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54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和定位块;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所述动卡爪和定卡爪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动位块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所述定位块的底部插入定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定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夹持机构,便于调节工件的加工角度,以减小生产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Steering clam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ring clamp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chuck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claws arranged on the chuck body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the claws can slide on the chuck bod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laws also include a relative set of moving and positioning blocks; one of the claws is a moving claw, and the chuck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uck body. The movable claw is relative to the fixed claw; the movable claw and the fixed claw are both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rranged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top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slidably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movable claw, and the bottom extends downward to form a free end; the movable block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is inserted into the through holes. In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fixing claw, the bottom extends upward to form a free end; the fixing block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steering clamping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processing angle of the workpiece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error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加工中多采用的卡盘多为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卡盘夹持工件后,无法调整工件的加工角度。因此在管接头三通及类似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中,每加工完三通中的一头,必须要将工件从机床上取下来,再重新装夹在机床上加工另外一头。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调节工件的加工角度,工件需要加工多个面时,多次装夹导致生产误差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转向夹持机构,便于调节工件的加工角度,以减小生产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和定位块;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所述动卡爪和定卡爪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动位块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所述定位块的底部插入定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定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可选地,所述动卡爪的底部开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周向分布在通孔的四周;所述动位块上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插入定位孔内,锁紧动位块。可选地,所述动卡爪与卡盘体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定位块可沿竖直方向在定卡爪上滑动。可选地,还包括用以密封通孔的防尘盖。可选地,所述卡爪、动位块和定位块靠近卡盘体中心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齿。可选地,还包括连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动位块连接,另一端形成动力连接端;所述连杆可沿竖直方向在通孔内滑动,并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动位块和凸台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和定位块;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所述动卡爪和定卡爪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动位块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所述定位块的底部插入定卡爪的通孔内,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定位块可绕轴线在通孔内旋转。本技术提供的转向夹持机构,便于调节工件的加工角度,以减小生产误差,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动卡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卡盘体、2-动位块、3-定位块、4-动卡爪、5-定卡爪、6-防尘盖、7-连杆、8-复位弹簧、21-定位销、41-通孔、42-定位孔、41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1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2和定位块3;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4,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4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5;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41;所述动位块2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4的通孔41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2可绕轴线在通孔41内旋转;所述定位块3的底部插入定卡爪5的通孔41内,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定位块3可绕轴线在通孔41内旋转。需要加工三通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放在动卡爪4和定卡爪5之间,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均向靠近工件的一侧滑动,并与工件表面发生抵触,将工件夹持固定,此时动位块2和定位块3分别随着动卡爪4和定卡爪5的滑动而滑动,并与工件表面发生抵触,将工件夹持固定。加工三通的第一个连接头,加工完成后,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向远离工件的一侧滑动,松开工件;同时动位块2随着定位块3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使动位块2和定位块3始终与工件表面发生抵触,将工件夹持固定。旋转动位块2,使动位块2旋转的角度等于三通第一个连接头和第二个连接头之间的夹角;在动位块2的带动下,工件和定位块3发生旋转,且旋转的角度等于三通第一个连接头和第二个连接头之间的夹角。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再次向靠近工件的一侧滑动,并与工件表面发生抵触,将工件夹持固定。加工三通的第二个连接头。重复上述动作,使动位块2旋转的角度等于三通第二个连接头和第三个连接头之间的夹角,加工三通的第三个连接头。本技术提供的转向夹持机构,便于调节工件的加工角度,以减小生产误差,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卡爪4的底部开有多个定位孔42;多个所述定位孔42沿周向分布在通孔41的四周;所述动位块2上安装有定位销21;所述定位销21可插入定位孔42内,锁紧动位块2。多个所述定位孔42相互之间的夹角等于需要加工的三通的各个连接头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夹持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1)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2)和定位块(3);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4),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4)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5);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41);所述动位块(2)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4)的通孔(41)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2)可绕轴线在通孔(41)内旋转;所述定位块(3)的底部插入定卡爪(5)的通孔(41)内,底部向上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定位块(3)可绕轴线在通孔(41)内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夹持机构,包括卡盘体(1)和多个沿周向设置在卡盘体上的卡爪,所述卡爪可沿竖直方向在卡盘体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动位块(2)和定位块(3);其中一个所述卡爪为动卡爪(4),所述卡盘体上与动卡爪(4)相对设置的卡爪为定卡爪(5);所述动卡爪(4)和定卡爪(5)上均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41);所述动位块(2)的顶部可滑动的插入动卡爪(4)的通孔(41)内,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自由端;所述动位块(2)可绕轴线在通孔(41)内旋转;所述定位块(3)的底部插入定卡爪(5)的通孔(4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凤临智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