护的对象后,车辆就会开始推动竖向板,即开始消耗冲击能量。不同规格的螺钉的材料和尺寸有所不同,强度也就不一样,折断所需要的推力就不一样,具体推力数值可通过实验所测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可估算不同车速不同车型碰撞时产生的能量,然后根据估算值选择螺钉的规格和数量,但是每块防护栏上的螺钉折断所要的推力不能过大,否则将在推动防护栏之前就把竖向板直接推倒,所以每个防护栏的钉入的螺钉不宜太多,可根据估算值再次选择防护栏叠加的数量,也就是结合对螺钉和防护栏综合选择来最终确定整个装置能消耗的冲击能量。使用时不同的防护栏的横向板1是前端与后端叠设,收合时所有防护栏可以直接叠设,占地空间较小,因此,在确保提高防撞能力的情况下还能实现便利快捷的拆装和携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方便缓冲气囊2充气和放气,所述底板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可通过气管4相通连接,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都装有开关,开始组装前将开关打开,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第二通气孔12的下端穿过底板插入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第一通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板、缓冲气囊以及螺钉,所述缓冲气囊设在底板的后端,若干个防护栏沿前后方向逐个叠设,并且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前端,相邻两个防护栏的底板通过所述螺钉叠加连接;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并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通连接,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第二通气孔的下端穿过底板插入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上端接入所述缓冲气囊连通并且第二通气孔的上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缓冲气囊还设有外部通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便利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板、缓冲气囊以及螺钉,所述缓冲气囊设在底板的后端,若干个防护栏沿前后方向逐个叠设,并且相对在前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后端叠设在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板的前端,相邻两个防护栏的底板通过所述螺钉叠加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惠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路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