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兼用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2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脱水兼用洗衣机的脱水漂洗用注水装置包括:设在外槽开口部并在设定位置上形成有第1凹部的外槽罩,在所述外槽中配设着在脱水程序时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物脱水的内槽;和可以开关地设在外槽罩中央开口部上并具有第2凹部的内盖,在该第2凹部形成有多个用以向内槽注水的孔;上述第1和第2凹部以在它们的底部之间形成台阶的形态相邻接;以及从第2凹部的上方注水的供水阀。作为注水装置的变化形态,可以从第1凹部的上方注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内槽即旋转槽的脱水兼用洗衣机,所述内槽在洗涤程序中收容洗涤物和水,在脱水程序中能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物脱水。在具有上述内槽的脱水兼用洗衣机中,近年来,为了节约用水量,推出一种将洗涤后的漂洗程序用被称为脱水漂洗的方法来实施的洗衣机。所谓脱水漂洗方法,就是在内槽停止或低速旋转的状态下,在内槽中从上方向洗涤物淋水,在洗涤物达到充分浸水的状态时停止注水,接着使内槽作高速旋转,这样反复数次来进行漂洗。这种脱水漂洗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为了缩短漂洗时间而需要在短时间内使洗涤物充分浸水,因而需要加大来自洗衣机供水口的注水流量,而流量越大,设在内槽上部的注水机构的溅水现象就越明显,以致将周围弄湿。而且,在脱水漂洗程序中,为了达到节水效果,如何使注水只是对着洗涤物所在的区域,并且使整个洗涤物都能受到淋水,这一点很重要。本专利技术的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兼用洗衣机,该种洗衣机能在抑制溅水现象的同时加大注水流量,以缩短使洗涤物达到浸水状态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兼用洗衣机,在脱水漂洗程序中,该种洗衣机能在限定的宽度范围内向内槽内的洗涤物普遍淋水,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用注水。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所提供的脱水兼用洗衣机包括,外槽、内槽、外槽罩、内盖和供水口构件;所述内槽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外槽内,在洗涤程序时收容洗涤物和水,在脱水程序时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物脱水;所述外槽罩设在上述外槽的上端开口上,在因中央部分开设了用于放入或取出洗涤物的开口部而呈环状的上面侧形成有第1凹部;所述内盖被支承在上述外槽罩上以便开关其上述开口部,並具有底部比上述第1凹部的底部更低的第2凹部,在该第2凹部的底部形成有向内槽内的洗涤物注水的注水孔;所述供水口构件被设置成能从上方向上述第1以及第2凹部中的一个凹部内注水;上述第1以及第2凹部相互邻接,在邻接的部分彼此连通。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脱水兼用洗衣机,当从例如与自来水管接通的供水口构件向第1以及第2凹部中任意一个凹部以跌落的状态进行注水时,都会从第2凹部的注水孔向内槽内的洗涤物上注水。这时,如果如上述那样地从供水口构件向其中的一个凹部注水,跌落下来的水便会迅速地向另一个凹部扩散,结果,跌落水的扩散使得因遇到阻抗而产生的溅水受到抑制,因此能在抑制溅水的同时增大注水流量,从而能够缩短使洗涤物达到浸水状态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第1方案的最佳具体构成如下。即,在第1凹部的开口周围设置第1罩,在第2凹部周围设置第2罩,通过这些罩来进一步防止溅水。在靠近内槽外周的、沿着圆周方向的较长区域内设置注水孔,以使注水集中到洗涤物上。将该注水部的底部形成为斜面状,以抑制水的反射。将注水孔形成为向下方突出的喷嘴状,以进一步限定注水范围。在与内盖的第2凹部相邻的部分形成了向上方呈球形突出的穹面部,在该穹面部外周的低部形成有漏水孔。此外,在外槽罩的开口部的内周上设有能与处于关闭状态的内盖的凸缘相压接的弹性体,在该凸缘的与弹性体滑动接触的部分形成了斜面,以防止内盖的振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2方案的脱水兼用洗衣机,供水口构件设在向第1凹部注水的位置上,有多个注水孔形成为沿着与内槽的直径方向大体平行的直线排列的状态。在这种多个注水孔沿着与内槽的直径方向大体平行的直线排列的状态下,在脱水漂洗程序中,当内槽作低速旋转时,在内槽的内周至中心的方向上具有一定厚度地分布着洗涤物的全部区域都能从注水孔的下方通过。其结果,能够实现从有限的宽度范围、也就是从注水孔排列的区域向洗涤物全面淋水,並能避免向没有洗涤物分布的中央部分注入无用水。本专利技术第2方案的最佳具体构成如下。在第1凹部中形成多个沿着内槽的内周面排列的注水孔,以使注水集中到洗涤物上。在第1凹部的与第2凹部的接水部相邻接的部分形成有外缘呈圆弧状的鼓出部,该鼓出部向第1凹部方向突出,以利水的扩散。而且,还可以在该鼓出部形成漏水孔。另外,注水孔是靠内盖中心侧的部分成直线状的近似半圆形孔,在与直线状的边相邻接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向该直线边逐渐低倾的斜面,在圆弧边部分的下缘有肋筋。这种构成能使注水孔的注水方向指向内槽的内周面。在第1凹部的一定部分上设置能够防止水和洗涤剂过度扩散的遮水壁。以下简要说明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整体洗衣机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4是注水部沿着图3中4-4线的纵向断面侧视图。图5是注水部沿着图3中5-5线的纵向断面正视图。图6是注水部的斜面部分的放大纵向断面图。图7是注水孔部分的放大纵向断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9是设置弹性体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0是沿着图9中10-10线的放大纵向断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12-12线的放大纵向断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脱水兼用洗衣机整体的具有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图15是第5实施例中外槽罩的注水接受部以及内盖的接水部部分的平面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16-16线的纵向断面侧视图。图17是图16所示注水孔中的一个注水孔的平面图。图18是沿着图17中18-18线的断面图。图19是一个注水孔的底面图。以下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图2示出了脱水兼用洗衣机的整体构成,在外箱11中通过弹性吊持机构13(图中仅示出一部分)的支持而配设着外槽12,在外槽12中配设着内槽14。在内槽14的底部配设着搅拌体15,在其下方並在外槽12之外配设着以马达16为主体的驱动机构17,借助该驱动机构17,在洗涤和满水漂洗时能制止内槽14转动而使搅拌体15旋转,在脱水漂洗或脱水程序时使内槽14与搅拌体15一起旋转。这里所谓满水漂洗是指在内槽中蓄满水的状态下使搅拌体15旋转而进行的漂洗。上述内槽14的详细情况是,在这里,只在装有平衡圈18的上部形成有脱水孔19,通过平衡圈18以及其上部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后从脱水孔19脱水。与此相对应,在外槽12的上部安装着因开设了用于洗涤物的放入或取出的开口部20a而呈平面环状的外槽罩20,开口部20a由内盖21遮盖。内盖21通过设在其后部的支轴22,可以上下转动地枢支在外槽罩20上,位于外槽罩20内轴侧的开口部20a借助内盖21进行开关。因此,当内盖21处于关闭状态时,该内盖21便遮盖在内槽14之上,而外槽罩20便处在它的周围。如图1所示,在内盖21周边部分的处于后侧部分的中央形成了注水部23(第2凹部),该注水部23形成为矩形凹状,其底部形成为从前部向后部逐渐低倾的斜面,在最低处也就是注水部23的接近内槽14内周的位置上形成了多个注水孔24。另外,在注水部23的斜面的3个边部形成有台阶部25,所述3个边部分别处在斜面的左右两侧以及属于内盖中心侧的前侧,其中,在左右两侧的台阶部25上,分别在前后2处形成有嵌合突起26。在外槽罩20的后部形成了与注水部23宽度相同但底部比注水部23的底部高的接水部27(第1凹部),所述注水部23和接水部27通过在它们的底部之间形成的台阶23a连通。在接水部27的底部的左右两侧部分的靠近前部之处以及后部中央之处,分别形成有1个嵌合孔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水兼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槽、内槽、外槽罩、内盖和供水口构件;所述内槽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外槽内,在洗涤程序时收容洗涤物和水,在脱水程序时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洗涤物脱水;所述外槽罩设在上述外槽的上端开口上,在因中央部分开设了用于放入或取出洗涤物的开口部而呈环状的上面侧形成有第1凹部;所述内盖被支承在上述外槽罩上以便开关其上述开口部,并具有底部比上述第1凹部的底部更低的第2凹部,在该第2凹部的底部形成有向内槽内的洗涤物注水的注水孔;所述供水口构件被设置成能从上方向上述第1以及第2凹部中的一个凹部内注水;上述第1以及第2凹部相互邻接,在邻接的部分彼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轮义之户崎宗桥本好美田中彻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